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明隔发育异常 (PSD)在头颅CT问世后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 ,透明隔囊肿占38.6 % [1] 。但合并癫痫发作临床上并不多见 ,现报告 3例如下。例 1 ,女性 ,7岁 ,发作性四肢抽搐 2年余 ,每次约 1min ,间隔 2~ 4月一次 ,发作后全身乏力、头昏。无大小便失禁。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头颅CT :透明隔囊肿 ,直径6mm。脑电图 :大脑左中央区少量散在尖波 ,确诊后服用卡马西平效果欠佳 ,后改用苯妥英钠加鲁米那治疗 ,症状控制 ,随访 6年未发作过。例 2 ,女性 ,1 1岁 ,发作性四肢麻木 ,伴有手指抽动 6年余 ,每次约 1min左右 ,症状可自行消失 ,无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9岁,因头昏、极度嗜睡、行走即摔倒40d人院。查体:精神差,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步态蹒跚,闭目难立试验(+)。全身感觉对称存在。多次脑电图检查(一),颅脑MRI提示透明隔明显分离,呈双凸透镜样改变,脐胝体受压上抬,两侧侧脑室略扩大。诊断:透明隔囊肿。人院后在全麻下经胼胝体人路透明隔囊肿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囊壁菲薄,电凝切开囊肿后见其内为无色透明脑脊液,吸净囊液后右侧室间孔清晰可见。术后症状渐好转,sd后即下床正常活动,但1周后症状复发,易摔倒。头颅CT复查示透明隔囊肿仍存在,形态大…  相似文献   

3.
透明膈是两侧侧脑室之间的间隔,如发育畸形,融合不全,即可形成透明膈腔,又称为第五脑室,一般与第三脑室相通。若透明膈腔内积液逐步增多,向两侧膨隆突出,膈腔(CSP)横径大于3mm,称为透明膈囊肿。现将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经CT或MR检查证实的16例透明膈囊肿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脑室囊肿和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窥镜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对5例侧脑室囊肿行脑室囊肿切开、囊壁部分切除并灼烧术,对8例透明隔囊肿行囊肿-侧脑室造瘘。结果13例中全部有效,囊肿明显缩小,症状消失或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手术方法简单,尤其适用于治疗侧脑室囊肿和透明隔囊肿。  相似文献   

5.
我院利用立体定向仪 ,在 CT导向并射频热凝毁损囊壁治疗透明隔囊肿 1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1 0岁 ,因发作性右上肢抽搐半月来本院就诊。头颅 CT示透明隔囊肿 ,左右侧脑室受压 ,连续 EEG检查均示异常脑电图。  手术方法 :在局麻下安装 ZD定向仪框架 ,行CT薄层扫描 ,取其透明隔囊肿左右及上下径最大的轴位片 ,于囊壁近、远侧各选择一合适靶点 ,计算其坐标值后安装导向装置。于右侧冠状缝前 2cm,中线旁开 2 .5cm颅骨钻孔 ,缓慢插入射频针至囊壁近侧靶点 ,以 75℃ 90 s毁损 ,稍进针并抽取适量囊液 ,退出…  相似文献   

6.
钱志远  张剑宁  章翔  梁景文 《医学争鸣》2000,21(1):S010-S010
0 引言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开展和不断完善 ,使许多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病变、脑室系统异常的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而且手术精确度高、副损伤小 ,很受患者欢迎 .我们自 1 994- 0 5~1 998- 0 1对 1 5例透明隔囊肿患者采用 CT介导脑立体定向囊壁造口术治疗 ,效果良好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1 5 (男 5 ,女 1 0 )例 ,平均年龄 2 5 (6~ 38)岁 .病程 2 wk~ 3a不等 .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者 5例 ,以癫痫发作为主者 7例 ,以精神或智力异常为主者 1例 ,混杂症状者 2例 .体检均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 1 5例均依靠 CT或 MR确诊 ,影像学显示囊…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以CT脑立体定向透明隔囊壁造口术治疗的 3例透明隔囊肿资料。 3例术后 2周~ 2个月复查CT示囊肿腔明显缩小 ;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未见囊肿复发。结果提示 ,应用CT导向定位行透明隔囊肿壁射频热凝毁损术 ,将囊腔与双侧脑室贯通 ,使囊肿明显缩小 ,由其导致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且手术损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颅脑CT或MRI的广泛应用,透明隔囊肿易被发现,其常伴有临床症状。现就我院儿科1995年~2004年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透明隔囊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林  杨德兰  符巍 《重庆医学》2006,35(23):2149-2150
目的了解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度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类息者可有多种精神障碍的表现,但无一般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透明隔囊肿与临床诊断无特异性对应关系;病情轻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病情重者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易被误诊,病情重者神经内镜手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透明膈一般与第3脑室相通,若透明膈腔内积液逐步增多,向两侧膨窿突出,膈腔(CSP)横径>3mm,称为透明膈囊肿.现将2001~2009年经CT或MR检查证实的32例透明膈囊肿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神经内镜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症状完全消失19例,减轻2例;3例术后出现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失,其他病例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开窗术是治疗透明隔囊肿理想的手术方法,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27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诊断证实,患者均采用侧脑室额角入路行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术。结果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的24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合并脑积水患者9例均明显缓解,伴有癫痫的7例患者术后,有5例未再发作;复查头颅CT或MRI透明隔囊肿消失21例,明显缩小6例。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术以其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淑莲 《沈阳医学》2001,21(1):26-27
资料患男,37岁。以有电波控制感、失眠、阵发性意识不清18年为主诉,于1995年4月4日入院。患于1966年因其父被斗受惊吓而缓慢发病。当时病人失眠、哭泣、兴奋不安、说大话等。经某医院诊断为“躁狂症”,服用氯丙嗪和碳酸锂治疗后,睡眠好转,精神症状消失,出院后能坚持上班,但工作质量不如以前。1982年春因糖尿病而表现兴奋不安,失眠,从窗往外跳,被家人拦住,为此又住进市内某医院,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13h"入院。患者入院前1d20时左右与朋友聊天时突然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无大小便失禁,无面色青紫,无舌咬伤,持续10min抽搐停止,但意识仍模糊,送至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16.
透明隔囊肿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以往对于本病多采取保守治疗,疗效不显著,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科开颅手术治疗该病,危险性大,专科学者及病人难以接受。我们结合本专业的技术特长、本地区医院的现有条件及病人情况的具体特征,于2 0 0 2~2 0 0 3年在CT定位下进行超微导管介入治疗透明隔囊肿4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 6~4 3岁。其中有家族史1例,为同胞兄长。1 2 临床特点1 2 1 共同特点 (1) 4例均为中青年男性;(2 )有阵发性头部胀痛、恶心、呕吐、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6月应用立体定向仪 ,在CT引导下治疗透明隔囊肿 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共 3例 ,男 1例 ,女 2例。年龄 10~ 34岁。症状以癫痫为主 2例 ,以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 1例。头颅CT示透明隔囊肿 ,双侧侧脑室受压。EEG异常 2例。1.2 手术方法 局麻下安装ZD定向仪框架 ,行CT薄层扫描 ,取其透明隔囊肿左右及上下径最大的轴位片 ,于囊壁近远侧各选择一合适靶点 ,计算其坐标值后安装导向装置。于右侧冠状缝前 2cm ,中线旁开 2 .5cm颅骨钻孔 ,缓慢插入射频针至囊壁近侧…  相似文献   

18.
一般资料:33例透明隔囊肿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1~50岁,平均22.5岁。……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7岁,以反复昏厥伴抽搐1年余为主诉而求诊我院。患儿每2~3个月昏厥伴抽搐发作1次,昏厥时表现为双目上翻、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持续约3~4min后自行缓解;否认有外伤、感染史和癫痫家族史。查体: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对答切题,心肺腹(-),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10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以间断性发作的颅高压症状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囊肿最大宽度12-35 mm,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结果随访3~17个月,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是治疗有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副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