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3个染虫组(G1、G2和G3)。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CG组注射PBS 0.2 ml/只,染虫G1、G2和G3组各注射纯化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悬液0.2 ml,剂量分别为2.5×10~3个、5×10~3个和1×10~4个。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睾丸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对照组和3个染虫组的彗星实验尾矩分别为10.94±7.57、40.37±6.25、69.76±3.97和79.16±6.36;Olive尾矩分别为10.57±6.72、31.39±4.59、48.66±4.60和53.87±6.55,对照组和实验组彗星尾矩和Olive尾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致小鼠睾丸细胞DNA不同程度的损伤。对小鼠有生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G)和3个染虫组(G1,G2,G3).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CG组每只注射PBS 0.2 ml;染虫G1,G2,G3组注射纯化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悬液,每只注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量依次为2.5×10 3、5×10 3、1×10 4,注射体积均为0.2 ml,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细胞DNA的损伤.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染虫组的尾距分别为10.94±7.57、40.37±6.25、69.76±3.97、79.16±6.36,olive尾距分别为10.57±6.72、31.39±4.59、48.66±4.60、53.87±6.55,G1-G3组与C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DNA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2×105/nl活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CF-11纤维素纯化)2 ml于SD大鼠,建立大鼠弓形虫病模型,用阿奇霉素200 mg/(kg.d)连喂7 d,治疗实验大鼠.9周后解剖大鼠,取睾丸制成睾丸组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同时设有感染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P<0.05).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引起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发生凋亡.但阿奇霉素则可有效地抑制弓形虫感染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可有效地治疗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雄性生殖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弓形虫慢性感染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弓形虫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弓形虫感染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2×107/ml悬液2ml;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只腹腔注射2ml灭菌生理盐水。感染10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结果弓形虫感染10周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为(49.3±13.6)%,与正常对照组(40.1±11.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出现G0/G1期阻滞,S期细胞减少(P0.05);感染组线粒体膜电位为(22.1±6.8)%,比对照组的(25.4±9.4)%低(P0.05);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则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可能导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引起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能否通过血睾屏障侵入小鼠的睾丸及附睾组织.方法 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感染组(16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其中感染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含2.5×103 个弓形虫速殖子的PBS 0.2 ml,建立弓形虫致小鼠感染的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无菌PBS.分别于攻击感染后第1、3、5、7天各处死4只感染组小鼠、1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取睾丸及附睾,应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睾丸及附睾组织中的弓形虫.结果 对照组及感染后第1天的感染组小鼠睾丸及附睾中未检出速殖子;实验组在感染后第3天小鼠睾丸及附睾内偶尔可见弓形虫速殖子,以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睾丸及附睾中的弓形虫速殖子数量逐渐增多,且不同感染时间点同一组织内的弓形虫速殖子的数目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刚地弓形虫可通过血睾屏障侵入小鼠的睾丸及附睾组织中.  相似文献   

6.
过量氟对肾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氟对大鼠、家兔肾细胞周期的作用特点,进一步探讨氟中毒发生机理。方法 在常规食、偏食条件下,经饮水投与不同剂量氟,应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周期。结果 家兔中剂量氟中毒与对照组比较,G2期细胞显升高,高氟剂量组G1期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G2期细胞却增多明显。而大鼠投氟组肾组织细胞各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数与对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过量氟对肾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在不同剂量和不同氟中毒模型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并且对肾细胞主要表现为G1期、G2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进入分裂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和高、中、低感染剂量的弓形虫感染组(2×107/ml×2ml、2×105/ml×2ml、2×103/ml×2ml)。9周后进行被动回避实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等行为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免疫组化检测NOS活性。结果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记忆获得没有影响,但高、中剂量弓形虫感染组大鼠的记忆消失要早于对照组(P<0.05),低感染剂量组大鼠记忆消失与正常对照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感染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中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其距离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各感染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大鼠大脑皮层NOS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影响,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和P22 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A组(NS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0μl/鼠;B组(空质粒对照组),肌注pBK-CMV 100μl/鼠(1mg/ml);C组(pBK-P30免疫组)肌注pBK-P30 100μl/鼠(1mg/ml);D组(pBK-P30&pBK-P22联合免疫组)分别肌注pBK-P30和pBK-P22各100μl/鼠(1mg/ml),免疫后5周,通过ConA刺激,MTT法测定免疫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对CD4+、CD8+T细胞群进行测定。免疫后10周,免疫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结果表明,ConA刺激小鼠脾T淋巴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疫苗免疫组略高于两对照组,但4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动态分析,CD4+T细胞在各组的增殖均不明显(P>0.05),但两免疫组CD8+T细胞数量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空质粒pBK-CMV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pBK-CMV对照组与NS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两免疫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联合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较两对照组均延长(P<0.05)。但两免疫组间、pBK-P30免疫组与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DNA疫苗能诱导BALB/c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此两种DNA疫苗联合免疫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生精细胞(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凋亡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阐明弓形虫致雄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PBS正常对照组、刚地弓形虫纯化速殖子感染组(2.5×103、5×103、1×104、2×104)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模型,病理切片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睾丸各倍体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睾丸凋亡蛋白bcl-2、bax的变化,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实验组小鼠睾丸的单倍体、二倍体细胞均出现明显凋亡,尤以二倍体明显,同时四倍体细胞明显减少;睾丸细胞bcl-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但bax的表达量随攻虫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弓形虫可致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凋亡,对二倍体细胞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对雄性大鼠血清1型T辅助细胞(Th1)和2型T辅助细胞(Th2)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睾丸的病理损伤和各级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10周龄雄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44只)。感染组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1×10~4个/只,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PBS,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6、9、12、……和30天取两组大鼠各4只,分离血清及取睾丸,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对睾丸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生精小管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改变。结果感染组大鼠感染速殖子后血清IFN-γ迅速升高,在感染后第6天出现峰值[(518.3±83.6)pg/ml]后迅速降低;血清IL-4升高缓慢,于第12天达到峰值[(325.0±38.6)pg/ml]后逐渐降低。两者在感染后30d内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病理学检查发现,感染组大鼠感染后第6天睾丸生精小管细胞层次紊乱,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明显减少,管腔内精子稀少甚至管腔闭合,感染后30 d内未见明显改善。感染组大鼠于感染后第3天睾丸细胞的Bax表达即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康复意识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糖尿病对肾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合并糖尿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4月至200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7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507例共行539例次肾移植术(多次手术29例),其中52例合并糖尿病[其中男30例,年龄(51.4±7.1)岁;女22例,年龄(51.6±4.9)岁],移植前糖尿病16例,移植后糖尿病36例;因糖尿病肾病致肾衰竭性肾移植治疗占糖尿病的30.8%。未合并糖尿病肾移植455例[其中男293例,年龄(38.7±12.3)岁;女126例,年龄(43.5±10.1)岁]。合并糖尿病组的各种并发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合并糖尿病组病死率17.3%(9/52),同期非糖尿病肾移植组病死率7.7%(35/455),尤以移植前糖尿病病死率最高。结论肾移植合并糖尿病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需加强对肾移植前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i Y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1997年约为8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表现为发病和患病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和患者生命质量差。欧洲200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是脑卒中的1.5-3.0倍,患病率分别是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的2-4倍及4-6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痴呆的患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7.5%,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