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所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及预后影响。方法对64例脑卒中病后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早期应用正确良肢位摆放、肩关节被动和主动运动、功能性电刺激等早期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改善肢体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较理想,治疗前后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偏瘫所致的肩并节半脱位早期康复治疗利于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废用综合征,加快上肢功能恢复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永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29-1030
肩关节半脱位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是偏瘫的主要合并症之一,有人进行调查时发现脑卒中后3周进行垂直坐位X线检查,上肢全瘫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半脱位。其是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使患者难以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ADL)的独立。因此,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预防其发生发展的关键,能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很大程度上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康复治疗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12):1088-1089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4例,康复组除接受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外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肩胛肌群抗阻训练、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活动、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功能的恢复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及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120例因中风偏瘫导致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按病程分为早、中、晚期三组,给予同等剂量,同样疗程的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康复评估,观察其疗效.结果:早期组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较理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晚期组治疗后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和早期组相比具有相当程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中风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和康复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金锦 《吉林医学》2004,25(11):22-23
目的 :探讨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0例偏瘫病人进行研究。结果 :2 0例患者中 5例患者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结论 :偏瘫病人体位摆放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保持肩关节全范围正确的无痛性活动度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是防治肩关节半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偏瘫病人进行研究.结果:20例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结论:偏瘫病人体位摆放,矫正肩胛骨的姿势;保持肩关节全范围正确的无痛性活动度;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是防治肩关节壮半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导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早期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37例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通过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负重、操球训练等早期康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总有效率达94.59%。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致肩关节半脱位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2007年我科收治的脑血管病人中,继发肩关节半脱位的共计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0~68岁,病程均在半年内,经X线检查确诊为肩关节半脱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应用康复手法治疗进行观察,证实手法康复对康复本症的预防、治疗确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来源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诊断按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标准[1],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对59例偏瘫合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正确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半脱位的测量和康复评定。结果:59例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肩关节半脱位。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半脱位是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在上肢完全迟缓性瘫痪时,其发生率高达60%~80%.[1]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很人的影响.我科利川运动疗法,如良肢位摆放、Bobath疗法、Rood疗法等加上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张力,抑制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而使肩关节半脱位得到了预防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对偏瘫合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偏瘫合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康复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早期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功能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适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经过1个月的肩关节保护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8例(60.0%),有效9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显效10例(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同时配合针刺、功能电刺激能从根本上降低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潘丽娜  李晶  王艳  杨彬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39-939
我国是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脑卒中病致残率高〔1〕。在抢救患者生命同时,重视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使患者的并发症大大减低。我们对在2003-01~2005-02住院的59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就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进行观察和探讨。1临床资料选择2003-01~2005-02 59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男性37例,女性22例。其中,脑梗死39例,脑出血20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9·9±10·1)岁。入选条件:①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②能正确执行治疗人员的指令;③无严重合并症(心、肺、肝、肾等);④病程在15 d以内。2方法2·1分组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成2…  相似文献   

18.
肩关节半脱位是偏瘫的主要合并症之一,本文从肩关节的解剖特点、病因机制入手,着重介绍肩关节半脱位的检查方法,早期预防和治疗,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烫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标准的71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纠正肩关节位置、运动与作业疗法等,治疗组同时联合中药烫疗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治疗前后记录2组双侧肩关节X线片及肩关节指诊评价复位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复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FMA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组和肩托治疗组,治疗后6周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功能性电刺激组改善更明显,与肩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