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部士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某部参加10 km长跑训练士兵52例,于训练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训练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训练后电解质Ca+、Na+较训练前升高[(2.6±0.07)mmol/L vs. (2.5±0.06)mmol/L,(145.2±1.6)mmol/L vs. (141.9±5.5)mmol/L,P<0.01],Mg+、K+较训练前降低[(0.9±0.06)mmol/L vs. (1.0±0.07)mmol/L,(4.4±0.4)mmol/L vs. (5.0±0.4)mmol/L,P<0.01];(2)训练后AST较训练前升高[(20.7±6.6)μmol/L vs. (18.7±4.2)μmol/L,P<0.01],ALT、GGT、ALP、TBIL、DBIL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训练后Cr、UA、LAC较训练前升高[(74.1±11.2)μmol/L vs. (67.4±14.6)μmol/L,(426.4±77.3)μmol/L vs. (411.2±78.3)μmol/L,(7.4±0.6)μmol/L vs. (4.4±0.7)μmol/L,P<0.01],Urea、β2-MG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训练后LDH、CK较训练前升高[(229.9±24.1)U/L vs. (188.3±31.2)U/L,(188.3±57.2)U/L vs. (149.6±58.8)U/L,P<0.01],CHE、CK-MB训练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高强度训练可对机体造成影响,但未发生器官损伤,在训练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是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训练方式对武警战士血浆肌酸激酶(CK)和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探寻军事训练过程中早期诊断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敏感标志物。方法 45名某部队武警战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有氧训练组(5 km跑)、向心力量训练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和离心力量训练组(原地蹲跳和蛙跳),每组各15人。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30 min、1 h、12 h和24 h测定血浆CK和cf-DNA。结果 有氧训练组各时间点血浆CK和cf-D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向心力量训练组血浆CK在训练后12 h显著升高[(315±95) vs (134±45) U/L,P<0.01],24 h即恢复至安静水平[(151±71) vs (134±45) U/L,P>0.05];cf-DNA在训练后即刻显著升高[(59.1±12.7) vs (43.4±8.0) pg/μl,P<0.05],30 min达峰值[(95.3±13.6) vs (43.4±8.0) pg/μl,P<0.01],12 h即恢复至安静水平[(47.7±10.9) vs (43.4±8.0) pg/μl,P>0.05]。离心力量训练组血浆CK与cf-DNA的变化与向心力量组基本一致,但各时间点升高幅度均高于向心力量组(P<0.01)。结论 cf-DNA对运动的反应具有训练方式依赖性,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对cf-DNA的影响不大,力量训练特别是离心力量训练对cf-DNA的影响最大;cf-DNA可能是军事训练中早期诊断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经皮VSD封堵术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膜周型VSD患儿共45例,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比较介入前后的改变.结果 45例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治疗后5 min及24 h BNP浓度分别平均为56.56,113.16和76.37 ng/ml,治疗后5 min BN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此后24 h浓度下降(P<0.01).结论 VSD封堵术可能产生一过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1至2017-12择期亲属供肾术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咪啶组供肾者麻醉诱导前10~15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 μg/kg,继以0.5 μg/(kg·h)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供肾者按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血检测TNFα、IL-6和IL-10的浓度。监测术前、术后24 h及48 h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浓度。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较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清BUN[24 h, (6.41±1.23) mmol/L vs (9.24±1.25) mmol/L; 48 h, (6.62±1.30) mmol/L vs (8.41±2.4) mmol/L]和Cr[24 h, (98.2±4.7) μmol/L vs (111.4±5.1) μmol/L; 48 h, (104.4±6.2) μmol/L vs (119.5±8.2) μmol/L]明显降低(P<0.05)。T2-T4时右美托咪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降低,而IL-10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手术后早期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次急性负重运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6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负重(30%体重)进行一次急性离心运动,包括5 min台阶试验和15次蹲起。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 h、4 h、8 h、12 h、24 h和48 h测定淋巴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血清肌酸激酶(半自动生化仪)、血清皮质醇(γ放射免疫分析仪)、淋巴细胞Fas/FasL和Bax/Bcl-2(Western blot)。结果:淋巴细胞凋亡率在运动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运动后24 h达峰值,其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 h、4 h、8 h、12 h、24 h和48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48 h较运动后24 h显著性下降(P<0.01);血清CK和Bax/Bcl-2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并行性变化趋势,其中运动后12 h、24 h和48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24 h达峰值,运动后48 h较运动后24 h显著性下降(P<0.01,P<0.05);Fas/FasL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皮质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h、4 h、8 h、12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12 h达峰值,运动后24 h恢复至运动前水平(P>0.05)。结论:负重运动可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运动性肌肉损伤、应激激素升高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肾移植患者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25例肾移植术后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在发病即刻、对症治疗后48h进行血浆BNP测定,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其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BNP测定值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患者19例BNP>400pg/ml;Ⅱ组患者6例BNP≤400pg/ml,对两组治疗前后的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发病即刻BNP明显高于警戒水平(1893.21±350.34pg/ml),超声心动图提示LVEF低下(42.38%±6.74%),其中12例为容量超负荷引起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而无其他合并症,7例为移植肾功能不全合并重症感染诱发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Ⅰ 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或透析等抗心力衰竭治疗48h后,复查血浆BNP明显降低(305.35±45.21pg/ml),LVEF升高(55.36%±6.26%),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Ⅱ 组患者在发病即刻血浆BNP为78.52±23.26pg/ml,明显低于Ⅰ组水平,其LVEF(59.72%±4.92%)明显高于I组水平(42.38%±6.74%).6例患者中有5例为移植肾功能正常但合并重症肺部感染,1例在接受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时,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导致的呼吸困难.Ⅱ 组经对症治疗48h后复查血浆BNP和LVEF均无明显变化(分别为67.44±31.05pg/ml和62.31%±10.08%).结论 快速血浆BNP检测是判断血容量的敏感指标,有助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容量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对武警男性官兵甲状腺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安排训练负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11月武警某部68名男性士兵,分别在训练日7:00、极限训练1周后次日7:00空腹状态下各取静脉血3 ml,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等指标。结果 TSH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后[1.48(0.99,2.05)]μU/ml与训练前[2.16(1.34,3.39)]μU/ml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3[(3.95±0.41)pmol/L vs. (3.94±0.28)pmol/L ]、FT4[(12.27±1.24)pmol/L vs. (11.30±0.95)pmol/L]、TGA[(2.17±1.34)U/ml vs. (2.14±1.30)U/ml]、TPOA[(2.35±1.47)U/ml vs. (2.23±1.42)U/ml]等指标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极限训练负荷对武警男性官兵甲状腺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较小,可视情安排极限负荷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进行动物实验,通过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破坏情况的研究,探讨该泵的性能及其血液相容性。方法:健康山羊10只,体重(35.3±5.5)kg。从左心房至升主动脉间转流,进行左心辅助,压缩比控制在0.38~0.42,辅助频率为6次/min,流量为2~3 L/min。于辅助前至辅助后72 h共6个时间点,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同时行血气分析,测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炎症介质IL-6、IL-8、TNF-α的变化。结果:本组山羊LVAD时间85±12 h。在辅助循环过程中,动物血压、中心静脉压维持稳定,尿量正常,无血色素尿。在LVAD的24 h,动物体内FHB及IL-6、IL-8、TNF-α炎性介质水平均逐渐升高,至辅助后24 h分别达到峰值(0.522±0.32)mg/ml,(84±2)pg/ml,(102±8)pg/ml,(79±3)pg/ml,与辅助前水平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但心脏辅助转流48 h后,各组FHB及IL-6、IL-8、TNF-α水平也逐渐降低,至辅助后72 h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辅助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HC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辅助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在保证适当的压缩比、辅助频率和流量的情况下能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血液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一次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合理安排大强度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武警部队士兵24名(年龄18.7±1.2岁,体重64.4±5.6kg),测定在一次大强度运动负荷后和次日晨恢复期的生化指标变化.负荷的运动方式组成为下肢力量训练 速度耐力训练.下肢力量训练主要为克服自身阻力的原地蹲跳和蛙跳练习,以20次蹲跳和30m蛙跳为一组,组间间隔2~3min,共完成4组;速度耐力训练采用600m×4次跑,以90%~95%最大心率(220-年龄)作为训练的靶心率,跑次间隔3~4min. 结果大强度训练后血乳酸(Bla)、血氨(BA)、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3.55±2.46mmol/L、161.28±47.10μmol/L、7.34±0.78mmol/L、365.67±91.32U/L和263.38±25.62U/L,与运动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次日晨Bla、BA和BU水平(分别为2.20±0.77mmol/L、83.33±31.41μmol/L和5.87±0.57mmol/L)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运动前基础值(P<0.05).CK和LDH于次日晨继续上升,达468.83±87.19U/L和306.50±37.88U/L,显著高于运动后即刻水平(P<0.01).结论 大强度体能训练可对战士机体造成较大刺激,在下一次的训练中应注重安排促进机体恢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徐红 《武警医学》2017,28(7):698-70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和双氯芬酸钠塞肛两种止痛方法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6-12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0例,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镇痛处理。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用双氯芬酸钠塞肛,分别于术前,术后12、24、48 h测定两组舒芬太尼的血药浓度和血浆中的泌乳素水平,通过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记录两组产妇产后的初乳开始时间、24 h哺乳次数并观察术后是否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12、24、48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 h泌乳素分别为(249.32±9.65)mmol/L、(278.33±12.56)mmol/L和(290.29±10.2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4±11.34)mmol/L、(224.89±12.34)mmol/L和(236.43±10.09)mmol/L(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够明显增加产妇泌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产后早期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沿海居民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心脏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100例心脏手术患者,其中40例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4、8、30 d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即刻与术前相似,此后迅速上升,24 h达到高峰.然后开始随病情的恢复逐渐下降,术后8 d尚未降到术前水平,术后30 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分级之间BNP差异显著,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55,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122,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呈较好的相关性,能敏感而特异地反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及检测新兵3km运动的功能及其效果,为新兵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两个建制连新兵3km运动前后的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数、心房钠尿肽(ANF)、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结果:运动前及运动后4h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数均无明显变化;运动后即刻血浆ATⅡ水平较运动前及运动后4h明显升高,运动后4h的血浆ATⅡ水平低于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h血浆ANF含量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二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兵3km运动可增强心脏的应激能力,并不会造成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某部官兵3km体能训练前后血尿酸(SUA)、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方法:选择参加年度体能训练的某部官兵483例,检测前均至少3个月未进行长跑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6h、训练后24h、训练后48h,取静脉血测定其SUA、CK和CK-MB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与年龄、性别、体重的关系。结果:3km体能训练后即刻,SUA水平非常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6h、24h,血CK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P<0.01);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6h,血CK-MB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P<0.01),年龄、性别、体重亦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年度首次3km长跑体能训练对血SUA、CK和CK-MB水平有显著影响,应注意及时充分休息,避免引起肾、骨骼肌及心肌的持续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4至2017-03收治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联合血栓抽吸。研究组PCI治疗联合血栓抽吸并在术前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变化。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CRP、IL-6、TNF-α、cTnI、BNP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50%发生率、术后LVEF、出院时Killip分级。结果 术后即刻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RP[(10.17±1.39)mg/L]、IL-6[(21.85±2.97)mg/L]、TNF-α[(41.35±4.7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4±1.73)mg/L、(25.01±3.27)mg/L、(37.96±3.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TnI、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发生率(65.45%)、LVEF(56.39±5.13)、Killip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进一步降低急诊血栓抽吸PCI患者炎性反应因子的分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血流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000米越野跑是否对尚未适应训练的新兵导致不易发现的轻微心肌损伤,为合理制定新兵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入伍1个月的男性新兵30名,晨起后空腹越野跑5000m,分别观察跑前与跑后即刻和4h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GPB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GPBB在运动后即刻(26.44±3.57μmol/L)和4h(29.36±5.08μmol/L)较运动前(22.28±3.47μmol/L)显著升高(P<0.01)。H-FABP在运动后4h(17.27±0.99ng/ml)较运动前(16.52±0.46ng/ml)显著升高(P<0.01)。Myo及其与H-FABP比值、cT-nTI、MA、CK及CK-MB运动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00m越野跑可使尚未适应军事训练的新兵血清GPBB和H-FABP水平升高,这可能与运动导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后胸腔海水灌注致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前B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水平的变化及可能作用.方法 16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单纯胸部开放伤组(对照组)和伤后胸腔海水灌注组(海水组),于胸部开放伤后海水灌注前(0 h)、灌注后6 h取动、静脉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肺组织标本.测血浆渗透压和肺泡通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浆、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PBEF的含量;Western bloting方法测肺组织PBEF蛋白浓度,Real-time reverse PCR方法测肺组织中编码PBEF mRNA表达.结果 海水组动物PBEF蛋白[(3014.16±883.4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060.94±251.08)ng/L];Westernbloting量化值比较:海水组为(0.233±0.037)ng/L,对照组为(0.154±0.0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EF mRNA:量化相对值海水组为5.27±0.05,对照组为0.6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BEF浓度明显升高,与血浆渗透压明显相关(r=0.744,P<0.05).结论 胸部开放伤后胸腔海水灌注致ALI早期PBEF升高,与海水高渗有关;PBEF参与ALI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作为胸部开放伤合并胸腔海水灌注致ALI早期较为敏感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量负荷运动对血液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名体育学院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哈佛台阶定量负荷运动,测定其运动前安静时及负荷Ⅰ、Ⅱ、Ⅲ后即刻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及其安静及定量负荷后即刻、10min、30min和60min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胰高糖素(GLU)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结果:本实验采用的运动负荷介于近极量强度与亚极量强度之间,运动后产生明显的疲劳症状。定量负荷运动后10min,血清GAS浓度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60min基本恢复至安静水平;运动后30min血浆GLU浓度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60min仍未恢复到安静水平;定量负荷后即刻血浆VIP浓度较安静时明显升高,运动后60min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运动后各时点值与安静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定量负荷运动对血液胃肠激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患者接受90Y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后48 h内所排泄尿液中90Y的放射性活度, 为术后患者排泄物的管理提供建议。方法收集3名患者在术后0~24 h和24~48 h两个时间段内排泄的尿液, 并对尿液中的90Y放射性活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3名患者术后0~24 h和24~48 h尿液中的90Y放射性活度排泄量分别为(1 266±258)kBq/GBq和(140±106)kBq/GBq, 90Y放射性活度浓度分别为(640±113)kBq/L和(53±12)kBq/L。结论 90Y树脂微球治疗术后肝癌患者0~24 h排泄尿液中的90Y放射性活度比24~48 h高。术后患者可通过增加排泄尿量的方式来加速排出体内游离的90Y;患者住院期间的排泄物应按照HJ 1188-2020《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的要求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模拟不同模式训练对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一次性力竭训练: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训练1组(B1组),训练2组(B2组),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训练,检测训练结束(B1组)及24 h后(B2组)尿液指标和血液、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改变.(2)负荷累积训练:大鼠随机分对照1组(C1组),中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1组),对照2组(C2组),高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2组),D1组行4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D2组行8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检测4周末C1组、Dl组各项指标,和8周末C2组、D2组各项指标.结果 (1)一次性力竭训练结束即刻B1组尿指标、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24 h后B2组各指标较B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A组(P<0.05).(2)负荷累积中强度训练4周后D1组尿指标、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C1组明显升高,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明显减弱(P<0.05).负荷累积高强度训练至8周,D2组尿指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C2组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尿白蛋白量的相关程度高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结论 模拟不同模式、不同强度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发生不同的改变,并且与尿白蛋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太极拳对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54例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经过5天洗脱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40 min,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2.5 mg/d,连续干预6周。分别记录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一天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DBP),同时检测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实验前一天,实验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和24h舒张压(DBP)分别为152.44±16.21、92.92±14.35 mm Hg,对照组的患者24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50.24±11.36、97.19±9.35 mm Hg,两组24h SBP和24h DB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O浓度分别为54.72±17.23、50.24±15.52 pg/ml、ET水平分别为109.51±39.06、122.64±37.60 pg/ml,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进行太极拳运动6周后,患者24h SBP和DB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ET水平下降、N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6周后,患者24h SBP和DB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清ET、NO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轻度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水平,调节血清ET/NO水平进而发挥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