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激(stres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Selye提出,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可以由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所引起。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加,心理应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威胁着人的健康。超过个体承受能力的心理应激,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精神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形态,决定了心理素质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结局的重要因素。军事飞行员作为一个军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研究,日趋成为国际军事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军事飞行员群体的心理应激及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军事群体心理应激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军事应激条件下影响军人群体心理应激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途径.方法 从空降兵第一次跳伞的新兵中整群抽取29个排,8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空降兵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ATQM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调查军事群体应激源,评定军事群体心理应激症状,考察军事群体心理应激中介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路径.结果 29个排在年龄、军龄、职别、独生子女、家庭类型、户籍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CL-90的总均分和ATQMGS总均分差异显著(P<0.01);空降兵跳伞新兵群体的最大应激源来自"跳伞及与跳伞相关的问题";空降兵新兵士气、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控制感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范围-0.322~-0.547);领导支持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分别为0.407、-0.455;战友支持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为0.152、-0.455;应对方式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均为0.229、-0.455;控制感通过作用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士气最后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为0.534、0.177、-0.455.结论 军事群体最大应激源来自危及生命安全的军事任务;军事群体心理应激受部队士气、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控制感的影响;部队士气是直接影响军事群体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中介因素;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均通过部队士气间接影响心理应激,控制感通过自我效能作用部队士气进而影响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事应激条件下影响军人群体心理应激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途径.方法 从空降兵第一次跳伞的新兵中整群抽取29个排,8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空降兵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ATQM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调查军事群体应激源,评定军事群体心理应激症状,考察军事群体心理应激中介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路径.结果 29个排在年龄、军龄、职别、独生子女、家庭类型、户籍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CL-90的总均分和ATQMGS总均分差异显著(P<0.01);空降兵跳伞新兵群体的最大应激源来自"跳伞及与跳伞相关的问题";空降兵新兵士气、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控制感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范围-0.322~-0.547);领导支持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分别为0.407、-0.455;战友支持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为0.152、-0.455;应对方式通过作用士气进而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均为0.229、-0.455;控制感通过作用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士气最后间接影响心理应激,路径系数为0.534、0.177、-0.455.结论 军事群体最大应激源来自危及生命安全的军事任务;军事群体心理应激受部队士气、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控制感的影响;部队士气是直接影响军事群体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中介因素;领导支持、战友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均通过部队士气间接影响心理应激,控制感通过自我效能作用部队士气进而影响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6.
自杀的心理生物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精神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相对纯粹的精神应激或伴随生理应激的精神应激对于个体而言是更有意义、更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种应激源及相应的应激反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包含有对躯体刺激的应激或纯粹的躯体应激不能很好地模拟现实生活中人类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或应激。精神应激不仅可以导致躯  相似文献   

8.
安宝富  袁国桢  张明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81-781,784
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是近年来医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自杀已上升到非正常死亡的首位。而自杀未遂既往史是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30%~60%的自杀成功者有自杀未遂史,10%~14%的自杀未遂者最终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危险性超过一般人群的100倍。  相似文献   

9.
心理应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有关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由于心理应激几乎总是伴随情绪反应,以往对于心理应激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多在一定情绪状态下进行。最近的研究表明应激所致糖皮质激素升高和应激引发情绪反应所致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升高对认知功能有不同影响,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生物学意义上,氢气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航空、化工等领域。近年来有报道认为,氢气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特异性中和体内毒性自由基,同时减少炎症递质释放、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白细胞活性从而达到抗感染作用。此外,氢气还可对抗自由基引起的致电辐射而具备抗辐射作用。现就氢气的抗氧化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嘌呤信号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心理应激作为机体应对应激源时表现出的一种体内不协调的状态,与嘌呤信号关系密切.应激导致的ATP异常释放,进一步导致与ATP相关受体水平异常,从而出现心理应激相关疾病,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现针对嘌呤信号参与心理应激的研究多集中于ATP、腺苷以及P2X2、P2X...  相似文献   

12.
在精神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结构可塑性的变化。相应的脑结构有:前额叶、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后脑区、背缝核等。这些脑结构的可塑性变化有时是可逆的,有时是不可逆的,与应激损害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系,当然也与个体的易感素质有关。本文重点介绍前额叶、  相似文献   

13.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心理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心理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卢晓虹李凌江心理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系统造成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而从察觉威胁到出现反应是通过脑机制的中介来实现的,虽然目前对“观念的”心理社会因...  相似文献   

14.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一种机制,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剂成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薯蓣皂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薯蓣皂苷在抗氧化应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综述概述了氧化应激的概念和机制,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薯蓣皂苷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增加机体内源性抗氧化剂的产生和释放,抑制Nrf2-ARE通路、NF-KB通路、MAPK通路、Keap1-Nrf2通路、AMPK通路等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本研究总结了薯蓣皂苷在抗氧化应激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军人心理应激的发生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军人心理应激的概念关于应激一词 ,多数学者认为是塞里 (HansSelye)于1936年首次提出 ,随后坎农 (Cannon)作了开拓性研究 ,提出“内环境恒定”即“内稳态”的概念 ,他们被看作是这一工作领域的先驱。但实际上我国古代医学的很多论述内容是与应激有关的 ,甚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的七情学说 ,如“怒则气上 ,怒伤肝”、“思则气结 ,思伤脾”、“喜则气缓 ,喜伤心”、“悲则气消 ,悲伤肺”、“恐则气上 ,恐伤肾”等 ,这实际上指的是应激的身心反应关系。但不管怎样 ,祖国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在应激的认识方法上…  相似文献   

16.
一、军人心理应激的概念关于应激一词,多数学者认为是塞里(Hans Selye)于1936年首次提出,随后坎农(Cannon)作了开拓性研究,提出"内环境恒定"即"内稳态"的概念,他们被看作是这一工作领域的先驱.但实际上我国古代医学的很多论述内容是与应激有关的,甚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的七情学说,如"怒则气上,怒伤肝"、"思则气结,思伤脾"、"喜则气缓,喜伤心"、"悲则气消,悲伤肺"、"恐则气上,恐伤肾"等,这实际上指的是应激的身心反应关系.但不管怎样,祖国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在应激的认识方法上有相通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刺激-反应(S-R)模式,为后人发展应激理论奠定了宝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应激性心肌病是由应激诱发的一种可逆的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该病多发于绝经期妇女,发病前多遭受过精神或躯体应激刺激.其临床表现多为胸痛、呼吸困难、左心室可逆性运动障碍及心电图异常等.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过程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传统观点认为与脑-心轴及交感-肾上腺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血中儿茶酚胺急剧升高以及更年期雌激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所导致的精神和行为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枢海马是与学习记忆、行为和情绪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但也是应激损伤的重要靶器官[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慢性应激损伤海马的研究主要围绕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HPA)终端分泌的应激激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C.C)的作用展开,但应激引起海马损伤的机制复杂,有关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97-1200
血管性抑郁(VD)是指具有血管性疾病或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的严重抑郁障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VD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等社会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阐明其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并进行有效预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VD的生物学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脑结构、炎性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4个方面对VD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VD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患病率、发病症状、并发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然而造成哮喘性别差异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根据男女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哮喘发病特点,系统整理哮喘随年龄增长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并总结了其中可能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为以性别为导向的哮喘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