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在总疗效、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缺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醒脑开窍针法.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海岛居民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法组(治疗组)56例和传统针法组(对照组)50例,均每日针2次,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对中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是治疗海岛居民中风恢复期更有效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崔培秀 《光明中医》2012,27(3):532-533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1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组85例和传统针刺治疗对照组85例,均治疗3~5个疗程.结果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组85例基本痊愈13例,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59%;对照组85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基本痊愈8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2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67.06%.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治疗中风恢复期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正>调神开窍针法是醒脑开窍针刺法重要组成部分,而醒脑开窍针法是由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病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创立的治疗大法。石老据自身多年针刺临床经验,结合中西医对中风病的认识,首次提出"神变"在中风病各期病理机制中占主导地位。针对"神变"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其中"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两个方面,前者一般适用于卒中急性期治疗,后者适用于恢复期、后遗症期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相似文献   

5.
周淼焱  石学敏 《陕西中医》2012,33(7):884-886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评定及神经系统缺损程度。结果:在总疗效、肩关节疼痛及神经系统缺损方面明显改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拔罐能有效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有效率达97.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其致残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法.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石学敏院士首创"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丰富了针刺治疗中风的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参考文献资料,对石氏"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手法、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 例。在一般内科治疗及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分别治疗28 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效果。方法:将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62例中风患者按辨证分为中经络型组38例,中脏腑型组24例,运用辨证施护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0例,有效率85.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辨证施护方法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病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效果.方法:将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62例中风患者按辨证分为中经络型组38例,中脏腑型组24例,运用辨证施护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0例,有效率85.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辨证施护方法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病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 ,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结合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肌肉痉挛的改善作用。方法 使用最小不平衡指数法进行随机分组。醒脑开窍组采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组采用醒脑开窍配合平衡阴阳针刺法。观察指标为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价(MAS)、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和表面肌电图(sEMG)。结果 醒脑开窍组在改良Ashworth量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静息状态表面肌电、被动牵伸状态表面肌电、收缩状态表面肌电等指标上有改善作用。联合组在改良Ashworth量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静息状态表面肌电、被动牵伸状态表面肌电、主动收缩状态表面肌电等指标上有改善作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静息状态和被动牵伸状态表面肌电方面,联合组优于醒脑开窍组。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和醒脑开窍结合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肌肉的肌力、肌张力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肌力的改善,两种治疗方案作用相当。对于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改善,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平衡阴阳针法的作用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  相似文献   

15.
醒脑开窍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Ashworth张力评分、下肢痉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田忠惠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73-67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符合标准的56例病人,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治疗6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进行评级测定及根据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对治疗前后的交流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失语症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丰富了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烧山火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烧山火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量表)、神经功能缺失情况(NIHSS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Fugl-Meyer量表各项评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疼痛度)、NIHSS评分及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量表各项评分、NIHSS评分及BI评分与同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感觉功能评分和关节疼痛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烧山火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上肢多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进行康复锻炼及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多关节围刺治疗。结果:2组患者经治28 d后其上肢动度增加,关节疼痛度降低,手部水肿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各项评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上肢关节围刺治疗肩手综合征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头体针法、头针法及体针法4种不同刺法在不同时间段对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并观察4种针法对A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6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急诊科急诊住院AC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4组,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头体针结合组(31例),头针组(31例)和体针组(32例),4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头体针、单纯头针和单纯体针4种针法,分别在第1天治疗前、第3、7、15天观察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并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在第1天治疗前,醒脑开窍针刺法组(1组)、头体针组(2组)、单纯头针组(3组)和单纯体针组(4组)4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元明显差异(P>0.05);第3、7、15天时,1组、2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3组和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组与2组相比,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第15天时,4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1组的有效率为96.9%,与2、3、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0天时,4组有效率分别为96.9%、93.5%、71.0%和68.75%,1组与3、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2=6.09,9.27,P<0.05,P<0.01),2组与3、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2=5.42,6.28,P<0.05),1、2组相比,临床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hi2=0.00,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头体针结合法较单纯头针或单纯体针法能显著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而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塞早期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中经络证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