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18例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勇  范清宇 《医学争鸣》1998,19(4):446-448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术式选择。方法:分析21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椎间盘突出侧别,椎管狭窄部位及与突出间盘间相互关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术式选择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18例中椎间盘旁侧型突出者169例,占77.5%;中央型突出者49例,占22.5%。椎管狭窄中神经根通道狭窄者109例,占50%;腰椎中央管狭窄者41例,占18.9%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61例后路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进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腰椎管狭窄19例。分别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潜行神经根减压治疗。结果 随访12-18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51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3.4%。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病人,本术式达到了减压目的,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在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适应证的选择十分重要,预防手术并发症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腰腿痛是一个症候群,病因复杂,腰部软组织劳损性病变.腰椎椎管内的病变如肿瘤、神经根囊肿、腰椎椎管狭窄与黄韧带肥厚、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器质性)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较多见.  相似文献   

4.
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优良率86.6%.认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关键是摘除突出的髓核,同时对合并推管或侧隐窝狭窄者行椎管扩大术,并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周伟荣 《浙江实用医学》2003,8(6):359-359,3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2例手术治疗的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在椎间盘摘除基础上行单侧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并常规探察神经根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年零7个月,其中优57例,良21例;进步4全:优良率达95.1%。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不能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优良率86.6%,认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关键是摘除突出的髓核,同时对合并椎管或侧隐窝狭窄者行椎管扩大术,并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8.
吴利民 《广州医药》1998,29(2):68-69
2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分析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516002)吴利民我院1991~1996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218例。手术疗效满意,优良率95.4%,现就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8例,其中腰椎...  相似文献   

9.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跃洪  周宇 《西部医学》2007,19(1):35-36
目的 探讨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治疗。结果 42例中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1例,基本缓解8例.优良率92.85%。结论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复发和钙化型突出或伴有椎管狭窄者。年龄偏大、且小关节增生严重、椎板间隙狭窄明显者不适合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附120例报告)方伟松章银灿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骨科(311800)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管狭窄;手术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原因,尽管目前CT、MRI等检查手段提高了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方法: 对136例应用MED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2~3 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5 d。术后优良率达94.5%。结论: 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查阅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与IL-6研究的相关文献,从IL-6的致炎作用、在突出椎间盘中的表达与分布、作用机理及针刺对IL-6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8±6),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为(26±3),有显著性差异P<0.05)。84例病人中62例为优,19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8±1.4),术后一周VAS评分平均为(2.6±1.7),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学髓核溶解术的一种新的穿刺方法,用于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采用经背后入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部位,用600单位的胶原酶溶解脱出的椎间盘组织治疗破裂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组治疗43例临床确诊为破裂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随访半年至2年。结果 采用本穿刺方法治疗43例腰椎间盘脱出患者,治愈27例,治愈率为63%,有效11例,有效率为88%,无椎间盘变窄和退行性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背后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硬膜外、侧隐窝、骶管3种方法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硬膜外组、侧隐窝组与骶管组,3组均7日注药1次,2~4次为1个疗程。结果3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分别为83.2%(25例),84.3(26例),83.3(25例),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硬膜外、侧隐窝、骶管3种方法注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但侧隐窝组的不良反应少于硬膜外及骶管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1年12月48例符合人组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接受浮针治疗(n=20)或常规针灸(n=24)。结果浮针组治疗有效率为95.O%.传统针炙组为85.7%(P〉0.05),但浮针组痊愈率+显效率浮针组为90%(n=18),针灸组为57.1%(n=16)(P〈0.05)。结论与常规针灸相比,浮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椎间孔神经阻滞并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对照组行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两组并进行比较。结果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5/10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4%,79/97例)(P〈0.05);3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4/102例;90.2%,92/102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4%,76/97例;76.3%,74/ 97例)(P〈0.01)。结论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松解,较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疗效,其远期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11例11间隙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其中第4~5腰椎6例,第5腰椎~第1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然后行Cage椎间融合术。结果11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0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孙煦化  肖荣驰  王莉  孙君超 《西部医学》2011,23(7):1206-1207,121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家兔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周围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未用药)、第17天(用药后第10天)、第27天(停药后第10天)取材,测定各组神经根周围组织NO含量。结果用药后前列腺素E1组神经根周围组织NO含量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素E1能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周围组织NO的含量,它是前列腺素E1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纳入研究。根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善率和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JOA评分改善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当天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刮痧即时止痛效果优于推拿。结论:刮痧法和推拿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刮痧即时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推拿。刮痧治疗简、便、易、廉、治疗频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