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脑血管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出血、6例2次以上脑出血患者进行SCTA检查.结果:SCTA在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阳性率达90%,其中检出动脉瘤22例(84%),脑动静脉畸形7例(12%),烟雾病2例,血管发育不良1例(4%),正常2例.结论:SCT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在脑血管病病因诊断方面具有简便、微创特点,并能补充DSA的诊断信息,对于筛查动脉瘤及指导手术或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检查目标: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方法: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检查,并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结果:DS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1例,严重血管狭窄者13例,狭窄病变血管16根,Moyarn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f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8例,狭窄病变血管11根;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例;3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1例;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发现Moyamoya病1例;1例癫广间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1例头痛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MR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17例,狭窄痛变血管20根;45例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4例,严重血管狭窄9例,狭窄病变血管12根;7例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2例;余结果与DSA相同。结论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总结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单纯颅内出血4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颅内出血+脑室出血11例.所有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出血性烟雾病.13例行手术治疗(含介入治疗):脑内血肿清除4例,脑室外引流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介入治疗2例,烟雾血管内动脉瘤介入治疗1例.9例保守治疗者按常规予以改善微循环、脑保护剂、脱水等治疗.疗效优良者18例,1例恢复差,3例死亡.结论 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需结合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合并动脉瘤等多因素以采取不同治疗方式.预后主要取决于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再次出血及治疗时机等.  相似文献   

4.
成年人烟雾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成年人烟雾病的进一步认识,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以期在基层医院开展烟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成年人烟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并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23例患者中,以颅内出血表现为主17例(73.9%),以脑缺血表现为主6例(26.1%).出血部位依次为颅内出血伴破入脑室,单纯脑室出血,左、右颞单纯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DSA显示双侧颈内动脉(ICA)虹吸部、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狭窄或闭塞5例,单侧2例;双侧ACA及MCA起始部狭窄或闭塞5例,单侧1例,合并双侧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PCA)狭窄1例.CTA及DSA检查共发现烟雾病合并动脉瘤6例(8枚).手术治疗(含栓塞治疗)10例:脑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及烟雾血管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再出血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3.0%.结论 (1)单纯的脑室出血或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较大或四脑室铸型并有脑室进行性扩大时行脑室外引流治疗,出血量较少者可保守治疗.(2)脑实质出血量大于30 ml可行手术清除血肿.注意保护颞浅动脉及其分支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血管.(3)微创YL-1型锥颅针方法对脑实质出血更有优势,可避免对已形成颅内外重要侧支循环的破坏.(4)对与出血有关的合并动脉瘤或异常血管网内微小动脉瘤,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减少再出血的机会.预后主要取决于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有无再出血及治疗时机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某医院收治的12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提高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占同期住院全部脑卒中的4.35%,男72例,女52例,出血性脑卒中66例,缺血性脑卒58例。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26例,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烟雾病1例;缺血性脑卒中中早熟的动脉硬化21例,心源性栓塞8例,血液病1例,其他原因不明。结论:青年脑卒中原因较复杂,其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为第一位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早熟的动脉硬化为第一位原因。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的绝大多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近年来 ,随饮食习惯的变化、高血压的合理治疗 ,其发病率、致死率已逐年下降 ,但致残率却居高不下 ,很多患者需长年进行康复治疗 ,甚至终年卧床。及时诊断及合理的早期治疗明显影响预后。1分类根据出血原因大致可分原发性脑出血及继发性脑出血。通常所说脑出血即指高血压性脑出血 ;继发性脑出血指脑的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海绵状血管瘤、原发性与转移性脑肿瘤、烟雾病、出血性脑梗死、淀粉样血管病、血管炎、出血性因素、抗凝疗法的应用及脑血流的急激变化(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内膜剥离术后及高龄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原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颅CT扫描及全脑DSA检查,按照DSA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并指导治疗,总结病因检出率、治疗和转归.结果 53例患者首次DSA阳性42例(79.2%),包括动脉瘤31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及烟雾病2例;二次DSA检出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畸形各2例;整体阳性率86.6%.阴性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阳性患者根据病因分别行介入栓塞、手术、放射、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手段,随访6~9个月,16例(30.2%)遗留有轻中度精神障碍,死亡3例(5.7%).结论 全脑DSA在自发性SAH的病因分析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用于指导其临床治疗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出血性卒中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经过影像学证实为脑出血且年龄介于15~44岁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出血部位和发病原因。结果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40.8%)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0.6%)。血管畸形(含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其他血管畸形)13例,动脉瘤4例,肿瘤2例,其他6例,原因不明33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和肿瘤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常见原因,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嗜烟酒是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脑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如何鉴别? 当脑动脉瘤嵌在脑实质时.可引起脑实质内出血。对可疑患者应做脑部CT、脑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叶出血伴发癫痫患者,应怀疑动静脉血管畸形,特别是青少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王英 《中国保健》2007,15(24):90-90
探讨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术中全麻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全麻管理的注意事项.本组5例接受全麻栓塞手术的患者均为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对每1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手术的全麻术中管理均进行了分析,实施相应的管理对策.经积极密切的手术麻醉管理,手术麻醉过程均很顺利.  相似文献   

11.
全脑室铸型出血是一种极为危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差,传统内外科治疗死亡率高达75%~100%[1]。为探讨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手术时机,我们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简称单侧引流)和双侧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简称双侧引流+腰穿)2种方法,治疗46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46例均为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病人。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全脑室铸型出血,其中高血压脑出血39例,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2例,原因不明5例。按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注射尿激酶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出血量多的一侧脑室,钻孔并置入导尿管,尿激酶注入脑室,术后每24 h注射一次。结果48例患者行脑室引流注射尿激酶,死亡8例。结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在脑室引流的同时脑室内注射尿激酶能明显缩短疗程,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潘丽琴 《工企医刊》2012,25(3):66-67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中源于动脉瘤破裂者约占50%~70%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杜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4):376-378
脑出血(ICH)是指脑实质内血管非创伤性的自发性出血,出血可扩张到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原发性ICH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于高血压性或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继发的ICH与血管畸形、肿瘤、血液病、颅内动脉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 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以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49岁,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本组25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中脑实质出血19例,其中伴脑室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单纯脑室出血4例。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11例。结论积极采取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多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症状影像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SAH患者起病病因、症状,引起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结果动脉瘤是SAH患者的主要病因,以中年青年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次之,以中老年多见;血管畸形所致的SAH以青年多见。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SAH等典型症状在中青年患者中最常见,肌力、精神症状和语言障碍等不典型症状在老年SAH患者中最常见。SAH恶化、死亡以<45岁病例、出血后14 d内多见,以后枕部疼痛、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后颅窝为常见出血部位。结论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是青中年SAH的主要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是老年SAH主要病因;老年SAH患者临床症状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以后颅窝为主的SAH是<45岁患者病情、恶化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出血后14 d内。  相似文献   

18.
病因与病理研究SAH最常见原因为浆果性动脉瘤(占SAH51%),其次为脑血管畸型(占SAH 6%),高血压动脉硬化(占SAH 15%),血管烟雾病(Moya—Moya),少见原因为细菌性动脉瘤,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等。1.浆果性动脉瘤:文献报导占原发性SAH36%、51%不等,多发生于壮年,大部分为先天性,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ttis氏环)的  相似文献   

19.
刘晓利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29-129,131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2例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的占9例(25.4 %),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继发性脑室出血4例,部分恢复日常工作,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的10例(30.74 %),原发性脑室出血6例,继发性脑室出血4例,生活需要照顾护理的6例(15.37 %),继发性脑室出血6例,死亡9例(25.40 %).结论 应及早明确诊断,平衡脑室压力,根据病情注入尿激酶,并积极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0.
毛春艳 《中国保健》2006,14(12):99-100
对8例脑动脉瘤患者待手术期间发生再破裂出血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除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用力等因素外,快速降低颅压,脑室引流和腰穿,可能是诱发动脉瘤破裂的医源性因素.作者根据这些特点提出脑动脉瘤患者住院等待手术期间防止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