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包虫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肝包虫病重要性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86例肝包虫病进行了CT扫描,60例做了增强扫描,75例行B超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86例肝包虫病,其中细粒棘球蚴74例,泡状棘球蚴12例。这两种类型的肝包虫病各有其典型的CT征象,应用CT扫描不仅能早期诊断,而且可以反映出各种合并征的病理形态改变。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本组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8.8%。B超诊断准确率为89.3%。结论:CT扫描对于诊断肝包虫病是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棘球蚴后,其幼虫可寄生于全身多个脏器,但主要寄生在肝脏,约占总数的70%,其次好发于肺部,约占20%,也可以寄生在其他脏器如脑、心脏、肾脏、眼眶、骨髓腔等,约占10%。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以牧区多见。肝包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主要依靠外科手段治疗肝包虫病,治疗方式有内囊摘除术,外囊剥除术和肝切除术等。本文重点阐述肝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肝包虫病所致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36例肝包虫病所致梗阻性黄疸的声像图改变,其中肝细粒棘球蚴压迫、破入胆道12例,肝泡状棘球蚴压迫侵犯胆道24例。对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及鉴别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棘球蚴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提高对肝棘球蚴病的认识。方法:对1999~2007年,我院收治的12例肝棘球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无一例误诊,术后均治愈,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结论:肝棘球蚴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及CT检查,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nlar echinococcosis;HAE)是肝包虫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因多房棘球蚴绦虫幼早寄生在肝脏引起的险恶寄生虫病。流行区居民称其为“寄生虫肿瘤”,患者早期尚能参加劳动和工作,病情发展到中其劳动力明显减退,晚期丧失劳动力进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6.
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注射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制备原发性HAE模型,40只Wistar大鼠接种6个月后行B超检查及开腹探查.结果 B超检查示21只大鼠感染泡状棘球蚴,19只未感染,感染率52.50%.开腹探查证实B超检查21只阳性中1只未感染,19只未感染中1只为阳性.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性为94.74%,假阳性率为4.27%,假阴性率5.27%.结论 B超检查诊断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做为一种无创性筛选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 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42例,就其CT和MRI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肝细粒棘球蚴病占85.71%,蛋壳样或条带状钙化、"囊内囊"、"飘带征"等为其主要表现;肝泡球蚴病占14.29%,钙化、"小泡征"、"半岛征"及囊腔或液化、坏死等为其主要表现;MR T2WI显示囊壁及纤维间隔、飘带征等优于CT,但钙化显示逊于CT.结论 CT和MR均可诊断肝包虫病,CT在综合诊断方面优于MR.  相似文献   

8.
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随访,探讨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生化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结果14例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①平扫肝实质内均见低密度实性占位,边缘模糊。②病灶内均见散在颗粒状钙化,分布呈地图状、放射状,部分钙化灶可相互融合。散在颗粒状钙化征象在CT诊断泡状棘球蚴病中具有特异性。③CT增强检查病灶均无强化改变。具有②、③特征可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做出定性诊断。结论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包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兽体内引起的疾病。包虫病分为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在西藏发病率尤高,被视为西藏第一"癌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超声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包虫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4例肝包虫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肝包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1],西藏自治区为肝包虫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患病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加之地势偏远,医疗资源匮乏及农牧民对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有限等因素,大多数患者在肝包虫筛查中才被发现,严重影响牧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早期诊断对肝包虫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组通过参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肝包虫病筛查工作,分析不同类型肝包虫病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8~10月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8个乡村及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3岁。因心慌、气短2个月,外院疑心包包虫,患者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检查。患者既往有肝包虫病史数年,心脏彩超检查发现,于膈肌上心脏右后方见一13.0cm×9.1cm大小的混合回声区,以液性为主,内见多条强光带分隔,液性暗区呈轮状分布,边界清楚,壁较厚,该肿物向前挤压右心及左室(图1,2)。既往有肝包虫病史,肝右叶可见一较强回声区,壁较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超提示:心包包虫可能性大。手术确诊为心包包虫。CY:包虫囊肿图1心包包虫病声像图讨论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CY:包虫囊肿图2心包包虫病声像图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  相似文献   

12.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其致病原为棘球绦虫的蚴虫,以肝包虫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肺脏、脑等器官。目前关于肝包虫病的CT报道仍然不多。笔者对34例经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肝包虫病CT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一定剂量的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后,B超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并测量照射区域灰度值。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急性杀伤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HIFU治疗时B超图像改变,囊腔边界渐模糊,囊内逐渐模糊,回声增强。在一定的照射强度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灰度值逐渐减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B超声像图及灰度值证明其改变。  相似文献   

14.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又称狗绦虫)的幼虫(或称包虫)所致的疾病。可发生于人体的肝、肺、脑、肾、心包等器官,而以肝、肺包虫病为多发病,其中肝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包虫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在畜牧区,如甘肃、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对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现介绍部分医院有关包虫病手术中护理方面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又称狗绦虫)的幼虫(或称包虫)所致的疾病。可发生于人体的肝、肺、脑、肾、心包等器官,而以肝、肺包虫病为多发病,其中肝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包虫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在畜牧区,如甘肃、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对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现介绍部分医院有关包虫病手术中护理方面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又称狗绦虫)的幼虫(或称包虫)所致的疾病。可发生于人体的肝、肺、脑、肾、心包等器官,而以肝、肺包虫病为多发病,其中肝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包虫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在畜牧区,如甘肃、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对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现介绍部分医院有关包虫病手术中护理方面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也称肝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侵入肝脏所致,占包虫病发病率的70%左右。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是一种人畜都可能患上的寄生虫病,分为肝囊型和肝泡型,其中肝囊型较常见。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肝包虫病主要是通过切除肝包虫囊内囊,但是由于是在高原地区进行手术治疗后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1]。因此本院开展援青海活动后,成为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脑泡状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脑泡状棘球蚴病对人脑组织破坏性强,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结论脑泡状棘球蚴病在临床易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及其他寄生虫病,需靠病理诊断确诊。  相似文献   

19.
棘球蚴病或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的棘球蚴病多发于肝、肺,而肾脏包虫病只占0.3%。肾包虫病的诊断,可离心尿液检出原头蚴确诊,而尿液检出细粒棘球蚴极少见。本例患者尿液中检出2个细粒棘球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并分析棘球蚴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群和家畜巾的流行与分布状况。方法调查分为人群调查和家畜调查两部分。人群调查按WHO公布的棘球蚴病诊断标准(WS257—2006),应用B超对全州13县141个棘球蚴病流行乡镇常驻人口进行患病率调查;应用ELISA法检测12岁以下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家畜调查检测犬粪抗原阳性率;并在各县定点屠宰场检查宰杀的牛羊胸腹腔,确定牛羊感染情况。结果人群调查:B超筛查共计48288人,确诊患者470人,检出率为o.97%,其中泡型棘球蚴病患者19人,囊型棘球蚴病患者451人;检测儿童血清IgG人数5372人,其中阳性358人,阳性率6.67%。家畜调查:共检测犬粪抗原5814份,阳性数989份;阳性率17.01%,检查牦牛绵羊共3336头,发现113头感染,感染率为3.39%。结论四川省阿坝州人群与家畜中存在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流行,以囊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