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P27Kip1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检测率44%;P53蛋白阳性表达检测率49%.在胃癌浸润浆膜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均与相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27Ki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1、P53均是判断胃癌独立的预后指标,但低P27Kip1表达对患者预后差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高P53表达对患者预后差的相对危险度(RR=2.33).结论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1和P53是判断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P27Kip1表达降低对胃癌预后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
胰腺内分泌肿瘤P16、cyclinD1和PCNA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 (PET)组织P1 6、cyclin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P1 6、cyclinD1和PCNA蛋白在 32例PET和 1 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③结果 P1 6蛋白在PET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2 8.1 % ,在正常胰腺中为 86 .7%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4 .0 6 ,P <0 .0 1 )。cyclinD1蛋白在PET中过表达率为 5 6 .3% ,而在正常胰腺未见过表达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1 3.6 7,P <0 .0 1 ) ;cyclinD1过表达组PCNA标记指数 (PCNALI)明显高于cyclinD1低表达组 (t =5 .76 ,P <0 .0 1 )。恶性PET的PCNALI显著高于良性PET(t=5 .32 ,P <0 .0 1 )。P1 6和cyclinD1蛋白在PET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6 2 ,P <0 .0 1 )。④结论 P1 6蛋白表达缺失与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在PET的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PCNA的高表达与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与PET的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16蛋白、nm23蛋白和PCNA在鼻咽癌(NP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表达结果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的病变组织中P16蛋白、nm23蛋白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0%(31/100),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期<5年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期≥5年者.鼻咽癌组织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0%(77/100),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期<5年者的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期≥5年者.鼻咽癌组织中PCNA的标记指数为(71.6±10.4)%,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标记指数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期<5年者的PCNA标记指数高于生存期≥5年者.鼻咽癌组织中的PCNA标记指数越高,癌细胞越容易转移,患者预后越差.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P16蛋白、nm23蛋白的低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有关,PCNA的高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有关.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P5 3蛋白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47例前列腺癌(Pca)、3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P5 3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①Pca组与BPH组中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 1.91%和6.66% ,显示Pca组P5 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P <0 .0 0 5 ) ,P5 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64 %、2 9.41%和5 3 .85 % ,显示分化程度越低,P5 3阳性表达率越高。②前列腺癌PCNA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及预后均相关(P <0 .0 0 5 ) ,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2级)。③PCNA表达强度受P5 3表达强度的影响。结论 P5 3基因与PCNA可能通过对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二者的异常表达对估计Pca的恶性程度、推测预后、术后随访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意义。②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30例前列腺癌和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5 3蛋白和PCNA进行检测。③结果  6 3.3%前列腺癌中存在P5 3蛋白的异常表达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5 3蛋白均表达阴性 ;前列腺癌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t′ =8.31,P <0 .0 0 1) ,P5 3蛋白及PCNA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病人预后有关 (P5 3:Hc=7.73,P <0 .0 5 ;z=2 .5 5 ,P <0 .0 5 .PCNA :F =36 .2 5 ,q =3.2 5~ 8.96 ,P <0 .0 1.t=5 .2 5 5 ,uc=2 .843,P <0 .0 0 1) ,前列腺癌P5 3蛋白阳性表达者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P5 3蛋白阴性表达者 (t=4.46 6 ,P <0 .0 0 1)。④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可能是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异常活跃的重要因素 ;P5 3蛋白表达与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鉴别前列腺良恶性肿瘤 ,以及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p5 7kip2 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 7kip2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 5 0例膀胱癌和 14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5 7kip2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组织中为 4 6 % (2 3/ 5 0 ) ,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 78.6 % (11/ 14 ) (χ2 =4 .6 6 0 ,P <0 .0 5 ) ,并与膀胱癌组织病理分级、生存率显著相关 (χ2 =8.5 92 ,P <0 .0 5 ;χ2 =4 .5 4 6 ,P <0 .0 5 ) ,但与临床分期无关 (χ2 =0 .5 73,P >0 .0 5 )。PCNA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组织中为 6 0 % (30 / 5 0 ) ,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 0 % (0 / 14 ) (χ2 =15 .812 ,P <0 .0 1) ,并与膀胱癌组织病理分级 ,临床分期和生存率显著相关 (P <0 .0 5 )。p5 7kip2 和PCN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4 4 3,P <0 .0 1)。结论 :p5 7kip2 的低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与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用抗ER、抗P53蛋白、抗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 66例乳腺癌中ER、P53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  66例乳腺癌中ER阳性率为 62 .1% ,P53 蛋白阳性率为 34 .8% ,PCNA强阳性率为 5 6.1% ,PCNA弱阳性率为 4 3.9%。 2 8例高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 82 .1% ,P53阳性率为 17.9% ,PCNA强阳性率为32 .1% ;2 1例中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 61.9% ,P53阳性率为 38.1% ,PCNA强阳性率为 38.1% ;17例低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 2 9.4 % ,P53阳性率为 5 8.8% ,PCNA强阳性率为 70 .6%。结论 ER阳性表达、P53蛋白阳性表达、PCNA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且P53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中ER表达 ;ER阳性病例中的癌细胞增殖活性较ER阴性病例低  相似文献   

8.
P16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胆囊癌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7例胆囊癌标本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胆囊癌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病变 (χ2 =15 . 372 5 ,P <0 . 0 1;χ2 =6 .. 0 6 6 7,P<0 .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0 189,P >0.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Nevin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9 1881,P <0 . 0 5 ) ,S1-2 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S3 、S4-5。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缺失在胆囊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用抗ER、抗P53蛋白、抗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66例乳腺癌中ER、P53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66例乳腺癌中ER阳性率为62.1%,P53蛋白阳性率为34.8%,PCNA强阳性率为56.1%,PCNA弱阳性率为43.9%.28例高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82.1%,P53阳性率为17.9%,PCNA强阳性率为32.1%;21例中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61.9%,P53阳性率为38.1%,PCNA强阳性率为38.1%;17例低分化乳癌中ER阳性率为29.4%,P53阳性率为58.8%,PCNA强阳性率为70.6%.结论ER阳性表达、P53蛋白阳性表达、PCNA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P53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中ER表达;ER阳性病例中的癌细胞增殖活性较ER阴性病例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p2 1/WAF1和p5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5 2例乳腺癌组织p2 1/WAF1和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15 2例乳腺癌中 ,p2 1/WAF1蛋白阳性 61例 ,占40 1% ,p5 3蛋白阳性 69例 ,占 45 0 % ,两者表达无关联性 (χ2 =3 114 ,P >0 0 5 )。p2 1/WAF1高表达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无表达组 (χ2 =6 92 ,P <0 0 1) ,p5 3阳性组生存期低于阴性组 ( χ2 =8 41,P <0 0 1) ,p2 1/WAF1( +) /p5 3 ( -) ,p2 1/WAF1( +) /p5 3 ( +) ,p2 1/WAF1( -) /p5 3 ( -)和p2 1/WAF1( -) /p5 3 ( +)组生存期依次降低 (χ2 =12 3 ,P <0 0 1)。结论 ①p2 1/WAF1在乳腺癌中可能存在正负双向调控 ;②p2 1/WAF1/P5 3免疫表型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共病病人及抑郁症病人抉择加工策略的异同。方法依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选取抑郁焦虑共病病人、抑郁症病人和正常对照者各30例。应用E-prime程序编制3种类型(风险、含糊和确定)的抉择任务,所有被试均完成上述抉择任务,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和风险偏好。结果在3种类型抉择条件下,3组间反应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968~43.557,P〈0.01);任一抉择类型下,共病组和抑郁组与对照组比较,反应时均显著延长(t=6.758~8.918,P〈0.01);而各组内3种不同抉择类型之间反应时比较,仅对照组风险抉择反应时显著长于含糊抉择反应时(F=3.671,t=2.693,P〈0.01)。在同一类型抉择条件下,3组间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3种不同抉择类型之间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37~28.039,P〈0.01),3组在风险和含糊抉择类型下的正确率均低于确定抉择类型下的正确率(t=4.269~6.269,P〈0.01)。在风险、含糊抉择类型下,3组间风险偏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风险偏好比较,仅共病组在风险抉择时的风险偏好显著低于含糊抉择时的风险偏好(t=1.916,P〈0.05)。结论抑郁焦虑共病和抑郁症病人抉择反应时较正常人延长;共病病人在含糊抉择类型下更倾向于冒险。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血压和血小板了聚集功能的影响,对41例老年高血压病随机分成二组,采用比浊法进行PAG的检测,结果发现老年高血压病的PAG增强,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有效降压后(P<0.01),均能显著降低PAG(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复发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中HPV6/11、16/18,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氮冷冻、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及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HPV6/11感染27例和HPV6/11合并HPV16/18感染19例,治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1),CD8升高(P<0.05),不同HPV型之间无差异.HPV6/11感染组8例复发,HPV6/11合并HPV16/18感染组12例复发,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尖锐湿患者不同HPV型与复发有关.不同HPV型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异.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与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对HFRS临床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的影响。方法采用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并与30例HFRS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合并感染肝、肾损伤轻,对乙肝病毒(HBV)有短期抑制作用。结论两种嗜病毒合并感染并未加重病情及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5.
牙周病患者灭滴灵,左旋咪唑治疗前后免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牙周病患者用灭滴灵、左旋咪治疗前后的血液循环免疫复俣(CIC)、Ig、C3等进行了观测。结果中尉得药物治疗前系列免疫指标低于正常,经灭滴灵、左旋咪唑治疗1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好转,免疫功能增强,与治疗前相比(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效果观察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内窥镜术和柯陆氏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术前,术后上颌窦腔粘膜组织学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鼻内窥镜术后粘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纤毛数量增多,均匀;杯状细胞减少;腺体囊状扩张消失;炎症细胞浸润消失或明显减少。临床观察内窥镜术治率高于柯祟氏术。结论: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较柯祟氏术更为有效。鼻窦粘膜的组织学改变也可作为鼻窦术后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1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溶栓组(A组)与尿激酶溶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 冠状动脉再通率:A组为86.6%,B组为53%,A组高于B组(P<0.05);再通所需时间:A组为(61土22)min,B组为(88±29)min,A组少于B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59.8%,B组为37.1%,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瑞替普酶用于AM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合理安排护理措施,用敏捷、准确、专业的方式处理紧急情况,对溶栓成功非常重要,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病人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对80例初诊甲亢病人进行抑郁、焦虑自评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各分为两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病人血TG-Ab、TPOAb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甲亢病人TG-Ab、TPOAB浓度存在显著差异(t=2.690、2.104,P<0.01、0.05);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甲亢病人TG-Ab浓度存在显著差异(t=2.290,P<0.05)。结论情绪障碍与甲亢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联合应用Hassab手术和Linton手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69例,其中36例附加吻合口固定。进行了1~4年的随访并观察了术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均有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附加吻合口固定组术后未见吻合口扩张,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大多在30%以内,无发生肝性脑病;未加吻合口固定组术后3月吻合口扩张19例,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大于30%,发生肝性脑病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断流术加小口径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性和附加吻合口固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