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崔建军  董俊忠 《河北医药》2007,29(6):628-628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血型试剂灵敏的提高,由ABO血型鉴定误差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率显著减少,而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还时有发生,为了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便为受血者准备不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我院自2000年6月起应用微量凝胶法对我院所有需输血的5 163例患者输血前进行不完全抗体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协助配血患者,抗体由筛选细胞采用凝聚胺技术检测,抗体类型由谱细胞鉴定,交叉配血采用coombs实验。结果①抗体筛选结果阳性结果59例,其中男13例,女46例。女性30例有妊娠史,66例患者均有输血史。阴性7例。②抗体类型鉴定发现冷抗体18例,抗-D抗体29例,抗-c抗体5例,抗-E抗体4例,抗-c、抗-e抗体3例。⑤输血效果coombs实验选择相合血液,输注后效果良好。结论输血前做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选择相合血液输注,避免迟发性输血相关性溶血反应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郭文敬  刘燕明 《中国医药》2012,7(8):972-974
目的 研究Lewis血型系统抗原、抗体血型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含有抗-Lea、抗-Leb抗体和自身抗体患者的输血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按照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1ewis血型鉴定,由血型室筛选与患者相合的血液给予患者输注,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输血情况,评估其输注效果.结果 患者ABO血型为A型,Rh血型系统表型为CCDEe,Lewis血型系统表型为Le(a+b-);血清中不仅含有抗-Lea和抗-Leb抗体,同时存在自身抗体.经治疗,对患者输注经血型室筛选且配血相合的红细胞、同型血浆和机采血小板,逐步达到预期输血效果,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相对稳定.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检及Lewis血型抗体鉴定,筛选出与患者配血相合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观察;抗-Lea、抗-Leb抗体和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注血液成分后临床效果极差,经过治疗后可使输血效果逐步好转,血红蛋白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楚强 《重庆医药》2009,38(16):2135-2136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库工作人员水平及血型鉴定试剂灵敏度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安全性,ABO血型鉴定错误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时有发生。作者遇到1例县级人民医院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病例,现将试验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瑾 《上海医药》2012,33(7):24-25
目的:探讨筛查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的意义,以保证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来本院拟输血的患者标本,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抗体筛检阳性者进一步行抗体鉴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 145例被检血清标本中,用微柱凝胶法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0.32%,其中,抗C 4例,抗D 3例,抗E 2例,抗Ec 1例,均属于Rh血型系统.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对确保输血安全及效果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众多,在进行血液筛查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最终配血不合。在输血前的血液检测中,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是导致不配合的常见现象。有研究[1]对某医院输血科曾统计四年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129例阳性中发现同种抗体占大部分,以抗‐E较多,未发现抗‐G抗体。所以认为不规则抗体是引起临床疑难配血、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及血型鉴定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就检测中发现的1例女性老年血液病患者血清中抗G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进行报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21 044例拟输血治疗的患者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类型鉴定。结果:21044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71例,检出率为0.34%;其中男14例(0.12%),女57例(0.59%),不同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妊娠史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58例(0.67%),无输血/妊娠史患者检出13例(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不规则抗体中,Rh血型系统47例,MNS血型系统9例,P血型系统6例,Lewis血型系统2例,非特异性抗体主要为冷抗体(2例)和自身抗体(5例)。结论:输血前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类型鉴定,对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和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庆学  陈勇 《贵州医药》2013,(10):928-929
血型中的多种成分都可作为免疫原,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抗体筛查是检查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存在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对受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血液,避免因找不到相合的血液给患者输注而延误治疗。作者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10600例输血前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Mur合并IgG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例移植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运用血型血清学中的吸收放散及抗体筛选等试验,对1例肝移植患者血清中所含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患者血清中所含抗体为罕见的抗-Mur合并IgG抗-E抗体。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Mur抗体可能为天然存在的抗体,也可能因反复输血而产生,是IgM和IgG并存。IgG抗-E则属输血后产生的免疫性抗体。Miltenberger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一般都属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为确保输血安全,最好在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一个含有MiⅢ的O型红细胞,以便检出抗Mi抗体,为输血病人选择配合性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输血前抗体筛查可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避免受血者因输血引起的溶血性反应。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20例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用抗球蛋白方法进行鉴定,用以观察不规则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例,检出率为0.19%。结论在输血前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可防止因输注含有与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Rh血型是目前最复杂的血液系统,由于Rh血型不符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反应,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给患者输血前,除了常规的ABO血型系统鉴定外,还必须进行Rh血型的检验[1]。我科自2011年开始,对所有输血前、产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的同时,常规检查Rh血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输血前排除任何可能引起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因素.不规则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之一,是指ABO血型以外的其他抗体,多为IgG抗体.患者输入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会造成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极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故同型输血除需交叉配血外还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查.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所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125例有输血风险需接受血液检测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均应用不规则抗体技术检测。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39例,占比31.20%为最多;其次为抗P1抗体31例,占比24.80%次之;未确定特异性和抗Lea抗体分别为18例(14.40%)及17例(13.60%)。125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为免疫球蛋白M(IgM)最多为97例,占比为77.60%;免疫球蛋白G(IgG)为21例,占比为16.80%;IgM+IgG为5例,占比为4.00%;空白未检出2例,占比为1.60%。125例输血患者中,其中1例发生发热反应,未发生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0%。结论 对需要输血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输血前必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自身冷抗体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符的报导时有发生 ,强反应性的自身冷抗体能够引起ABO和Rh血型定型、抗体鉴定和 /或交叉配血出现问题 ,可能遮盖同时存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同种异形抗体 ,从而导致血液资源浪费并严重威胁输血安全。笔者就一例高效价冷抗体所致速发性输血反应及交叉配血不符病例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1.1 病例资料 某患者 ,女 74岁 ,两个月前 ,因股骨胫骨折在郑州市某医院输“O”型全血 4 0 0ml(同一志愿者所献 ) ,在开始输注第二袋全血时 (<5ml) ,出现严重速发性输血反应 ,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后 ,症状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血前对患者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 对5761例受检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 共鉴定确认为不规则抗体14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24%.其中,抗E抗体4例(28.57%),抗D抗体3例(21.43%),抗S抗体1例(7.14%),抗M抗体3例(21.43%),抗H抗体1例(7.14%),抗Lea抗体1例(7.14%),抗Ce抗体1例(7.14%).结论 对有输血史(尤其是多次输血者)、妊娠、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和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反应,从而保障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临床治疗贫血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输血前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是保障输血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在人类32个血型系统中,Rh 血型是仅次于 ABO 血型系统的重要而复杂的系统,由于输血或疾病本身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从而引起输血反应或配血不合在临床输血中较常见[1-2]。近期在临床患者血液标本中发现1例罕见的由于反复输血和服用药物而产生了特异性抗-c 抗体,同时伴有类同种抗-e 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妊娠史妇女输血时(有时是第一次接受血液及其成分血的治疗)可发生发热反应或迟发性溶血反应,这些输血反应与 HLA 抗体和红细胞血型免疫性 IgG 抗体有关。为研究 HLA 抗体和红细胞血型 IgG 抗体与妊娠的关系,本文对300例孕妇、经产妇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有3种:(1)输入了A、B、O血型不合的血;(2)输入了不合亚型的血;(3)输入了Rh血型不合的血,其结果是由抗原抗体反应触发。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系统凝血和内分泌反应。红细胞上的某些血型抗原物质与血清中的某些相应抗体结合而使红细胞发乍破坏造成溶血,在各类血型中,A、B、O和Rh血型抗原最强,当输入了不相合的血液,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产生同种抗体,因此,每一受血者除检定A、B、O血型外,同时检定Rh血型,然后选用相合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51例输血儿童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的抗体鉴定结果,探讨输血儿童群体中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51例输血儿童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并进行抗体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比较分析红细胞各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频率。结果51例样本鉴定出特异性抗体38例,占74.5%;自身抗体及冷抗体13例,占25.5%。在38例特异性抗体(有3例是含两个血型系统的组合抗体)中检测出Rh血型系统28例(抗-D 4例、抗-E 8例、抗-Ec 13例、抗-Ce2例、抗-c 1例),MNS血型系统10例(抗-M 8例、抗-S 2例),Kidd血型系统3例(抗-Jka 3例),分别占特异性抗体总例数的73.7%,26.3%,7.9%。结论 输血儿童群体中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以Rh、MNS等血型系统为主。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尤为重要,可避免输入不相容血液,防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防止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笔者所在科应用微柱法对所有术前备血及输血治疗的患者检测Rh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检出的7例不规则抗体由驻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进行鉴定并准备合适的血液制品,对检出的14例RhD抗原阴性患者也给予相配合的血液制品输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