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体外循环术中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失衡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术对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异常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ELISA测定7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不同时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β浓度,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内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4种细胞因子在体外循环术中和(或)术后均明显增高(P<0.05),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手术开始后以TNFa、IL-6和IL-1β为主[峰值时间和浓度分别为体外循环术开始后30minTNFa(24.5±4.9)pg/ml,体外循环术停止后4hIL-6(361.8±75.1)pg/ml和IL-1β(18.4±2.8)pg/ml],而术后24h以IL-10为主[(957.4±206.6)pg/ml].淋巴细胞内3种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体外循环术中致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启动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促进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以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已经成为当代最具挑战的心血管流行疾病,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据我国50家医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国内不少学者运用中医药对CHF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其对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方面的影响,取得不少成果。本文从中医药对CHF的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两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当前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2)
目的评价拉贝洛尔对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的影响及其治疗可能机制。方法 200例≥70岁的女性CHF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病情相对稳定,无其他伴随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按时饭后服用拉贝洛尔200 mg,2次/d。采集患者静脉血液,分析心房钠尿肽(ANP)、醛固酮(ALD)和抗利尿激素(ADH)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浓度。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血浆ANP、ADH、PR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LD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老年女性CHF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抗神经内分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循证医学对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和利钠肽等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死亡率一个主要原因,并且是65岁以上患者最常见的出院诊断。近年来,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在水、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 ,神经介质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醛固酮 (ALD)、和血浆肾素活性 (PRA) ]激活是决定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但其对肾损害的作用至今不明。本文作者研究了CHF病人中心肾功能障碍和神经介质激活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可能影响。对 14 8例CHF住院病人进行血液动力学、肾功能、血浆神经介质等测定 ,并进行长期随访。CHF病人排除 :(1)伴有原发性肾机能障碍、原发性心脏瓣膜病或心包、肺、肿瘤或系统性疾病病史者 ;(2 )带自动起搏器或伴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率 >110次 /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 (CHF)合并抑郁的患者 ,预后要明显比无抑郁症者差。CHF与抑郁都存在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对心力衰竭 (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干预 ,可能同时改善HF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肌重塑的结果,心肌重塑的原因为神经内分泌被长期激活,主要介质有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AT拮抗剂等抑制上述介质,可预防和延缓CHF。由于这种神经内分泌抑制疗法是通过改善心肌的生物学效应起作用的,故又称为“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Wu XS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769-771
随着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禁用于心衰患的药物,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其卓越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不断问世,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现将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醛固酮拮抗剂4种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一是因为其病因多样 ,二是由于CHF是一个多系统紊乱综合征 ,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 ,还涉及到肌肉、骨骼、肾脏、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1〕。现已公认CHF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并以心室重塑为主要特征 ,近 1 0余年来又认识到以细胞因子 (CK)升高为标志的免疫激活在CHF中的作用。CHF时激活的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形成一个互相调节的网络 ,共同促进CHF的发生发展。本文就CHF的CK变化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关系综述如下。1 CHF的CK变化CK是由各种免疫细胞和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独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整体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计分、Framingham慢性心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Framingham评分、NT-proBNP、Ang-Ⅱ、ALD、ET-1、hs-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等体征监测结果对比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调节自主神经平衡,抑制炎性因子,为慢性心衰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心力舒滴鼻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心力舒滴鼻剂对实验性慢性心力衰竭 (CHF)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盐酸阿霉素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 ,测定、比较心力舒和对照药福辛普利对CHF大鼠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心力舒和福辛普利均能改善实验性CHF大鼠症状 ,降低CHF大鼠循环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 (P <0 .0 5~ 0 .0 0 1)。结论 :心力舒滴鼻剂能拮抗CHF大鼠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患者气道内存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是慢支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参与此反应的免疫细胞主要有肺泡巨噬细胞 (AM)、中性粒细胞 (PMN)等。 AM是气道局部炎症反应的主要始动细胞〔1〕,通过释放趋化因子 ,促进 PMN等参与炎症反应。AM广泛分布于肺泡内及气道上皮表面 ,是下呼吸道局部主要的免疫细胞 ,它不仅具有吞噬功能 ,还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 ,如白介素 (IL)、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一氧化氮 (NO)、前列腺素 (PG)等物质 ,对肺脏局部的生理病理等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然而 ,在慢支患者的气道及支气管肺泡灌…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肌重塑的结果。心肌重塑的原因为神经内分泌被长期激活,主要介质有: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应用β受体阻滞剂,AT拮抗剂等抑制上述介质,可预防和延缓CHF。由于这种神经内分泌抑制疗法是通过改善心肌的生物学效应起作用的,故又称为“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18.
宫丽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615-6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严重阶段,其病理生理从单纯血流动力学的心脏收缩不良,发展为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心力衰竭证候群,因此,临床治疗不仅局限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更重要的是兼顾到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干预和对心室重构的干预。本研究运用中医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应联合应用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三大类或四大类药物.即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三大类药物,或加地高辛的四大类药物。利尿剂可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重吸收,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控制体液潴留缓解瘀血症状,减轻水肿,改善心功能,在心衰治疗中起关键作用。但不能将利尿剂作单一药物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脏重构在心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治疗主要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在降低心衰死亡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严重心衰患者在1年内病情急剧恶化死亡者达40%。在几种低心输出量和高心输出量心衰动物模型以及慢性心衰患者已经证实血清加压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