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郑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0):1351-1352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为观察对象,监测持续主流PETCO2,同时作122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PETCO2与PaCO2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3)mmHg、(37.6±4.5)mmHg,呈正相关(P〈0.01);随着氧合指数(OI)值的升高,PaCO2与PETCO2的r值逐渐变小,OI值〉25时,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机械通气治疗后12-72 h PaCO2与PETCO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差值不断降低。30例中,存活27例,病死3例。结论:在对NRDS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无创性主流式PETCO2监测在OI值〈25或患儿病情好转时与PaC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0岁。2d前胸部被电线杆压伤伴胸痛入我院胸外科,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大量气体及少量血液。因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面罩吸氧不能缓解,遂转入ICU。体检:T37.3℃,P140次/min,R35次/min,BP150/100mmHg,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压胸试验阳性,可及多根肋骨骨折征,双  相似文献   

6.
张海涛 《北京医学》2000,22(2):106-108
60年代末Ashbaugh[1]首次提出呼气末正压(PEEP)有助于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病人的动脉氧合以来,人们一直就有关PEEP与RDS的相互影响在进行探讨,现就它们相互影响的一些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科昌  类维富 《医学综述》2003,9(8):483-485
呼气末CO2 分压 (end tidalcarbondioxidetension ,ETCO2 )是麻醉与危重病医学中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 ,但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内科性疾病的监测与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综述。1 哮 喘有研究认为轻度哮喘是有严重症状的过度通气的一个重要病因。而过度通气常见于急性哮喘 ,但很少有关于轻度慢性哮喘的研究。为此 ,Osborne等[1 ] 对 2 3例近期无症状的慢性哮喘患者和 1 7例正常人作了对比性研究。尽管患者近期无哮喘症状 ,亦无过度通气的临床征象 ,肺功能也正常 ,但Pa CO2 和ETCO2 明显低于正常人。两组Pa…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颅脑手术病人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与脑代谢、脑血流、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择期行颅脑手术病人 ,行七氟醚麻醉 ,待 1.3MAC时 ,调整呼吸频率 ,使PETCO2 达 4 0、30、2 0mmHg ,每阶段稳定 30min ,分别采清醒时及PETCO2各时段的颈内静脉、桡动脉血以及脑脊液作血气分析以及测定葡萄糖、乳酸含量 ,根据血气分析找出相对应的PaCO2 ,用修正Kety Schmidt惰性气体饱和技术计算CBF ,并由此根据动静差值计算出CMRO2 、CMRglu值的变化。结果 与清醒时通气状态相比 …  相似文献   

9.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是重要的生命指标之一,由于小儿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得其在麻醉过程中成为呼吸管理的重要内容。手术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儿PETCO2可能会出现增高,但持续增高的现象比较罕见。现就1例患儿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中出现PETCO2持续增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PEEP压力0.49-1.50kPa,FiO2〈0.5无1例发生气压伤。全组11例存活,5例死亡。分析认为,对ARDS应采用综合治疗,机构通气强调最佳PEEP和FiO2 合理调节,加强动态血气监测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基层急诊ICU中应用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基层急诊ICU中应用经验。方法分析本院急诊ICU应用PetCO2监测的80例患者取得的体会。结果发现了气管插管脱出、呼吸机报警的原因,指导插胃管、经鼻气管插管,帮助了解吸痰效果,指导心脏的胸外按压等。结论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基层急诊ICU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呼气末正压治疗的经验。方法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对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结果45例患者呼吸窘迫症状得以缓解,1例出现肺泡破裂性气胸。4例出现心输出量下降,6例死亡。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已得到充分肯定,但根据病情选择呼气末正压的值。是治疗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基层急诊ICU中应用经验。方法 分析本院急诊ICU应用PetCO2监测的80例患者取得的体会。结果 发现了气管插管脱出、呼吸机报警的原因,指导插胃管、经鼻气管插管,帮助了解吸痰效果,指导心脏的胸外按压等。结论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基层急诊ICU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无创伤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被广泛用于麻醉及术中、术后监测。但目前对于PetCO2能否准确反映PaCO2有许多争议,因为PetCO2常与Pa-CO2不一致,而且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0差值的稳定性各家报道也颇不一致〔1~2〕。为了证实这一问题,我们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观察了PaCO2与PetCO2的关系及Pa-etCO2的稳定性,现报告如下:11 对象与方法30例伴有颅内压增高,拟在平卧位下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诊断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证实(表1)。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差值[P(a-et)CO_2]的变化.方法 104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后,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 min,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同时记录PetCO_2,计算P(a-et)CO_2.结果 与麻醉后相比,无肝前期、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显著增快(P值均<0.01),pH值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前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1),无肝期30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MAP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a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下腔静脉开放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et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无肝期30、60 min及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P(a-et)CO_2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前期P(a-et)CO_2维持稳定,无肝期P(a-et)CO_2显著增大,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30 min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失血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例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失血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PaCO2及PetCO2,其中估计失血量〈30%的为实验Ⅰ组(18例),失血量〉30%为实验Ⅱ(12例)。结果:对照组及实验Ⅰ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Ⅱ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上对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PetCO2能反映PaCO2,而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PetCO2与PaCO2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和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PaCO2与PaCO2差值(ADcu2)的变化。方法 20例需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参数稳定后,于机械通气后1、12、24、48、72h调节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同时测定PaCO2。和PaCO2。结果 机械通气1h、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PaCO2与PetCO2间均显著相关(分别是r=0.69,P〈0.05;r=0.48,P〈0.05;r=0.54,P〈0.05;r=0.59,P〈0.05);机械通气12h、PEEP为5cmH2O时,PaCO2与PaCO2间最著相关(r=0.69,P〈0.05);PEEP为5cmH2O时PaCO2-PetCO2值最小(除12h外)。结论 PetCO2只能作为机械通气开始时的参考;5cmH2O可能是此类患者机械通气的最佳PEEP。  相似文献   

19.
苏淑梅  于婧  魏娜 《吉林医学》2013,34(7):1392-1393
<正>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利用监测仪连接无创测定PETCO2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最初我院麻醉科使用医用橡皮膏将心电监测仪PETCO2传感器的输液延长管与麻醉回路末端带活塞的过滤器连接在一起,虽然可以使用,但因其黏度消减和美观程度而必须经常更换。自2011年至今,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小部件将心电监测仪PETCO2传感器的输液延长管与麻醉回路末端带活塞的  相似文献   

20.
李燕  代志刚  高元丽 《右江医学》2008,36(5):559-560
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成年颅内手术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ml/(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 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开颅后调节呼吸频率,使PETCO2分别为25 mmHg(T1)、30 mmHg(T2)、38 mmHg(T3),并维持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结果三个时相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BE以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