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有人将DN分为两类 ,即中枢神经系统 (CNS)损害和周围神经系统 (PNS)损害。PNS损害又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文献报道DN发病率为 6 0 %~ 90 %不等。由于其发病率高 ,国内外对DN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 ,但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 ,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既有代谢因素 ,又存在血管因素 ,近年来又提出了神经营养因子学说等等。1 代谢紊乱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是DN发病机制的主要方面。1 1 多元醇通路亢进 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Ⅱ型糖尿病异常肌电图与胰岛素、C肽分泌及其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肌电图异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58例的病史资料。结果:各组患者胰岛分泌功能降低,经病程校正后,下肢神经受累和感觉神经受累者胰岛功能更差。24h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B细胞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对下肢神经和感觉神经损害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这90%-100%,可累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通过不断的研究人们试图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因、发展及其治疗,从而停止神经轴突的退化进展和细胞死亡,或者是使被破坏的神经轴突重生。通过一系列研究争取使其在初起病前就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前,糖尿病性神经病可分成以下三类:1.多发性神经病(即全身性周围神经病):这类在糖尿病性神经病中最为常见,表现为远端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偶尔以植物神经病变为主。2.单发性神经病:也较常见,病变一般涉及远侧端,可表现为腕管综合征、肘部尺神经和腓骨头部腓神经病变。比较近侧端的神经,如动眼神经及  相似文献   

5.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19例,常规治疗+黄芩苷),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测定其正中、尺、胫、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以及正中、尺、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比较上、下肢和运动、感觉神经异常情况,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对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神经病变重于上肢,且差异明显(P<0.05)。感觉神经损害重于运动神经,且差异明显(P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和神经妥乐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疼痛可呈持续性、自发性或痛觉过敏,是临床颇为棘手的问题,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现用方法多为对症治疗。在日本于80年代后期,发现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神经痛和麻木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理想的治疗方法应兼具明显改善或消除疼痛主观症状及改善神经病变的客观功能性或结构性指标。为此我们通过高压氧和神经妥乐平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进行治疗,且以神经妥乐平为对照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160例糖尿病患者四肢肌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使糖尿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升高.自采用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方法后,该症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对160例糖尿病患者经肌电图测定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作了对照,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诊断标准不同,献报道有50%~90%的糖尿病患可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被认为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匿,主要为感觉神经受累,受累方式可分为大纤维型、小纤维型和混合型3种,临床上以小纤维型最为多见,疾病早期一般仅累及无髓和有髓小纤维神经。患主要表现为温度觉的减退或消失,而糖尿病交感神经病变的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通过临床表现判断有时较为困难。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需借助多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它们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但各种技术的诊断和监测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可高达 2 5 %~ 90 % ,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 ,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 ,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 ,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 ,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 ,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1 发病机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缓慢 ,其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近年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1,2〕。1 1 血管病变 …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在我国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且可累及各大系统,尤其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常见而严重.DM早期神经病变特别是植物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规辅助检查不能发现阳性结果,因而不易早期诊断.而DM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1],早期治疗对促进良好的预后和转归,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检测2型DM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即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探讨其对DM植物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肌电图仪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2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harot-Marie-Tooth disease,CMT)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Viking Ⅳ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29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测,对所得结果进行同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100%患者被检的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减慢或消失,且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下肢受累程度重于上肢;70块被检肌肉中,43块(61.4%)呈神经源性损害,5块(7.2%)呈可疑神经源性损害,以远端肌肉病变严重;患者年龄越大,肌肉受累程度越严重,相反,年龄偏小的患者则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主.结论 不同CMT患者的肌肉受累程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与其年龄大小、病程长短有关,而对于同一患者来说,其下肢受累程度要重于上肢.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 (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 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8例 ,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19例 ,常规治疗 黄芩苷 ) ,疗程 4周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 ,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 ,明显低于对照组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 ,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 ,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 ,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特点并统计分析其与密歇根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的36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中,周围神经传导检查下肢重于上肢(100%vs 83. 3%),感觉传导异常比运动传导异常多见(100%vs 83. 3%),以下肢感觉传导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下降最为常见(36/36,100%);运动神经传导异常则以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相对常见(30/36,83. 3%),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及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DML)延长相对少见(11. 1%,5. 6%);神经损害电生理评分与密歇根量表评分之间具有显著相关(P 0. 01)。结论感觉传导波幅下降及轻度的运动传导速度减慢为常见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电生理改变特点;神经传导异常评分与密歇根量表评分具有显著相关,可用于疾病严重程度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肯尼迪病(KD)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特点。方法总结3例经基因确诊的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肌电图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以肢体近端和延髓受累为主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均可见上肢震颤,其中2例患者可见口周肌束震颤;3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均升高(分别为1201、817、1247U/L);3例患者肌电图均呈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并存在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等感觉神经病变的表现。3例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中CAG重复序列次数均40(分别为48、51、52)。结论 KD的临床特点为缓慢进展的延髓和四肢肌肉萎缩无力,伴有内分泌或代谢异常;KD的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伴有感觉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特征及发病机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国内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的特征和机制研究较少,现将近年的新进展综述如下。1 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特征 众所周知,糖尿病时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脑损害很常见,但对糖尿病时特征性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客观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别对200例DM患者,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I)100例和无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Ⅱ)100例,与50例正常成人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所测的MCV、SCV、CMAP、SNA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DM-I组与DM-II所测的MCV、SCW、CMAP、SNAP比较亦有显著差异,下肢神经的4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上肢。结论:(1)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2)DM并发周围神经损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已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3)下肢神经的总异常率高于上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7—2014-07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9.15±5.1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6.48±6.61)m/s,实验组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因子治疗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脑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糖尿病引起的双侧周围性面瘫却少见.我院2008年~2009年共收治3例糖尿病引起的双侧周围性面瘫,且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