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束动电手细管色谱在旋光异构体拆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是毛细管电泳发展的一个分支,主要适用于分析电中性样品,尤其在拆分旋光异构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本文以胶束相的发展为线索,综述了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在旋光异构体拆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近年来基于手性功能化纳米材料涂层的毛细管/芯片电色谱手性拆分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归纳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相关手性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基于手性功能化纳米材料涂层的毛细管/芯片电色谱手性拆分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将手性功能化纳米材料涂层用于毛细管/芯片电色谱手性拆分中可以显著提高对映体的分离效果。结论手性功能化纳米材料涂层在毛细管/芯片电色谱手性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山莨菪碱合成品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及其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山莨菪碱的四个光学异构体。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mmol/L磷酸盐为运行缓冲液(pH2.5,含25mmol/L羧甲基-γ-CD),运行电压20kV,毛细管柱温25℃,电迁移进样8kV×6s,检测波长200nm。测定了山莨菪碱合成品两对对映异构体的组成,10个批号中两对对映异构体的组成比例约为3∶2。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电泳中运用衍生化环糊精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细管电泳中运用衍生化环糊精分离手性药物许宏琪(中国惠普有限公司100004)近十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已发展为一种高效能的分离新技术。并且,陆续开发出了许多分离模式,如:胶束电动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间接检测方法等等。同时,手性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5.
硫酸化环糊精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卫  杭太俊 《药学进展》2004,28(7):304-309
综述近年来硫酸化环糊精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方面中的应用。对随机取代的硫酸化环糊精、单一异构体的硫酸化环糊精及多元环糊精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手性药物对映体拆分中的影响因素、条件优化和应用实例进行了讨论。硫酸化环糊精以良好的水溶性和强劲的手性识别能力应用于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可使对映体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在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活性剂、环糊精等增效试剂在有机物、药物及生物试样的色谱分离和分析中可用作流动相、固定相或用于提高检测灵敏度等.这些增效试剂的研究导致胶束色谱、逆胶束色谱,包含色谱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广泛用于相似化合物及同分异构体的分离与测定以及光学异构体的拆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泳及手性选择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霞  刘文英 《药学进展》2001,25(6):344-348
手性药物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技术发展迅速,综述毛细管电泳法拆分手性药物的机理、方法及应用,并重点介绍近年来各类手性选择剂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谱法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细管电色谱(CEC)有机地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多选择性和毛细管电泳的高效性,是一种新型的微柱分离方法。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在手性分离方面的分离方式及其应用,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考察阿托品光学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 cm×75 μm,有效长度40 cm),磷酸盐缓冲液浓度:30 mmol·L-1,重力进样高度差10 cm,进样时间:5 s,检测波长:225 nm。分别对手性拆分剂种类及浓度、缓冲溶液的pH、运行电压、有机溶剂等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拆分条件。 结果: 阿托品光学异构体最佳拆分条件为:缓冲液pH为7.0,磺酸化-β-环糊精聚合物(S-β-CDP)浓度为10 mg·mL-1,电压为12 kV。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能实现对阿托品光学异构体的拆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毛细管电色谱的研究进展 ,以各种手性选择剂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了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的方法及应用 ,探讨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西他沙星及其异构体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的新方法。方法:以β-环糊精及几种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手性添加剂,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新型抗菌素西他沙星与其3个异构体。对运行缓冲液的浓度、pH,环糊精的种类、二元环糊精体系中环糊精的比例,分离电压,柱温,有机改性剂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进行考察,并对拆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运行缓冲液为含2%硫酸化-β-环糊精和1%β-环糊精的25 mmol.L-1的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pH 2.5),操作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95 nm,西他沙星与其3个异构体达到良好分离。结论: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简便,适用于西他沙星异构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间接拆分法的手性衍生化试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贤祥 《药学学报》2002,37(11):908-912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 ,药物的手性与药效有密切关系 ,药物不同光学异构体进入人 (或生物 )体 ,经体内受体酶、载体等完全不同的分子处理所引起的药效或毒副作用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2 ] 。随着人们对单一光学异构体高疗效新药物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生产具有高疗效低副作用的光学异构体新药物已成为医药工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药物的单一对映体制备及分离技术中 ,色谱法手性拆分是经济且富有生命力的方法 ,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 ] 。就单一对映体的定量测定而言 ,传统的旋光度法由于测定可靠性不够 ,正在减少使用 ;而色谱方法正成为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非水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理、溶剂的选择、手性选择剂的种类及拆分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列举了手性药物拆分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多手性中心药物色谱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手性中心药物具有多个立体异构体,空间构型的差异导致异构体之间生物活性差异较大,多手性中心药物的手性分离分析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关于单手性中心化合物手性分离分析的报道很多,而关于多手性中心药物的手性分离却非常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多手性中心化合物色谱手性分离研究进展,主要包括HPLC、GC、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及逆流色谱等在多手性药物分离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药物的手性与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受体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测定有机分子立体结构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使人们对体内有机化合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手性药物不同旋光异构体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药效也能从作用机理上更清晰地进行阐明,使人们不断地认...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金鸡纳生物碱作为手性选择剂在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分离光学异构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用含50mmol/L SDS、30mmol/L 硼酸盐-磷酸盐缓冲液(pH8.5),以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方法同时分析6个托品烷生物碱,包括天仙子胺(hyoscyamine)和莨菪胺。对分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加入有机改性剂可改善分离效率和分离度。而且只有加入有机溶剂(甲醇或乙腈)才能分离两个空间异构体天仙子胺和 littorine。毛细管电泳系统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相似文献   

18.
陈琴华  李鹏  朱军 《医药导报》2012,31(10):1329-1333
综述植物药和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迁移分析方法,对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分离原理进行简要的阐述,列举2005~2011年部分黄酮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实例.天然药物黄酮化合物毛细管电泳技术主要有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3种分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用于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合成了带有十一碳烯酰基的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其键合于毛细管内壁,得到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手性药物进行色谱分离。结果:吡喹酮得到较好分离。结论:制备的毛细管柱对吡喹酮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且柱效较高,对后续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拆分肌肽的对映体.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为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肌肽的光学异构体.考察衍生化反应条件对肌肽衍生化反应、不同色谱条件下对肌肽光学异构体分离的影响.通过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探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的驱动力.结果 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2时,以无水乙醇与硼酸缓冲液(pH9.8)为溶剂溶解,作为衍生化试剂,于室温下避光反应5 min,肌肽转化成异吲哚产物;在柱温35℃时,肌肽光学异构体的衍生化产物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分别为1.533、3.947.其光学异构体-衍生产物的拆分过程主要是一个焓驱动的过程.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肌肽的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