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肩手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评分及FM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VAS评分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肩手部疼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SHS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肢体康复训练以及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头穴透刺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14次。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价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SHSS、VAS评分明显降低,FMA评分增高(均P0.05),且观察组SHSS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SHS患者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稳定,能够明显改善SHS患者偏瘫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肩三针治疗中风之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腹针结合肩三针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P0.05);治疗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肩三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素萍 《河南中医》2014,(9):1823-182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韩淑凯 《新中医》2011,(1):97-99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治疗;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针药组50例予口服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行康复疗法。4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针药组治疗前FMA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治疗后FMA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下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后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下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治疗中风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舒筋活络洗剂浸浴患肢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康复功能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肢的运动功能,视觉模拟类比评分(VAS)评定患侧肩关节疼痛状况。结果: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视觉模拟类比评分(VAS)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络洗剂治疗SHS可有效缓解瘫痪侧肢体的疼痛,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中风患者的致残程度,提高中风患者的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传统"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远端选穴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疼痛、患侧手肿胀及上肢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阳经穴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阳经穴为主配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经穴为主配合服用多巴丝肼片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循经远取针刺配合不同运动时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验证循经远取动法治疗肩周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共3组,每组各20例,均取患侧合谷、鱼际、中渚、后溪等穴。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针刺的同时配合运动;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分别在循经远取针刺前、起针后进行运动,分别留针20 min,每隔10 min捻转1次,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即刻效应和结束效应。结果:3组均有即刻效应,3组治疗结束后VAS及Melle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9/20),对照组Ⅰ为75%(15/20),对照组Ⅱ为80%(16/2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远取针刺的同时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取穴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其他不同运动时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的最佳方法和介入时机。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手足阳明经穴法。同时用简化Fugl-meg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偏瘫功能针刺效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下肢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8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28例)、单纯灸法组(28例)和针刺组(28例),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按照“痹症”治疗方法选穴;单纯灸法组采用衬垫灸进行治疗,病变部位局部配循经取穴;针刺组选择针刺治疗方法。结果:温针灸组治愈10例(36%),好转17例(61%),未愈1例(4%);单纯灸法组治愈11例(39%);好转15例(54%),未愈2例(7%);针刺组治愈18例(64%),好转9例(32%),未愈1例(4%)。三组患者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以及疗效稳定等优势,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Graves病眼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他巴唑对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 针刺配合他巴唑,治疗54例GO患者,对101只眼治疗前后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等体征及活动性指征的变化了观察。结果 针刺治疗对患者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均有一一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1),远近配穴的针药Ⅱ组疗效优一中部取穴的针药1组(P〈0.01)。结论 针刺远近们结合他巴唑是治疗Graves‘眼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Windstrokeisoneofthecommonly-en-counteredandfrequentlyoccurringdiseases,withhighincidenceofmortalityanddisability.Since1992,theauthorhastreated5ocasesofwindstrokeusingacupunctureatthe13pointsalongDumeridian,anempiricalrecipeoriginat-edbytheseniorintheacupuncturecircles,DrWangLeting.Andthetherapeuticeffectwascomparedwiththatinthecontrolgroup.Itisreportedasfollows.CLIN1CALDATATheobservationwasmadeon5oin-patientsinthedepartmentofacupunctureinourhospitalfrom()ctober,1992toFebruary,1995.They…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从《内经》的按热邪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到《难经》五输穴泄热,再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针刺,针灸治疗外感的热病的基本思想在春秋两汉时期已确立。晋代《针灸甲乙经》主要是具体辨治的发挥,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用穴上有更详细论述,并主张脉诊和针灸结合,并首先提出热病可灸,后世对此有所争议;宋金元是针灸的繁荣时期,虽然在理论框架上没有突破前人,具体临证理论和著述非常丰富,尤其是刺血泄热应用广泛;明代著述主要记述各种外感热病取穴,清代针灸逐渐没落,但各家的著述也有独到发挥。  相似文献   

19.
从四总穴探讨经脉的体表特异性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总穴歌是针灸临床治疗的经典歌赋,是穴位循经远治的经典范例,同时也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集中体现,尤其体现在基于经脉循行路线的穴位与其主治部位之间的体表特异性联系,基于大量四总穴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支持这种体表特异性联系的客观事实,提示穴位与主治部位的体表直接联系或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介的间接联系可能是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既往关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多聚焦于穴位与内脏的相关性研究,实际上,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对于全面、深刻地揭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促进针灸理论与临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