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脾主运化”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认为,在人体脏腑中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在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用调理脾胃法防治疾病是祖国医学治疗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阐明脾的本质是研究脏腑学说重要组成部分。要阐明脾的本质,必须从“脾主运化”入手,因为它是脾的主要功能,是脾胃理论的基础。几年来,我们运用现代科学的一些测定方法,对脾胃虚弱患者进行了血清胃泌素测定、木糖排泄试验、尿淀粉酶含量测定及肠运动排空时间测定,从消化系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脾”本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理脾胃防治疾病,是祖国医学治疗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研究、阐明调理脾胃的理论基础——中医脾胃学说,对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创立我国新医药学,估计会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看来“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核心,科学地阐明中医“脾”的本质,是研究脾胃学说的一个关键。下面谈谈个人对研究“脾”本质有关几个问题的一些初步意见,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脾胃学说是脏腑学说的中心环节,因此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中西医结合研究脾胃学说,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阐明脾胃的理论和实践,这对加速新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祖国医学理论的脾胃结构和解剖学的概念,一般认为是指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事实上,祖国医学所指的脾胃病变,涉及范围很广泛,与现代医学的很多系统病变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脾胃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而独树于李东垣,发扬于诸医家。脾胃学说也是脏腑学说的一部分。《内经》从阴阳五行、脾主中土,论述脾胃在功能上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皆赖以养,阐明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原理,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难经》提出了脾统血的功能,立肝病先治脾的治未病思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脾胃,首分虚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深入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郅琳  张雪鹏 《中医研究》2010,23(5):60-6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和"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治法之一,《黄帝内经》提出阴阳调和;《伤寒论》提出以和为度;《伤寒明理论》首次提出"和"法;《医学心悟》将"和"法列为"八法"之一。"和"法分为和解法、调和法。和解法包括和解少阳、和解三焦;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调和营卫、调和气血、平调寒热。脾胃系统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病机复杂,往往脏腑同病、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基于脾胃的独特生理病理特点,"和"法能广泛应用于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老中医李寿山教授,诊治脾胃疾患疗效卓著,研究脾胃学说造诣颇深.李老根据祖国医学脏腑相关的理论,特别重视脾之升清、运化、输布功能及与肝、肾、肺的密切关系.强调肺主气、脾益气、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为胃之关、胃为水谷之海的相互生化作用.而脾虚证在病因病机上又与肝、肾、肺脏及胃、肠、胆腑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之在临床上以辨治脾虚证为主,对其他脏腑疾患可收到异病同治之功效.我们随李老临证多年,深有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述钱乙“脾主困”思想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乙是一位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医家,在脾胃学术思想方面,他独具卓识,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创立"脾主困"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的病理特点,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脾”是祖国医学脏象学说中重要脏腑之一。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去阐明“脾”的实质,这对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创立我国新医药学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选择了脾虚泄泻100例,加以  相似文献   

11.
周冬梅  王萍 《北京中医药》2007,26(4):240-242
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绝大多数是因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同时古人认识到脾胃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如《诸病源候论》记述:"脾主肌肉,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 [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亦体会到,一些皮肤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如渗出性皮肤病、干燥脱屑性皮肤病、营养缺乏性皮肤病、出血性皮肤病、风邪袭表所致皮肤病等,故调理脾胃对皮肤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篇>)说明了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为水谷之海,人一身之精神气血,皆此而生.因而调理脾胃,是气血充盈的独特大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脾虚证候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脾”是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脾胃学说的核心,研究脾胃、探讨“脾”的本质,已成为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重要课题。从现代研究资料分析,能这样设想,“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通过临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探讨“脾”的本质,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脾的证治,概分虚、实两大类,然而多数单位集中于脾虚证的研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中的脾胃学说,由来已久,内容丰富,对临床各科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脾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人体生理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如《内经》所提示的:脾位于腹中,属中土,可以灌溉脏腑百骸,且与胃为  相似文献   

15.
<正> 概说脾胃病,泛指不欲食,痞满(月真)胀,噫气等临床症状。它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肝炎等疾病的某种表现。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脾胃功能的调复,前人谓:“脾胃为后天之本,”阐明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脾和胃的配合,使水谷精微资生不乏,以灌溉四肢百骸,充荣脏腑肌肉,濡润皮毛血脉。然脾胃又各有所主,脾屑脏,胃属腑。脏者藏而不泻,腑者满而不实,所以脾胃病,古人有“虚则太阴(脾),实则阳明(胃)”之论。  相似文献   

16.
脾升胃降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早在<内经>即对脏腑的论述皆分而论之,唯独脾(升)胃(降)合论,可见其重要性.赵濂在<医门补要>中言:"胃主容纳,脾主消化,居人身中,属土色黄,蒸腐水谷,分别清浊而行升降,以生气血."由此可见,气血生化的根本是脾胃的升降作用.笔者仅就脾胃这些特点略抒拙见.  相似文献   

17.
脾胃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强调调理脾胃是保健抗病的重要措施。在生理上,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就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中医古代脾病名的丰富内涵,发掘祖国医学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独到优势。加深中医脾胃学的研究,分别从饮食所伤、水湿所致、风邪为患,因于虚劳等4个方面,对15个古脾病名,从概念、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方法选用上作一归类论述,为中医古脾病名的研究以及脾胃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象思维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象思维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对疾病治疗方法及药物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寐证是当今快节奏社会的常见证,常常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较大困扰。治病求本,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中央土以灌四傍,与各脏腑关系密切,故文章拟从"脾象"思维深入研究脾胃病中出现的不寐证;"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功能的强弱犹如人体晴雨表,不寐证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呈正相关,故治疗不寐证当先从脾胃着手。象思维在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贯穿始终,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内涵。文章基于"脾象"思维探究脾胃病中出现的不寐证的治疗方法及用药特点,相信会对脾胃病中出现的不寐证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脾气虚本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阐明中医的病理生理及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脏腑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脾”的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脾”的功能除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可能包括植物神经功能、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