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心电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χ2=15.23,P0.01;χ2=5.42,P0.05)。不同病变部位正确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左前降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3支、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其中左前降支病变正确检出率最高为96.43%,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正确检出率最低为40.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可提高单一诊断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及并发症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维超声室壁运动异常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二维超声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分布与冠状动脉损伤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92例心梗患者二维超声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分布情况 ,并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1冠状动脉梗塞后左前降支 (L AD)受累最为多见 (45 % ) ;2 L AD单支病变与前壁、前间隔及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有关 (P<0 .0 5 )。 L AD与左回旋支病变 ,主要为前间隔和下壁运动异常 ;而单纯的下壁室壁运动异常多为左旋支与右冠状动脉病变引起。 3支病变造成心肌运动普遍减低 ,且以侧壁及前侧壁的室壁运动异常则更为显著 (P<0 .0 5 )。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异常与冠脉病变范围有较好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急性右室梗死(acuterightventricularinfarc-tion,ARVI)约占心肌梗死发生率的12%左右,一般是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致,少数为左回旋支闭塞所致。由于右室与左室下壁和后壁为同一支冠脉供血,所以ARVI常合并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很少单独发生。因此,对左室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的病例,特别当伴有低血压、少尿和颈静脉怒张,而无肺水肿和肺淤血表现的右心功能障碍者,应高度怀疑同时存在ARVI。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某些异常心电图表现,是及时准确诊断右室梗死的主要手段。一、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ARVI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采取超声心动图(UCG)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情况。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存有血管病变现象,皆采取心电图检查,并予以超声心动图进一步对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对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9例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梗死73例,包括前壁25例、侧壁5例、前间壁9例、后壁21例、下壁13例,而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肌梗死67例,包括前壁24例、侧壁5例、前间壁8例、后壁20例、下壁10例,两种检查方式所得心肌梗死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明确心肌梗死,其有着无创、有效、费用低廉、简便及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以揭示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及病变节段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5 6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占 79.5 % ,左回旋支占 2 0 .5 %。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节段多发生在第一右心室支开口以远 (77.6 % ) ,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病变节段多发生在第一右心室支开口前 (87% )。STⅢ 抬高 /STⅡ 抬高 >1,STⅠ、aVL下移≥ 1mm ,提示右冠状动脉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敏感性分别为 87.9%、89.5 % ,特异性分别为 84 .4 %、81.2 % ,阳性预告值分别为 95 .6 %、94 .8%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ST段V1、V2 下移≥ 1mm ,提示左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阳性预告值分别为 84 .4 %、91.9%、73.0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及病变节段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其住院病死率为2%~9%,通常由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闭塞引起,少部分可由前降支闭塞引起,其中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的比例在2.2∶1~7.0∶1,平均约3.9∶1。由于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的解剖及分布不同,故其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亦不相同。本文旨在对不同梗死相关动脉引起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作一归纳综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瑞 《心电学杂志》2000,19(3):189-190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 ,系指左心室的后基底部 ,即位于左心室侧壁与下壁之间的左心房室沟下部的心肌梗死 ,由右冠状动脉的后侧支、后降支和/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后壁是心室除极的最后部分。左心室后壁心肌梗死 ,仅使QRS除极的前壁初始向前向量相对增大 ,在常规导联上不会出现异常Q波。如仅注意寻找梗死型Q波 ,而忽视梗死性R波变化 ,又未及时加作背部导联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就有可能被漏诊或误诊 ,从而延误治疗。临床上单纯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较少见 ,常与下壁、右心室、侧壁心肌梗死伴随存在[1~4]。多部位心肌梗…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下壁12例、下壁+正后壁5例、下壁+右心室8例、下壁+前壁5例。其中单支病变10例,双支病变12例,三支病变8例。右冠状动脉狭窄87.7%,左回旋支狭窄12.2%。ST段抬高Ⅲ>Ⅱ,压低aVL>Ⅰ,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0%、93.4%。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可诊断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9%和79.4%,ST段抬高Ⅰ>aVL、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1%和78%。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ST段压低aVL>Ⅰ,提示右冠状动脉阻塞,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ST段抬高Ⅰ>aVL、ST段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  相似文献   

9.
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将51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组35例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组16例,根据aVL导联QRS形态分为Ⅰ型(S/R≤1/3,ST段压低≤1mm)和Ⅱ型(S/R>1/3,ST段压低>1mm),结果:右冠状动脉闭塞时,aVL导联QRS波多呈Ⅱ型变化,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1.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时,则为I型变化,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3%、77.1%。结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aVL导联QRS波导呈Ⅱ型者是右冠状动脉阻塞敏感,特异的标志,呈I型则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阻塞敏感,特异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9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6月9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单独右冠状动脉病变8例(9%),单独左前降支病变3例(3%),单独左回旋支病变1例(1%),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13例(14%),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病变5例(5%),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55例(60%),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6例(7%),左主干+三支病变1例(1%)。结论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变血管以右冠状动脉为主,目前以多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罪犯血管[即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者59例(81%),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者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与心电图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对51例下壁AMI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①当STⅢ↑〉STⅡ↑对,83.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当STⅢ↑〈STⅡ↑时,77.8%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LCX)(P〈0.01);②当STⅢ↓〉STⅠ↓86.9%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当STaVL↓〈STⅠ↓,80%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③当STV3↓/STⅢ↑〉1.2,80%的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当STV3↓/STⅢ↑〈1.2,87.8%的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主要为右冠状动脉。比较STⅢ及STⅡ,STaVL和STⅠ,STv3和STⅢ三组ST的改变关系,有助于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右冠状动脉闭塞或回旋支闭塞在临床心电图上均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者鉴别较困难.本文观察和比较急性下壁梗死患者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与右冠状动脉闭塞的关系.方法 对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其心率、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36例为右冠状动脉闭塞,16例为回旋支闭塞.单纯下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较回旋支闭塞发生率高,分别为55.6%和18.8%(P<0.05).右冠状动脉闭塞发生低血压8例(22.2%);窦性心动过缓在右冠状动脉闭塞和回旋支闭塞发生率分别为25.0%和0%(P<0.05);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仅出现在右冠状动脉闭塞时共7例(19.4%);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较中、远端闭塞发生心率缓慢为多,分别为19.4%,2.8%,2.8%(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窦性心动过缓与右冠状动脉闭塞有较好的相关性,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伴有缓慢心率,而回旋支闭塞几乎未发现窦性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传统方法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冠状动脉的特征。方法:对52例急性胸痛伴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患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分析相关血管的改变情况。结果:冠脉造影证实48例AIMI中相关病变血管为右冠脉(RCA)为37例(77.1%,37/48),其中闭塞为25例(占52.1%),左回旋支(LCX)病变20例(41.7%),其中闭塞10例(占20.8%),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6例(闭塞3例),左主干(LM)病变2例。4例冠脉造影无异常。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病变血管主要为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血管及闭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者50例(80.65%),左回旋支者12例(19.35%)。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中远段(62.07%);并发右室梗死者均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且多发生在右冠状动脉近段(70.00%)。STⅢ抬高/STⅡ抬高>1、STaVL压低≥0.5mm、STV1抬高≥0.5mm、STV3压低/STⅢ抬高≤1.2提示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灵敏度分别为88.00%、90.00%、66.00%、72.00%,特异度分别为58.33%、75.00%、83.33%、66.67%。STⅢ抬高/STⅡ抬高≤1、STaVL呈等电位线或抬高、STV1压低≥0.5mm、STV3压低/STⅢ抬高>1.2提示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回旋支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75.00%、66.67%、66.67%,特异度分别为88.00%、90.00%、80.00%、72.0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血管及闭塞部位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例梗死相关动脉为优势左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2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动脉为优势左回旋支,选取其中发病12h内有12或18导联心电图记录的19例,分析其发病时心电图表现及特征。结果19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证实血管已再通,血流正常。17例表现为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5例合并后壁ST段抬高,2例V4RST段抬高,14例V4RST段压低。12例ST段抬高(STIII↑>STII↑)和ST段压低(STaVL↓>STI↓)同时出现。12例aVR导联ST段压低。19例中3例合并有完全性房室阻滞,1例合并高度房室阻滞。结论梗死相关动脉为优势左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图形特点类似右冠脉闭塞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III↑>STII↑,STaVL↓>STI↓,两者很难鉴别,下壁、后壁ST段抬高而RV4和STaVR压低可能是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年。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和回旋支双支病变,LVEF值14%。超声心动图显示: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心尖部室壁瘤,中度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中度返流。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Ⅳ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58例,了解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关系.结果 当STⅢ大于STⅡ,8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小于STⅡ时,69%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只占31%.58例病人中单支血管病变22例(38%),伴胸导联ST改变者6例(27%);多支病变36例(62%),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34例(94%);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高(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Ⅱ/Ⅲ的比值有助于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伴胸导联改变者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并且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定位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62例Q波性心肌梗塞(MI)患者的心电图(ECG)与病变冠状动脉及运动异常室壁的关系。结果显示,33例前壁MI中,94%有前降支病变,82%有左室前壁或心尖部运动异常;30例下壁MI中,90%有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占89%),76%有左室下壁运动异常;10例侧壁MI中,90%有前降支病变,70%有左室前壁或心尖部运动异常。48例患者可确定梗塞相关动脉,其中前壁MI对前降支病变定位诊断的预测值为89%,下壁MI对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病变定位诊断的预测值为73%。结果表明,ECG对Q波性MI患者病变冠状动脉及运动异常室壁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斌  梁雪  李新  沈航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1):29-30,49
目的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 (I、AVL)心电图呈“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 8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侧壁导联心电图有无“镜像”改变 ,对比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 I,AVL导联出现“镜像”改变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分别为 6 3.0 %和94 .5 % (P <0 .0 5 ) ,特异性分别为 76 .9%和 6 1.5 % (P <0 .0 5 )。AVL导联无“镜像”改变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阳性预测值为 6 6 .7% ,阴性预测值为 93.2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和AVL导联呈“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较敏感指标 ,尤以AVL导联更敏感。AVL导联无“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