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组(治疗组)43例和单用乌司他丁组(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观察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89.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能够缩短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 2 0例 ,并与对照组采用 5 - Fu联合甲氰咪呱等抑酸剂进行比较 ,目的旨在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住院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 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2 0例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16~ 80岁 ,平均 45 .6岁。对照组 2 0例 ,男 4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70岁 ,平均 42 .8岁。治疗组中属胆石性者 16例 ,原因不明者 4例 ;对照组中属胆石者 15例 ,原因不明者 5例。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将天普洛安 -注射用乌司他丁 10万U溶于 5 %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胃酸分泌及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乌司他丁,每次1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天。观察记录患者腹部症状、体征及血尿淀粉酶变化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在5天后症状、体征的缓解率及5天内患者血、尿淀粉酶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急性轻症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目前临床上对胰腺炎尚无特效治疗(1).亟需开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药物.乌司他丁(UTI)是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Ⅱ类西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与进口品均可明显提高胰蛋白酶致急性胰腺炎大鼠的生存率,由20%提高至70%,显著抑制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改善胰腺病理(2).为了进一步观察国产UTI对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我科使用其对24例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38例年龄18~65岁,平均51.6岁.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加用UTI 10万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2~3 h),2次/天,3天后改为10万U,1次/天,疗程5~10天;对照组只用传统治疗,疗程5~1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血清及尿淀粉酶作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77.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胰腺炎很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间 10 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5 -Fu的治疗效果。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总有效率88.5 7% ,平均住院天数 8.77± 2 .30d ,与奥曲肽治疗组总有效率 91.4 3% ,平均住院天数 8.6 3± 2 .4 5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 5 -Fu治疗组总有效率 6 8.5 7% ,平均住院天数 10 .14± 3.2 6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在迅速缓解症状及降低血淀粉酶和缩短疗程方面均明显优于 5 -FU ,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2985-2988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肠粘膜功能的影响,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分析各组免疫细胞、肠粘膜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BVH、PV、TL以及PAdT)、CD8~+、肠粘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和L/M值)、炎症因子(CRP、TNF-α、IL-6)显著降低,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显著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联合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BVH、PV、TL和PAdT)、CD8~+、肠粘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和L/M值)、炎症因子(CRP、TNF-α、IL-6)显著降低,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细胞、肠粘膜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年至2012年9月)、CNKI(1979年至2012年9月)、万方数据库(1999年至2012年9月)和VIP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9月),手工检索《中华消化杂志》(1990年至2012年9月)并进行参考文献追溯。收集比较联用甲磺酸加贝酯(加贝酯组)和不联用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Coehrane Handbook5.0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475例患者,其中加贝酯组243例,对照组232例,纳入研究均为高偏倚风险或偏倚风险不确定。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贝酯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1.15,95%可信区间(0.96,1.38)],但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腹痛[加权均数差-2.08,95%可信区间(-2.88,-1.28)]和促进血淀粉酶恢复[加权均数差-1.81,95%可信区间(-2.73,-0.90)]。此外,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较对照组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时能更有效地缓解腹痛和促进血淀粉酶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笔者1 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 4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80例均按《实用内科学》[1] 标准诊断 ,男 48例 ,女 32例 ,年龄 1 8~ 70岁 ,平均 42岁 ,平均病程 7.5日。均为急性起病 ,有上腹痛、恶心、呕吐。查体上腹部有压痛 ,血淀粉酶平均值 (索氏法 ) 62 0 u/L。体温 38℃以上 30例 ,末梢血细胞总数 1 0× 1 0 9/L以上 62例 ,血压测定、肝功能、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 2 9例 ,腹部 B超提示胰腺炎 38…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09-111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禁食、胃肠减压、积极补液、调节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抑制胃酸、奥曲肽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对照组予生长抑素、加贝酯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上腹压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腹压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1%vs 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中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假性囊肿1例,对照组发生胰周感染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假性囊肿4例。结论生长抑素、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司他丁又称尿抑制素 (ulinastatin) ,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精制糖蛋白 ,有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纤溶酶等蛋白水解酶及透明质酸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糖类和脂类水解酶的作用[1 ]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2月用国产乌司他丁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X1 9990 1 33)治疗 2 4例急性胰腺炎 (AP) ,并以用奥曲肽 (善宁 )治疗的 32例AP作为对照组 ,观察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2 4例 ,其中轻症AP 1 8例 ,重症AP 6例 ,男 1 1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对照组加用加贝酯,疗程:轻症5~7d,重症10d,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B超、血尿淀粉酶等恢复正常的时间,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轻症:治疗组治愈率67.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37%和96.3%,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者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采用乌司他丁 (UTI)治疗急性胰腺炎 (AP) 4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符合《内科学》[1 ]关于 AP的诊断标准及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 1996年关于 AP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第二次方案 [2 ]。对 U TI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合并 AP、14岁以下儿童、合并外科情况需手术者、已用生长抑素、抑肽酶、加贝酯等不纳入观察范围。 80例住院 AP病人 ,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实验组 4 0例 ,对照组4 0例。实验组男 19例 ,女 2 1例 ,年龄 17~ 88岁 ,平均 4 8.9… 相似文献
18.
夏兴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1):51-52
急性胰腺炎 (AP)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是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少自溶 ,目前临床常用的禁食、胃肠减压、H2 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物以及生长抑素等均可减少胰腺分泌。除此之外 ,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的酶抑制剂 ,对胰蛋白酶 ,α -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透明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1] 。国内已有动物试验证实其对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2 ] 。为观察其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我科对 1999年 8月以来 2 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乌司他丁治疗 ,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认为有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观察组 2 2例 ,男 1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预后、并发症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的疗效。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痊愈率为81.8%,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者均加用思他宁,两组对照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轻症胰腺炎,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珉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69-71
乌司他丁又名尿抑制素,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提取分离的精制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作用,我科于2002年开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