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目的: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6例复杂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分别用空心双头螺纹钉、拉力螺钉等予以内固定治疗。主张应用联合切口显露术野。结果:全部病例随访0.5-10年,平均6年。复位按Judet方法评估:解剖复位11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13例,良好2例,差1例。其中股骨头坏死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7例。结论: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是唯一最佳方法。术前准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尤其重要。手术无创操作,术后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是术后防止静脉栓塞、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3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继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 13例全部得到随访.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术后X线片显示无假体松动,植骨与髋臼骨性愈合平均5.4个月.结论 髋臼骨折手术复位不良是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髋臼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21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平均21.1分,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8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延长的髂腹股沟入路和三射入路各1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21例经12~56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发生感染2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异位骨化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复位按Matta方法评估,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3例。按Matt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时机、术的经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股骨髁上骨牵引非手术治疗24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8例,采用Matta分析评价解剖复位和满意复位情况,后期髋关节活动情况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的标准评价。结果 52例均获1~4年的随访。Matta结果显示:非手术治疗组达到解剖和满意复位率为54.17%、手术组达到解剖和满意复位率为89.29%;后期髋关节活动情况评价结果:非手术组优良率45.83%,手术组优良率85.71%。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后期髋关节活动功能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移位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8年4月~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42例移位髋臼骨折发生的20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其中,术中并发症:脂肪栓塞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9例,异位骨化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1例,内固定失效1例。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材料,提高手术技巧和解剖复位率,尽量减小剥离,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治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22例髋臼骨折患者,后壁骨折和后柱加后壁骨折选择K-L入路,前柱、前壁骨折及横断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入路,前后移位明显的横断骨折、T形骨折、双柱骨折选择前后联合入路.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骨折6~9个月均愈合.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 9例,满意复位13例.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1例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结论 按髋臼骨折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行重建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Matta法评定骨折复位情况,D’Aubigine法评定髋关节功能,Brooker法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6例,无不满意复位;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4%;并发异位骨化1例(1级);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5例髋日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先试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闭合复位失败再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联合人路先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再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术后按照Matta标准和Haidukewych标准分别评价髋臼复位和股骨颈复位。结果术后随访18.74个月,平均35个月。髋臼骨折4例解剖复位,1例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复位优,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2例患者伴脱位,进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对功能满意,余3例患者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髋关节良好功能,髋臼的解剖复位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髋臼移位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8年4月~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42例移位髋臼骨折发生的20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其中,术中并发症:脂肪栓塞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9例,异位骨化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1例,内固定失效1例。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人路和内固定材料,提高手术技巧和解剖复位率,尽量减小剥离,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治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L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52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7例,良好复位12例,复位差6例。按照改良D'Aubigne-Postel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74.3%。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及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异位骨化5例。结论复合髋臼骨折中,后柱伴后壁骨折、大多数横断伴后壁骨折及某些T形骨折和少量双柱骨折通过单纯K-L入路可以完成骨折的复位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股骨距碎裂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距碎裂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4例股骨距碎裂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例骨折无明显移位者行闭合复位折断式加压螺钉内固定;5例移位明显者术中将其切开复位后行股方肌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4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其中2例去除股骨距骨块。结果14例获9个月~3年随访。前两种术式中9例股骨距骨折块达骨性愈合,闭合复位组中1例变成死骨;股骨颈骨折均愈合;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的4例中2例保留的股骨距骨块愈合,1例出现假体松动。结论合并股骨距碎裂的股骨颈骨折年龄较轻者应选择骨折复位内固定,老年患者则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尽量保留股骨距的骨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以改善肘关节功能。方法21例闭合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按Morrey改良Mason分型,Ⅲ型骨折15例,Ⅳ型骨析6例,其中4例涉及桡骨颈,合并肱骨内髁骨折6例,尺骨喙突骨折3例,均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术后1~3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关节面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9~45个月,平均18.3个月,根据Mackay和Carn疗效评定,优15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8.9%。结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1例髋臼骨折外科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按Matta临床标准结果:优良86.8%;X线标准结果:优良78.8%。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和创伤性关节炎。认为膝关节屈曲,松弛坐骨神经张力,良好的复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AO空心钛螺钉对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0例病人应用AO空心钛螺钉对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或限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康复.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按Steinberg的主观结果评定方法:优7例,良2例,优良率为90%.骨愈合时间为24周.结论用AO空心钛螺钉对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作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易操作,方法简便,利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HS结合空心钉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29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DHS结合空心钉行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2.5(24~65)个月。无螺钉松动、退钉或断裂发生,1例发生延迟愈合,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余2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等其他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3~17)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2例(75.9%),良5例(17.2%),差2例(6.9%),优良率为93.1%。结论牵引床闭合复位DHS结合空心钉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可吸收钉棒(SR-PLLA)内固定治疗10例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中,4例股骨头骨折,4例髋臼后缘骨折,两者合并存在2例,术前9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例合并骶骼关节开放性脱位。均经髋关节后外侧或后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固定,术后持续骨牵引6周,并主动下肢屈髋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4.5个月,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3例,可1例,术后一年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无感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R-PLLA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治疗15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31~68岁,平均51.4岁;均为单侧急性损伤,左足7例,右足8例。根据Beavis分型:Ⅰ型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Ⅱ型12例,其中10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2例骨折块较大累及部分距下关节面者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5周,平均13周。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47~100分,平均91.1分;优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10)。1例术后8周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钢板外露患者,行保留钢板的清创加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后3周切口愈合;1例术后7周复位丢失患者,再次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于初次术后25周骨折愈合。结论 对骨折块移位明显,软组织严重激惹者,应急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防止皮瓣坏死;对骨折块较小者,应采用切开复位大直径螺钉固定;对骨折块较大者,尤其当骨折线延伸至部分距下关节面时,应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踝部皮肤损伤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踝部皮肤有损伤的Pilon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1(39.6±0.2)岁;采用后外侧为主的手术入路使用钢板固定,并辅助使用空心钉三维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踝部伤口及受伤时软组织挫擦伤愈合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手术伤口及皮肤挤压擦伤均愈合。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22例,不满意2例,差1例。AOFAS踝-足评分为90.2±7.5,结果优20例,良3例,可2例。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踝部皮肤损伤Pilon骨折可以完全避开前内侧损伤的皮肤及软组织,骨折固定牢固,有效地避免了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坏死。  相似文献   

19.
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并发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并发股骨颈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例因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手术而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象学资料、内固定材料、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行走锻炼、下肢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例由器械因素及操作不当引起,2例因漏诊隐匿股骨颈骨折导致,2例系术后过早行走锻炼所致。并发的股骨颈骨折分别以股骨重建钉或斯氏针内固定,5例闭合复位,2例开放复位。平均随访35个月(15~48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杜绝隐匿股骨颈骨折的漏诊、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适当的延迟负重行走是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