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巨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相关因素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8种因素(年龄、性别、从起病到手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影像分级、病理分级、临床分级、肿瘤部位和术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肿瘤复发与患者Jaffe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手术方式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 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囊内刮除手术方式复发率高,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手术方式,尤其是对于JaffeⅡ、Ⅲ级的肿瘤,应更多地选择肿瘤广泛边缘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李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40-1241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2005年7月收治四肢骨巨细胞瘤38例,股骨远端7例,股骨近端3例,胫骨近端8例,肱骨近端5例,桡骨4例,胫骨远端3例,尺骨4例,指骨4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刮除后植骨或骨水泥填充11例,刮除后植骨内固定12例,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3例,单纯切除不重建12例。结果: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1例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刮除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对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本院诊治的56例骨巨细胞瘤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并对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骨折、Campanicci’s影像学分级、WHO病理新分类及手术方式等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骨巨细胞瘤中9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6.1%。恶性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100%)和Campanicci’s Ⅲ级复发率(31.8%)较对照组高。而4种手术方式治疗中,单纯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率最高,为35%。肺部转移3例,均为恶性巨细胞瘤。结论WHO病理新分类、Campanicci’s分级和外科手术方式与骨巨细胞瘤复发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治、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颖智 《吉林医学》2005,26(10):1111-1113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发性骨肿瘤,约占骨肿瘤的5%,形态学上表现为良性,却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极少有自愈倾向.骨巨细胞瘤有较强的侵袭性,可穿过骨皮质并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有少数病例可发生肺转移,肺内转移灶通常生长慢,而肺外转移少见.个别病例可发生局部病灶恶变,多发生于原发骨破坏3年或更多年以后.随着对其病理机制研究逐步深入,对疾病认识日趋完善,多数学者认为其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杜希平 《中外医疗》2009,28(7):141-141
目的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一步分析,从而认识其复发的原因。方法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行分型。结论要对骨巨细胞瘤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骨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肿瘤中心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19例初次诊治的邻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其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34.1±14.5)岁,其中Campanacci分级,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4例,Enneking分期:1期2例,2期12例,3期5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病变累及: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仔细评估确定肿瘤腔的完整性,术中仔细刮除肿瘤组织,应用高速磨钻处理瘤腔壁,联合软骨下骨区域植骨、骨水泥填充修复瘤腔,其中14例同时给予钢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6.7±6.2)个月,1例复发并出现了出现了肺转移(5.3%),其余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发生。参照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标准,本组患者平均得(26.1±2.1)分。复查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均牢靠,无软骨下骨骨折及关节退变的发生。结论:对于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可以选择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骨植骨、骨水泥充填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可早期负重、肢体功能恢复理想、近期复发率低、手术创伤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常见的骨肿瘤,生长活跃,骨质侵蚀性强,破坏迅速。目前对GCT的治疗方法较多,文中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GCT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四肢骨GCT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5岁。Campanacci放射学分级:Ⅰ级6例,Ⅱ级31例,Ⅲ级23例。其中刮除植骨17例,瘤段切除43例。结果随访17~1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8个月。复发7例,复发率为11.7%。刮除植骨组复发率为17.6%,假体置换及瘤段切除异体骨移植组复发率为3.3%,桡骨远端肿瘤切除自体腓骨移植功能重建组复发率为40%。结论目前囊内刮除灭活植骨术仍是治疗GCT首选方法,瘤段切除对于侵袭范围较大、有恶变趋势以及反复复发的病例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2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临床资料,并对复发手术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复发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肿胀为主,复发部位、影像学和病理级别基本与首发情况一致。随访再复发率是7.89%。结论:应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及其受体(RANK)和反意受体-护骨因子(OPG)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GCT中多核巨细胞形成J、affe分级和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例GCT组织中ODF、OPG、RANK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GCT组织中ODF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Jaffe分级和临床复发的关系。结果:GCT组织中ODF、OPG、RANK mRNA均有表达,且ODF表达丰富;GCT组织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均有ODF蛋白的表达,但以单核基质细胞为主,Ⅰ级单核基质细胞中OD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Ⅱ、Ⅲ级,ODF蛋白的表达与复发无关。结论:GCT组织中ODF的表达与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及Jaffe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ts-1、c—myc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预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ts-1、c—myc在30例采用刮除手术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复发10例,复发率33.3%。Ets-1在复发组中阳性表达5例,未复发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myc阳性表达分别为6例、4例,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同时表达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4例、1例。Ets-1和c—myc同时过表达与骨巨细胞瘤复发有关。结论 在排除手术方式影响下,c-myc表达与Ets-1、c—myc同时表达可以作为帮助评估骨巨细胞瘤预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58例手术治疗的骨巨细胞瘤(GCT)病人术后随访2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GCT3期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2期(P<0.05);在GCT2期采用病变内刮除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广泛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率(P<0.05)。表明GCT的外科分期对判定术后复发、准确评价疗效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GCT的手术类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氩氦刀联合肿瘤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段骨巨细胞瘤对于术后膝关节功能 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6 年12 月的23 例胫骨近段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11 例,女12 例; 年龄16 ~ 39 岁,平均(25.8±9.1 岁)。依照不同治疗水平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11 例,男性5 例,女6 例; 年龄17 ~ 36 岁,平均26.5 岁;行肿瘤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氩氦刀联合手术组12 例,男性6 例,女6 例; 年龄16 ~ 39 岁,平均28.1 岁;行氩氦刀联合肿瘤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行标准化术后处理,记录各组并 发症情况,在第3、6 和12 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 12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体重、肿瘤Enneking 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单纯手术组术后下肢水肿1 例,小腿外侧皮神经损伤3 例,术后 第12 个月原位复发1 例。氩氦刀联合手术组术后1 例发生肺部感染,2 例发生小腿外侧皮神经损伤。不同时 间的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有差异(F =91.264,P =0.000);两组的术后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有差异(F =41.411, P =0.000),氩氦刀联合手术组术后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相对恢复效果较好;两组的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 变化趋势有差异(F =4.972,P =0.037)。结论 氩氦刀联合肿瘤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段骨巨细胞 瘤肿瘤可改善术后第3、6 和12 个月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2008年辽宁省人民医院36例骨巨细胞瘤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ILK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Ⅱ、Ⅲ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学(P〈0.05);复发组的IL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K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ILK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骨巨细胞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7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中OPN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骨巨细胞瘤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OPN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6.6%,而在正常骨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侵袭性骨巨细胞瘤OP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骨巨细胞瘤,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5.5% vs 69.1%, P=0.013).OPN在不同Campanacci分级的肿瘤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且随着分级的增加,阳性表达率增加,不同分级间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OPN阳性表达率与复发与否、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程长短、发病部位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结论:骨巨细胞瘤OPN高表达,且与肿瘤侵袭性及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CT、MRI表现。结果CT主要表现为膨胀性病变、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病变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为低到高不均匀信号,病变边缘比较清楚。结论CT结合MRI扫描对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明显的价值并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生长特性及DNA倍体含量。方法取手术切取的骨巨细胞瘤新鲜标本8例,以组织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曲线,FCM分析其倍体含量。结果骨巨细胞瘤原代培养种可见3种细胞;多核巨细胞可以长期培养。FCM分析显示:5例复发及2例原发病例是二倍体或亚二倍体,1例原发病例是非整倍体。结论单核梭形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肿瘤性成分;FCM无助于骨巨细胞瘤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cavmlin-1(小窝蛋白1)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骨巨细胞瘤和22例良性骨肿瘤中caveolin-1的表达,镜下观察caveolin-1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检测caveo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aveolin-1表达于大多数骨巨细胞瘤的肿瘤细胞上,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阳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呈散在分布,无一定规律.caveolin-1在良性骨肿瘤中表达微弱.②caveolin-1阳性表达率在骨巨细胞瘤和良性骨肿瘤中分别为54.7%和25.0%(P<0.05),caveolin-1在骨巨细胞瘤中高表达.③caveolin-1的表达在骨巨细胞瘤I级和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骨巨细胞瘤其他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aveolin-1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腱鞘巨细胞瘤35例临床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通过对我院1993年7月~2005年7月间共35例腱鞘细胞瘤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及术后疗效随访,总结本病临床、病理特点,同时进行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肿瘤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肿瘤复发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外伤史、包膜完整性、骨破坏、病理类型、肿瘤生长活跃特性等无关.结论:彻底切除肿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