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刺激分子CD40/TNFRSF5隶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CD40生理性表达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CD40L分子的天然糖蛋白受体.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抗体类别转换、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等一系列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除免疫细胞等生理性表达外,CD40在血源性及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亦存在表达,并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或间接干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D40激动型抗体可能通过激活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或直接促进CD40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正向干预实体肿瘤进展,提示CD40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现对CD40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CD40-CD40L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OX40/OX40L的生物学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X4 0 /OX4 0L是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 ,参与了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迁移 ,以及生发中心的形成和DC的分化成熟 ,在介导肿瘤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OX4 0 /OX4 0L这对共刺激分子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虽在机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分布于机体全身,是启动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功能最强的APC。DC能通过MHC-Ⅰ、Ⅱ类途径提呈所遇到的任何抗原,并通过删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B7、CD40)以及DC-CKl等趋化因子趋化、转化、激活静息T细胞,从而激发初次免疫反应,有效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目前有证据显示DC与多种病毒(HBV、HCV、HIV和HCMV等)的发病机理和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机制相关。HCV感染后易造成体内持续感染,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而机体内DC的功能、分化和成熟均影响HCV在体内的存在,现将肝脏DC的特点,HCV对DC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细胞信号分子所介导的细胞活化或凋亡信号在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154(cD40L)、CD30和凋亡受体CD95(Fas)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偏移,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减少;共刺激分子CD154在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均上调,但CD30分子的表达均降低,并以CD4^+T细胞降低更为明显。同时,凋亡受体CD95分子在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RA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信号分子表达异常,共同导致了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郎格罕氏细胞分化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格罕氏细胞是位于上皮组织中的一种抗原提呈细胞 ,在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C来源于骨髓 ,大量实验证实 ,由外周血分离得到的CD34 干细胞在GM CSF、TNF α和TGF β1的作用下在体外生成具有典型特征的LC ,外周血CD14 MO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分化发育为LC。位于非淋巴组织中的未成熟LC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同时分泌各种免疫因子 ,并在抗原的刺激下移向次级淋巴组织 ,发育成熟。LPS能通过诱导未成熟DC细胞核内产生NF κB转录因子 ,并在NF κB作用下上调MHC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未成熟DC发育成熟。成熟的LC能提呈抗原并活化处女型T细胞 ,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肝树突状细胞与HC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虽在机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分布于机体全身,是启动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功能最强的APC[1].DC能通过MHC-I、Ⅱ类途径提呈所遇到的任何抗原,并通过MHC/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B7、CD40)以及DC-CK1等趋化因子趋化、转化、激活静息T细胞,从而激发初次免疫反应,有效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目前有证据显示DC与多种病毒(HBV、HCV、HIV和HCMV等)的发病机理和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机制相关.HCV感染后易造成体内持续感染,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而机体内DC的功能、分化和成熟均影响HCV在体内的存在,现将肝脏IC的特点,HCV对DC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DC等免疫细胞上的跨膜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是一对共刺激分子,在正常情况下,这对分子活化后的信号通路可调节外周组织中T细胞的分化,进而调控机体对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以防免疫过激情况的发生.但在肿瘤发生时,肿瘤细...  相似文献   

8.
郎格罕氏细胞分化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格罕氏细胞是位于上皮细胞中的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C来源于骨髓,大量实验证实,由外周血分离得到的CD34^ 干细胞在GM-CSF、TNF-α和TGF-β1的作用下在体外生成具有典型特征的LC,外周血CD14^+MO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分化发育为LC。位于非淋巴细胞中的未成熟LC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同时分泌各种免疫因子,并在抗原的刺激下移向次级淋巴组织,发育成熟。LPS能通过诱导未成熟DC细胞核内产生NF-kB转录因子,并在NF-kB作用下上调MHC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从而使未成熟DC发育成熟。成熟的LC能提呈抗原并活化处女型T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 ( DC)对机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 i DC)在体内广泛分布 ,特别是病原体容易侵入的部位。i DC通过胞饮及吞噬的机制摄取周围的抗原 ,并在适当的炎症信号刺激下 ,逐渐成熟 ,细胞表面上调表达 MHC分子及淋巴细胞辅助刺激分子 ,并向淋巴组织迁移。i DC在严格的控制和调节下完成抗原的摄取、加工、呈递及成熟、迁移及辅助刺激分子的表达 ,最终有效的将抗原呈递给 T细胞 ,使机体快速产生并维持特异性免疫应答 ,最终消灭病原体。而最近的研究却发现 DC能够被 HIV-1利用并协助其进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用Ficoll密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 ,PBMC经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 (DC ) :GM CSF (10 0ng/ml)与IL 4 (5 0ng/ml)诱导 5d后 ,分别加入TNF α (10ng/ml)或rhsCD4 0L (2 μg/ml)继续培养 4d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 (CD1a、CD80、CD83、HLA DR、CD14、CD16、CD19)及摄取FITC Dextran抗原的能力 ;3 H TdR掺入法检测DC刺激自体混合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 (MLR )能力 ;ELISA法分析DC培养上清中IL 12的水平 ;Trans well细胞趋化实验检测DC对自体外周T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发现经rhsCD4 0L刺激的DC表面分子 (CD1a、CD80、CD83、HLA DR )的表达水平高于经典的细胞因子组合组 (GM CSF +IL 4 +TNF α ) ,同时rhsCD4 0L刺激后的DC摄取FITC Dextran的能力下降而刺激自体MLR和分泌IL 12的能力明显提高 ;而且rhsCD4 0L诱导的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及对自体外周T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均强于TNF α或FL激发的DC。rhsCD4 0L在体外不仅具有显著的诱导DC分化 ,促进DC成熟的功能 ,而且经rhsCD4 0L作用的DC能更有效地激发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方式称为抗原的交叉提呈作用,亦可启动CD8^+T细胞反应。小鼠淋巴组织包含一类表达CD8α以及其他特殊表面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该CD8α^+DC通过特殊的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方式对细胞相关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进行更高效的交叉提呈作用。我们主要总结了CD8α^+DC介导的抗原交叉提呈作用的细胞内机制、作用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 DC)是一种功能较为特殊的DC,可以通过胞质内Toll样受体(TLR)识别病毒RNA或细菌非甲基化DNA,产生大量1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免疫过程,同时p DC可以提呈抗原给T细胞,诱导CD8+细胞毒T细胞和CD4+效应T细胞分化并决定其反应类型,是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细胞。p DC的共刺激分子表达谱与经典的DC(c DC)不同,其活化性共刺激分子表达较少,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较弱,有利于诱导CD4+或CD8+调节性T细胞,对于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p DC的发生、发育和功能特点以及近年来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移植免疫反应中 ,树突状细胞 (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既可活化T、B细胞生产免疫应答 ,同时某些类型DC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表达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而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针对DC提呈抗原及活化T、B细胞的多个环节 ,目前有许多策略将不同目的基因转染不同来源的DC ,让其表达不同的表面分子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4.
在移植免疫反应中,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既可活化T、B细胞生产免疫应答,同时某些类型DC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表达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而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针对DC提呈抗原及活化T、B细胞的多个环节,目前有许多策略将不同目的基因转染不同来源的DC,让其表达不同的表面分子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5.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免疫反应,而T细胞的活化依赖于双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第二信号由共刺激分子提供.B7-2(CD86)和PD-L1(B7-H1)是正负共刺激分子的代表,B7-2组成型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上,上调速度非常快,迅速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产生效应[1];PD-L1被广泛地诱导性表达在身体各器官组织中,对免疫应答起负性调控作用,减弱T细胞的免疫应答,是诱导免疫耐受和T细胞凋亡的主要共刺激分子[2].  相似文献   

16.
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共同参与完成的,而免疫应答的核心是T淋巴细胞的活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效应细胞需要双重刺激信号: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TCR)转导并由黏附分子增强;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由抗原提呈细胞(APCs)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的相应受体作用产生[1]。CD28/B7提供调节细胞迁移和Th1/Th2分化、  相似文献   

17.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精细调节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对于免疫应答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MHC—Ⅱ类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仅限于特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B淋巴细胞。但是,在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中,多种刺激特别是干扰素1(IFN-γ)可诱导该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PD-L1和PD-L2在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小鼠髓系DC (CD8α )中PD L1和PD L2的表达及其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采用mCD4 0L CHO和TNF α分别刺激凋亡肿瘤细胞负载DC 4 8h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DC表型 ;RT PCR和realtime PCR检测PD L1和PD L2mRNA转录水平 ;ELISA测定IL 2的分泌水平 ;3 H TdR掺入试验和51Cr释放试验测定DC体外激发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杀伤率。结果显示 :PD L1和PD L2随着DC的成熟呈上调表达 ,CD4 0配基化DC的PD L1和PD L2均为中度表达 ,TNF α激发的DC为高度表达 ,二者呈现差异性表达 (P <0 0 5 ) ;CD4 0配基化髓系DC分泌IL 2的量明显高于TNF α组 (P <0 0 5 ) ,体外刺激T增殖和激活CTL能力在CD4 0配基化DC组最高 (P <0 0 5 )。提示CD4 0配基化的小鼠髓系DC呈现PD L1和PD L2的中度表达 ,IL 2大量分泌 ,这些均有助于激发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R细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 CD25+ 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琛讨小鼠髓系DCs表面PD-L1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未成熟DCs和凋亡肿瘤细胞负载并经CD40配基化的成熟DCs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抗PD-L1单抗阻断试验分析未成熟DCs和成熟DCs表达的PD-L1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协同刺激/抑制效应;^3H-TdR掺入试验检测未成熟DCs和成熟DCs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测定各组MLR反应上清中IL-10、IFN-γ的分泌水平;MTT比色法检测成熟DCs激发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未成熟DCs表面高表达PD-L1,负性调节未成熟DCs对自体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抑制T细胞分泌IL-10、IFN-γ;凋亡肿瘤细胞负载并经CD40配基化的成熟DCs中等水平表达PD-L1,具有显著增强对自体T细胞的体外激发、扩增和细胞毒效应的作用,并可增加T细胞的IFN-γ分泌。结论:未成熟DCs高表达PD-L1抑制了对T细胞共刺激效应;CD40配基化成熟的DCs中度表达。PD-L1有助于激发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