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突梅氏位片是观察颞骨岩部长轴方向的轴位、乳突气房、鼓房、内耳孔、颈动脉管、迷路和颞颌关节,特别是乳突气房放大,颞骨岩部拉长,显示十分清晰,不仅可以帮助确诊,而且能进一步了解中耳乳突骨质破坏范围大小,并发症征象以及解剖变异,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资料.本文剖析拍摄乳突梅氏位中的几何关系,介绍一种梅氏位的投照技巧,使复杂的投照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CT诊断乳突巨大迷走气房一例王国华程楷姜立民安丰新患者女,10岁。右耳后肿物4年,渐加重2年。体检:右耳后乳突、枕部触及骨性隆起,8cm×10cm大小,无压痛。CT扫描:右颞骨乳突、岩锥、鳞部及其颧突广泛高图1,2右乳突、岩锥、颞鳞及颞骨颧突显著气化...  相似文献   

3.
自制多角度投照盒在颞乳摄片中的应用陆文海摄颞颌关节及乳突片,在投照位置工作中较困难。我院从1978年起,试制一个多角度投照盒。能拍颞颌关节、乳突及茎突片。只用5×7一张胶片,能拍两个乳突,四个颞颌关节。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多角度投照盒构造,采用角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盘前移位对兔颞下颌关节组织的影响。方法:对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的右侧颞下颌关节分别切除盘前及内外侧韧带,然后将关节盘前拉,用丝线固定于颧弓部,造成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左侧颞下颌关节为非手术对照。术后4周处死动物,解剖显微镜下切除关节组织,常规处理,石蜡包埋,HE染色。结果:手术侧关节髁突表面纤维组织呈局灶性增厚,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关节出现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核大,深染或双核,双板区纤维组织排列紊乱,对照关节则无组织学异常表现,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造成兔颞下颌关节形态及组织学变化,其早期组织学特点为髁状突的进行性改建与关节盘及双板区的退行性改建并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岩部胆脂瘤发病特征、对面听神经损害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17例岩部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16例重度耳聋及全聋,1例为中度混合性聋,15例伴有面瘫,其中11例为迷路段缺损,1例垂直段缺损,CT检查岩部均有膨胀性改变及骨性破坏,手术采用乳突迷路进路6例次,颅中窝进路8例次,乳突颅中窝联合进路3例,颞骨扩大切除术2例,行面神经全程减压4例,由内听道段与水平段面神经端端吻合5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1例。全部病例均顺利恢复,无感染和复发。结论岩部胆脂瘤发病率低,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可有面肌抽搐、耳流脓等症状,应详细检查,颞骨CT及MRI是最佳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对已确诊岩部胆脂瘤应争取早作手术,避免颅内感染和对面听神经的进一步损害,根据病变的部位及破坏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头颅五官各部位的病变,X线摄影检查时,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组织和器官互相重叠较多,摄影时需要将患者头颅和X线球管倾斜各种角度,方能达到摄影目的。 例如:投照乳突许氏(Schuller)位,劳氏(Law)位,颞骨岩部梅氏(Mayer)位,颞颌关节张口位,闭口位;付鼻窦的华氏  相似文献   

7.
37例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桂英 《西南军医》2008,10(6):13-14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技巧及干耳率。方法对我科2000-2007年收治的37例乳突根治术失败患者的再次乳突手术所见进行分析,并行二次(或三、四次)孔突根治术。结果术后1-3个月患者原有症状消失、干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主要是术者对中耳乳突解剖不熟、基本功不过硬、临床经验不足导致病灶残留、引流不畅和乳突尖并袅不够及某些特殊情况所致。术中彻底去除病灶,保证术后引流通畅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是防止二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27岁.因头痛1年于2010年5月18日就诊,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就诊当日行头颅CT扫描,平扫见右侧颞顶部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肿块,中心密度偏低,病变边界清晰,边缘见多发类圆形结节状突起,局部结节侵入右侧侧脑室内(图1).肿块周围示片状低密度水肿带,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脑中线结构左移.右侧岩锥乳突部示骨质吸收破坏,肿块侵入乳突内.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强化较弱(图2),冠状面及矢状面重组示病灶基底位于岩锥及小脑幕.初步诊断:右侧颞顶部脑膜瘤可能性大.手术前未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9.
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29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汉  刘晶 《人民军医》2005,48(3):160-161
乳突根治术是根除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的同时,将3者与外耳道沟通,形成一有上皮覆盖的大空腔。手术目的是彻底清除中耳的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然而,常有乳突根治术后仍长期流脓的病人。1990-2004年,我们共收治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29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从2008年7月─2009年11月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4例,对比术前、术后症状和头颅MRI检查。结果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动眼神经损伤1例,短暂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麻痹各1例。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结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可较好切除岩斜区肿瘤,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1.
报告了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20例岩尖斜坡区肿瘤,其中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6例,胆脂瘤5例。肿瘤位于幕下9例,向幕上生长侵及颅中窝11例,侵及海绵窦3例。手术入路:枕下开颅9例,颞下经小脑幕手术9例,颞枕枕下联合开颅1例,另有1例颞下入路手术后3周行二期枕下开颅手术。手术结果: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1例。并着重就岩尖斜坡区肿瘤的手术入路等问题进行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分辨力CT的发展,放射线工作者可在中耳疾病病人的医疗和手术处理中起更积极的作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对中耳和乳突手术改变的估价。乳突切开术分为闭合腔型和开放腔型。术中外耳道后壁去除,造成一个永久的腔。开放腔型乳突切开术进一步再分成乳突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乳突根治术清除残余的鼓膜和除镫骨外的听骨链;改良根治术尽量保存或重建中耳结构。闭合腔型包括简单乳突切开术和保持外耳道后壁完整的乳突切开术。这种手术避免了一个潜在的令人讨厌的鼓室乳突腔,但失败率高。局限于鼓室上隐窝和小范围鼓室胆脂瘤病人,提倡用Bondy 氏改良乳突根治术。  相似文献   

13.
李秋波  黄睿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48-2149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01~2008-10收治的大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吻合术60例,癌肿位于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者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5例,Hartm ann手术41例,癌肿位于直肠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近端造瘘二期根治术3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结论: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颢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 2010年4月收治的43例中上岩斜区肿瘤,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3~64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4个月,均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对肿瘤与中上岩斜区毗邻结构关系进行评估,分离肿瘤与天幕及岩斜部脑膜的近端粘连,...  相似文献   

15.
关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病因机制,学说不一,治疗方法亦各异。1961~1963年,我们曾对205例此类患者进行研究,以探索发病原因,明确合理的治疗方法。现将结果简要介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31岁,2006年1月因“头痛伴耳鸣约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头痛,并伴有左耳鸣症状,头痛呈间隙性胀痛,在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左耳听力轻微减退。此后头痛症状逐渐加重,近来头痛明显,到当地医院行颅脑CT检查示:左颞叶及左咽部占位病变,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我院颅脑MRI提示:左颞部及颞下窝占位病变,累及颅底、乳突,左侧乳突炎。完善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颞瓣开颅手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颞底部硬脑膜外,颞骨底部及蝶骨骨质破坏明显,肿瘤呈褐色,质脆易出血,部分肿瘤与硬脑膜粘连紧密,术中大部切除肿瘤,术后病…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的半月板为一复杂的纤维——软骨构造,部分包绕髁状突并将关节间隙完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临床材料及方法:过去,作者曾对颞下颌关节有疼痛,压痛,响声或交锁并对姑息疗法无效的50例患者进行56次颞下颌关节X 线照像。X 线平片及多方位的体层照像多数为正常表现。近来在透视下用23号头皮静脉穿刺针做关节间隙内注入造影剂并立即投照侧位的多方位X 线体层造影。结果:6例关节造影皆诊断为半月板穿孔,3例并经手术所证实。1例为半月板中央部撕裂,另2例未行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5例外伤性颞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中4例采用发际内切口翻开小皮瓣切除,1例动脉瘤距发际较远者采用瘤体表面梭形切口。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成功,无头皮坏死,颞浅动脉供血范围组织功能无异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外伤后动脉壁中膜弹力层断裂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关键因素。根据外伤病史及查体见颞浅动脉分支经行区域搏动性肿物即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动脉瘤治疗简便有效,采用发际内切口有利于美容。  相似文献   

19.
二次中耳乳突手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提高分期鼓室成型术一期手术的干耳率。方法 根据47例二次中耳乳突根治术及7例分期鼓室成型术Ⅱ期手术的术中所见病变进行总结。结果 肉芽组织增生44例,胆脂瘤复发31例,乳突气房残留28例,面神经嵴过高24例,外耳道口狭窄23例,换药不当19例,再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均达到干耳。结论 彻底消除病变组织,重点是肉芽及胆脂瘤,彻底开放乳突气房,磨低面神经嵴至相当水平,扩大外耳道口,重视术后术腔换药是降低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6岁。患者于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起耳鸣,间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面部麻木。近1个月来,头痛加剧,伴右耳听力减退,右颞部逐渐长出一肿物。体检:右颞部可扪及3cm×3cm大小肿块,质硬,不活动。右耳听力差,右面部痛觉减退。CT平扫 增强:右侧颞骨及岩锥、蝶骨普遍性骨质破坏,中颅凹底软组织肿块灶,伴大量絮状钙化。颞下窝、翼颚窝软组织肿胀,脂肪间隙消失。右外耳道软组织高密度灶,CT值52HU,乳突蜂房模糊,骨性间隔消失,其间被软组织充填。右颞后大片低密度水肿区,其间见多个结节灶,增强后结节灶强化。右侧脑室受压变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