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8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施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直径5~12cm。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呈侵袭性生长,以腺管或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表现为片状生长,间质内含较多淋巴细胞,并伴有集合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CK7、CK19、上皮膜抗原(EMA)、34βE12、PNA,UEA-1、vimentin呈部分阳性表达,而HMB45和S-100为阴性。随访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转移,2例死于肾癌转移,2例带瘤生存。平均生存时间为12.8个月。结论肾集合管癌较罕见,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靶向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5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肾集合管癌占同期肾癌的0.74%,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1岁。左肾4例,右肾1例。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其中4例B超示肾占位性病变,1例示肾盂占位性病变。CT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其中1例入院时双肺多发结节,其余4例人院时均未发现转移。2例行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肾集合管癌伴乳头状结构。1例免疫组化示CK7阳性、vimentin部分阳性、CK20阴性,其余4例均无免疫组化结果。3例分别于术后9、12和15个月死于肾癌转移,2例无瘤生存。3例平均生存时间12.3个月。结论肾集合管癌临床症状明显,侵袭力强,预后差。目前术前诊断主要依赖CT和B超检查;主要治疗方法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靶向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CDC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2~67岁,平均55岁.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CT检查示肿瘤直径2.1~8.5 cm,平均5.6 cm.肿瘤位于肾髓质或同时伴有肾皮质、肾盂浸润,边界不清,病变肾脏外形增大,但肾脏轮廓基本存在,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结果 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浸润性生长;以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状突向腺腔内,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有较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检查UEA-1、EMA、PNA、HMW-CK表达阳性,而CD10表达阴性.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3 ~8.0年,平均2.8年.随访期间死亡7例,平均生存期为12.5个月,2例无瘤生存分别9个月和8年,1例仍在化疗中,1例失访. 结论 CD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癌类型,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肾集合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我院曾诊治1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58.1(33~77)岁,血尿3例,腰痛3例,血尿伴腰痛2例,CT增强检测呈少血供特征。结果:1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平均最大径7.1(2.2~15.0)cm,3例淋巴转移,2例远处转移。肿瘤镜下表现为腺管状或腺管乳头状,常伴坏死,部分混有肉瘤样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6(3.2~6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1个月,1例失访,6例因肿瘤死亡,5例无瘤生存。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就诊时多有症状,影像学仅起提示作用,病理是唯一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肾集合管癌的主要方法,靶向治疗可能是术后辅助治疗转移性肾集合管癌的有效方案。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转移早,总体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肾集合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54(42~65)岁。主要症状为腰腹痛、血尿及腹部包块和低热。4例患者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3例,肾门脂肪转移2例;肿瘤位于肾髓质,侵袭性生长,以腺管或乳头状结构为主,特征性靴钉样细胞衬覆于管腔内面,伴有间质纤维反应,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异型增生。AJCC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和Ⅳ期各2例。术后干扰素免疫治疗2例。随访5~18个月,5例患者平均生存10个月。结论:肾集合管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仍是改善集合管癌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CD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CD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例CDC患者占同期肾癌的1.41%,全部为男性,年龄为51~62岁。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乏力、消瘦及低热。其中1例术前诊断为肾结核,但术中探查发现合并输尿管多发结节,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为输尿管癌,行患侧肾癌根治性切除加输球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CDC并输尿管移行细胞癌。2例术前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病灶,同时肾门、肾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多发肿大淋巴结,术中尽量切除可疑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另1例术再病理检查报告为CDC,部分为透明细胞癌。肿瘤TNM分期:2例为T2N2M1(Ⅳ期),1例为T2N1Mn(Ⅲ期),1例为T1N0M0(Ⅰ期)。4例患者术后均进行干扰素及IL-2治疗,2例有远处转移者同时行放疗。1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肝、肺、肋骨多发转移而死亡,余3例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CDC临床症状明显,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顶后差。主要治疗方法为肾癌根治术,患者多于术后数月或几年内发生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89年至2 0 0 0年共 95 5例患者因肾细胞癌行肾切除术 ,其中 6例病理证实为肾集合管细胞癌。肾集合管细胞癌的构成比为0 .6 % ,年龄 4 1~ 71岁 ,平均 (5 6± 11)岁 ,男女比例为 1∶1。左侧 5例 ,右侧 1例 ,3例有吸烟史 ,患者一级亲属中有肿瘤史者 3例 ,其  相似文献   

9.
肾集合管癌(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集合管癌少见,其生物学行为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在近4年间收治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1~6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消瘦、低热。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分别经3个月,2、2.5年随访无复发,l例术后1年2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因肾门、腔静脉旁淋巴结广泛受累仅作姑息性肾切除,术后2个月出现骨转移。病理所见:肿瘤灰白,位于髓质,镜检呈腺管乳头状结构,间质丰富,邻近集合管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检查高分子细胞角蛋白,花生凝集素及上皮细胞膜抗原均阳性。结合文献对集合管癌的若干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CDC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分别为男性44岁和女性60岁,分别因间断右腰痛1个月和间断无痛肉眼血尿1周人院。彩超和CT检查发现。肾门部位肿物,与周围肾组织界限不清晰,CT增强扫描肿物仅轻微强化。2例均于全麻下行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大体标本见肿物位于。肾门部位,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无明确分界。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管或腺管乳头状结构,Fuhrman细胞核分级3~4级。免疫组化反应1例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和花生凝集素(PNA)均呈阳性,另1例PNA阴性,但高分子量CK呈阳性。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13个月死亡。结论:CDC发病率低,临床罕见。CT对术前诊断可提供帮助,确定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转移早、预后差是CDC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分析肾集合管癌预后不良的原因,探讨改善集合管癌预后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648例肾癌中7例集合管癌患者(1.08%)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患者症状、TNM分期、综合治疗策略三个方面综合初步分析集合管癌预后不良的原因.结果 7例集合管癌患者,男性4名,女性3名,平均年龄58.3岁.因腰痛、血尿、腹部肿块就诊者5例,无症状肾癌2例.AJCC临床分期Ⅰ期2例,Ⅳ期5例.肿瘤平均体积8.2 cm×6.6 cm×5.8 cm,血管内癌栓形成5例,肾内转移形成卫星灶3例,肾门淋巴结转移4例,远处转移1例.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1例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术后均行免疫治疗,1例行辅助化疗.平均随访13.9个月,5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8个月.结论 典型症状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早期淋巴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对大部分患者难以达到根治效果,术后辅助治疗效果不明确是集合管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依靠健康查体筛查可疑病例,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是改善肾集合管癌预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肾集合管癌并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 ,女 ,71岁。因腰腹痛伴尿频、血尿、腹部包块 3个月入院。B超和CT提示肾盂癌可能。查体 :一般情况差 ,慢性病容 ,右腹部可触及约 2 6 .0cm× 14 .0cm包块 ,质中 ,囊性感 ,近腰部触痛 ,肾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 :肾功正常 ,尿涂片查见恶性细胞。 2 0 0 3年 12月 10日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 ,行右肾癌姑息性切除。病理检查 :不规则形组织块 15 .0cm× 10 .0cm× 9.0cm ,9.0cm× 6 .0cm× 1.5cm ,切面肾脏正常结构丧失 ,呈多囊状 ,囊腔不规则 ,内含乳头状肿瘤和血块及 2 .5cm× 2 .3cm× 2 .0cm和 4 .0cm×2 .8cm×…  相似文献   

13.
肾集合管癌(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ducts of bellini,CCDB)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仅占肾上皮肿瘤的1%,是肾细胞癌中恶性度最高的类型之一,1986年由Fleming等[1]首次描述。肿瘤起源于肾集合管的主细胞,形态多样,伴有显著的肉瘤样分化时又称为肾肉瘤样集合管癌。我院于2010年9月收治1例肾肉瘤样集合管癌伴肾结石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收治肾细胞癌患者 181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本组 12例 ,男10例 ,女 2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 5 0岁。患者中 ,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上极 2例 ,下极 3例 ,中份 3例 ,占据肾大部分 4例。血尿 3例 ,腰痛 1例 ,1例行颅骨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原发病灶。体检 :B超发现 7例。根据Bosniak[1] 肾囊性肿块分类 :Ⅰ类为单纯性囊肿 ;Ⅱ类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属良性 ;Ⅲ类为有较多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一些属…  相似文献   

15.
囊性肾细胞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有独特的大体及镜下特征.属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本组收集5例CRCC病例.对其病理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CDC患者CT资料,观察CDC的CT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直径3~12cm;8例(8/11,72.73%)呈单纯浸润性生长,3例(3/11,27.27%)呈局部膨胀性生长伴浸润性生长;4例(4/11,36.36%)累及肾皮质和髓质,7例(7/11,63.64%)累及肾皮质、髓质及肾盂;7例(7/11,63.64%)呈囊实性,4例(4/11,36.36%)呈实性;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5例(5/11,45.45%)肾脏体积增大或局部轮廓发生改变;1例(1/11,9.91%)肿瘤内见斑点状钙化;3例(3/11,27.27%)侵犯肾周筋膜,5例(5/11,45.45%)肾门淋巴结转移。结论 CD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21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40例CCP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比较其与我院同时期40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和1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患者的预后情况。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1~84岁;38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肿瘤;3例呈多灶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块最大径3.0~95.0 mm,平均(27.6±18.1)mm。病理分级均为Fuhrman 1~2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7、CA-IX阳性。患者术后随访5~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1例骨转移后死亡,2例同侧复发,1例罹患原发食管癌。CCPRCC患者生存预后明显好于CCRCC(P<0.001)和PRCC(P=0.005)患者,而CCRCC与PRCC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结论 CCPRCC恶性程度低,确诊依靠特征性的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手术...  相似文献   

18.
集合管肾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细胞癌,目前对其知之甚少。为研究集合管肾癌的生物特性,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回顾性研究。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收集全日本281家单位的集合管肾癌病例。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病理标本大体及显微镜所见和生存结果。2名泌尿外科病理医师回顾所有的肿瘤标本切片,以确诊是否为集合管肾癌。结果:在报告的120例病例中,81例最终确诊为集合管肾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WHO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类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WHO综合肾细胞癌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特点,推出了新的肾细胞癌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  相似文献   

20.
囊性肾细胞癌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5年 1月~ 1998年 1月收治肾细胞癌 (RCC) 2 19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CRCC) 8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8例。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8~ 74岁 ,平均 49岁。就 8例患者症状、体征、临床分期 (Rob son法 )、B超、CT特点、病理类型及肿瘤细胞的核分级 (Fuhrman法 )进行分析。结果 CRCC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肾细胞癌患者的 3 .7% (8/ 2 19)。 8例中有血尿、腹部肿块、贫血、体重下降者各1例 ,腰痛 2例 ,厌食与乏力 2例。临床分期 :Ⅰ期 5例 ,Ⅱ期 2例 ,Ⅲ期 1例。病理类型 :透明细胞癌 5例 ,颗粒细胞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