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伸肌副腱的解剖学特征,并分析该副腱与■外翻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90例(左、右各45例)经10%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固定的人体下肢标本,解剖踇长伸肌及其副腱;采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副腱的长度、宽度、副腱角及其止点宽度,测量■外翻角;分析上述测量结果与外翻畸形的相关性。结果 (1)86例标本具有■长伸肌副腱,45例标本出现外翻畸形;(2)■长伸肌副腱的数量如下:1支80例、2支5例;与■短伸肌腱共同止点变异1例;(3)■外翻组副腱的长度、宽度、副腱角及止点宽度分别是(85.02±22.27)mm、(1.84±1.64)mm、(7.83±3.28)°及(9.08±2.71)mm;正常组副腱的长度、宽度、副腱角及止点宽度分别是(97.51±30.99)mm、(1.62±0.49)mm、(5.99±3.95)°及(9.09±3.09)mm。与正常组相比,■外翻组副腱角明显增加(P=0.04,t=-2.097)。在所有标本中,副腱角与■外翻角呈正相关(P=0.007,r=0.317)。结论人■长伸肌副腱的出现,与■外翻具有一定相关性,却不是导致■外翻畸形的重要原因。对■长伸肌及其副腱的观察,是对既往研究的补充,也为副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右桡侧腕短伸肌双副腱变异(图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人民大众越来越趋于改善生命的质量 ,身体需要更健康、机能需要更健全。人们对修复、整形、重建等手术学科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手术越来越广泛的开展 ,亦将遇到不少个体变异 ,我们发现一例肱桡肌有副腱 ,为了有更多的解剖形态学变异资料累积 ,为修复、整形、重建手术提供参考。特将在医学系学生局部解剖学课尸体解剖中 ,用游标卡尺测定后 ,报导如下 :老年男尸 ,左侧 ,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上髁的上方 ,肌腹向下移行成腱 ,在成腱处上方1cm处 ,测得副腱肌腹直径 0 .6 cm,主腱肌腹直径 1…  相似文献   

4.
(一)在150側國人上肢中,拇長展肌有副腱者爲140側,佔93.3%,無副腱者10側,佔6.7%,拇長展肌有一個副腱者爲97側,佔64.7%,有兩個副腱者爲43側,佔28.7%。拇短伸肌僅2側有副腱,佔1.3%。 (二)拇長展肌與拇短伸肌肌腱同位於一個骨性纖維管內者爲59側,佔39.4%,分別位於兩個不同的骨性纖維管者爲12側,佔8%,遠側1/2不同管者32側,佔21.3%,遠側1/3(或不及1/3)不同管者47側,佔31.3%。 (三)拇長展肌肌腱與副腱的抵止範圍頗爲廣泛,且非常錯綜複雜,僅3側(2%)與一般敎科書的描述相符,其餘147側(98%)在不同程度上分別抵止於第一掌骨底、拇短展肌、拇指腕掌關節囊、大多角骨、拇指對掌肌、魚際筋膜及舟骨。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制作1例成年男尸左上肢标本过程中,见桡侧腕长伸肌出现一小副腱,走行较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标本桡侧腕长伸肌起点正常,肌腹沿肱桡肌下行,在其尺侧距起点141.64mm处分出一副肌腹,长24.62mm,宽4.34mm,厚2.68 mm。该副肌腹向下移行为一细长的副腱,长195.82 mm,宽1.80 mm,厚0.76 mm。该副腱行于桡侧腕长伸肌主腱与肱桡肌之间,向下走行139.70 mm后,于桡侧腕长伸肌主腱深面进入伸肌支持带,后于桡侧腕短伸肌腱深面尺侧下行56.12 mm,最终止于第3掌骨底桡侧腕短伸肌腱止点近端。  相似文献   

6.
桡侧腕长伸肌的副腱出现率,钟世镇教授等在《手背肌腱的类型及变异》(1964)文摘中报道为22.4%,但对该副腱的详细情况未见描述。笔者于86医疗专修班局解教学示教尸体中发现右上肢桡侧腕长伸肌的副腱与桡侧腕短伸腱融合一例,颇不多见。为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亦为手部断肢再植作参考而予以报道。男尸,成人。见右上肢桡侧腕长伸肌肌腹下端除发出一正常肌腱外,另于肌腹下端内侧发出一细长副腱,长12 cm,宽0.25 cm,此腱初沿桡侧腕长伸肌腱与肱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后供区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10例男性新鲜冷冻膝关节尸体标本,利用生物力学扭转试验机测量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前及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后不同转矩下的胫骨外旋角。 结果与结论:同一转矩条件下,胫骨外旋角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大而变大,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前及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外旋转距条件下,外旋角变化的趋势一致。提示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后,妥善重建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不会对膝关节稳定性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500侧成年中国人的手背标本上观察了肌腱的抵止及其变异。拇长展肌多数(89.2%)具有副腱,副腱数目为1—4个不等,其中有一个副腱的占 65%。有2.6%的标本缺少拇短伸肌。多数拇短伸肌止于拇指近侧指骨底,此外,发现29%的拇短伸肌除止于近侧指骨底外,还同时止于远侧指骨底。拇长伸肌多数(70.8%)止于拇指近侧和远侧指骨底,象教科书描述的,该肌止于远侧指骨底的仅占少数(29.2%)。桡侧腕长伸肌的副腱出现率为22.4%,桡侧腕短伸肌的副腱出现率为11.4%。绝大多数长肌的止点(99%)是第二掌骨底,短肌的止点(85%)是第二和第三掌骨底。指总伸肌的肌腱数目为3—10个不等,其中以有四腱或五腱的较常见(共占68%)。接纳指总伸肌腱的数目以环指较多,其次为中指,有53.4%的小指没有获得指伸肌的肌腱。小指固有伸肌具有两个肌腱或三个肌腱的共占84.2%。小指固有伸肌腱多数(84%)止于第五指指背腱膜,少数(15%)同时止于第四和第五指指背腱膜。本文报告了在手背出现的异常肌,其中小指深伸肌在本文所收集的文献中尚无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正常成人尸体前臂骨间膜建构并探讨其功能.方法:9侧正常成人前臂尸体标本,保留完整骨间膜后,于前臂中立位对其所属腱性结构的止点、长度、宽度及走行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前臂骨间膜由膜性和腱性部分构成.腱性部分含有较多斜向走行的纤维条索,分为中央束、副束、斜索、远端斜束和背侧副斜索5个部分.前3者的纤维主要由桡骨近端指向尺骨远端(后2者相反).各部分在解剖特性上存在差异.结论:前臂骨间膜腱性部分含有5个斜向走行的纤维条索.主要起到前臂轴向负荷的传递和重分布、维持前臂稳定、参与和限制前臂旋转及协调前臂肌群运动的作用.对其建构的认识可为其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为相应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跟及胫侧副韧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鸣  陈玲珑 《解剖学杂志》2002,25(2):160-163
目的 :为临床足跟严重缺损及胫侧副韧带损伤提供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修复新术式的应用解剖 ,方法 :在 7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大收肌腱的形态特点和血管分布。结果 :(1 )大收机腱复合组织瓣的血供来源于膝降动脉 ,该动脉与供区有关的分支有隐支、关节支。 (2 )隐支长 1 0 9± 3 .3cm ,起点外径 1 8± 0 .6mm。分支营养缝匠肌下部、膝内侧上部皮肤。 (3 )关节支的主干长 6 6± 1 .2cm ;起点外径为 1 9± 0 .5mm ,分支营养大收肌腱和股骨内侧髁骨质骨膜 ,与隐支共同参与吻合形成膝关节动脉网。 (4 )大收肌腱的腱质部和移行部总长约 1 5cm ,平均宽约 1 6 0mm ,平均厚约 4 1mm。结论 :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形态可塑性大 ,血供丰富是修复足跟和胫侧副韧带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11.
在一成年男性右上肢拇长屈肌与示指浅屈肌之间见1变异肌.该变异肌以腱膜形式起自旋前圆肌尺骨头肌腱的止点及上方的桡骨头,以粗腱和细腱的形式分别止于屈肌支持带和掌腱膜.从该变异肌的起点来看,其与拇长屈肌关系较为密切;但从止点判断,其收缩时具有紧张掌腱膜、屈肌支持带及屈腕的功能,其与掌长肌的功能相似,故命名为"副掌长肌".未见有此类肌的变异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跖腱膜炎与腓肠肌挛缩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9月~2010年1 1月足踝外科门诊收治的20人跖腱膜炎患者和31人正常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9足跖腱膜炎中16例(55.2%)合并腓肠肌挛缩.62正常足中 11例(17.7%)合并腓肠肌挛缩.结论 跖腱膜炎与腓肠肌挛缩关系密切,跖腱膜炎的患者多伴有腓肠肌挛缩.  相似文献   

13.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6例30条膝关节韧带损伤施行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移植,受伤时间6~24月,包括前交叉韧带12例,内侧副韧带6例,外侧副韧带4例,前交叉韧带合并侧副韧带损伤4例(8条韧带),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结果随访23例,随访时间8~36月,平均22月,随访发现2例病人术后功能改善不明显,按Jenkins标准评价,有效率为91.3%。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材料,用于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者,约占46.2%[1],损伤后如被漏诊或治疗不适当,可出现膝关节内侧不稳定,最终可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2]。临床上治疗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方法较多。我们使用异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的方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氯仿 /甲醇 (CM)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2 4只新西兰兔随机选择 1侧跟腱行CM腱移植 ,另一侧行自体移植。按术后 1、2、6、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自体腱移植组和CM肌腱移植组的拉伸强度和刚度在术后 1、2周 ,6周与术前、术后 12周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自体腱移植组与CM腱移植组术后 12周的拉伸强度和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M腱移植组与自体腱移植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力学变化相近 ,无统计学变异 ,可以用来替代自体腱。  相似文献   

16.
bFGF复合膜对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用bFGF复合膜 ,包裹在腱移植处 ,探讨腱内部再生是否快于腱周结缔组织增生 ,从而达到防止或减轻腱粘连的目的。方法 用 - 80℃冰箱冷存 10天的同种异体跟腱缝接 30只兔左肢跟腱缺损 2 .0cm处 ,分两组 :A组在腱移植处包裹bFGF复合非降解膜 (药膜 )为实验组 ,B组在腱移植处包裹无药的非解降解膜 (无药膜 )为对照组 ,术后不同时间 ,切取腱移植部位 ,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 ,再行镜下观察 ,图像分析仪测定和腱周粘连定量测定。结果 包药膜腱移植段内部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较无药膜的多 (<0 0 1) ,包无药膜腱周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较包膜的多 (<0 0 1) ,包药膜腱移植段内部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较腱周结缔组织的多 (<0 1) ,无药膜的明显较腱周的少 (<0 0 1)。结论 bFGF复合膜有增强腱内部再生和减轻或防止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伸指腱器终腱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伸指腱器终腱的解剖学特点和槌状指损伤的病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鲜成人尸体示、中、环、小指各 2 0指的伸指腱器终腱特点进行了解剖学测量 ,并对终腱的滑动距离进行了动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各指伸指腱器终腱的形态结构大体相似 ,但是中指 (17.12± 3 .3 )mm和环指 (16.3 3± 2 .9)mm的长度明显长于示指 (14 .73± 4.1)mm和小指 (10 .91± 2 .5 )mm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并测出了各指终腱薄弱区的位置 5 .5~ 8.6mm ;同时检测了终腱运动功能与外力的关系 ,当近侧指间关节 (PIP)伸直时终腱的滑动距离较PIP屈曲时减少 40 %以上 ,表明终腱对外力的缓冲能力也减少了40 %。结论 :伸指腱器终腱的薄弱区是断裂的易发部位 ,也是功能重建的关键部位 ;终腱的形态结构、运动功能和外力是产生槌状指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一)依小指固有伸肌分裂程度、抵止部位以及是否缺如等为标准,而分为四型:在400例标本中,Ⅰ型和Ⅱa型合计,共有369例,占92.25%;其余的Ⅱb型、Ⅲ型(包括亚型)和Ⅳ型合计,只有31例,占7.75%。前者属正常型,而后者则为变异型。 (二)在Ⅱ、Ⅲ型的标本中,共见到25例副腱束,占调查总数的6.25%。其中最多见的是一条副腱束,共有23例,占调查总数的5.75%,除2例并入第Ⅳ指背腱膜外,余皆并入第Ⅴ指背腱膜内。二条副腱束的只有2例,占调查总数的0.50%,全部并入第Ⅴ指背腱膜内。 (三)小指固有伸肌腱加入指背腱膜以后,并不抵止在小指第一节指骨底,而是分为三束,分别抵止于小指中节和末节指骨底。 (四)腱滑液鞘,共检查160例,归纳为三类:单滑液鞘有109例,占67.58%;分叉形的滑液鞘44例,占27.28%;双滑液鞘6例,占3.72%;三腱(Ⅲc型)分别通过第四、五、六滑液鞘者1例,占0.6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测桡骨茎突部软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变异,为临床局部封闭、针刀等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30例成人腕关节防腐固定标本的第1骨性纤维鞘管长度、上下口直径,及其与桡动脉、桡神经浅支间的宽度进行测量,并对纤维间隔和拇长展肌副腱进行了观测.结果 单隔间63.3%(19例),表现为拇长展肌(APL)肌腱与拇短伸肌(EPB)...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腓肠肌起点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在严重屈曲挛缩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意义.方法:常规解剖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观测腓肠肌起点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分为中间的肌性部分和两侧的腱性部分.外侧头起始部的腓后侧有股二头肌肌腱及腓总神经斜跨过,腓侧有腘肌腱及外侧副韧带.内侧头起始部的胫后侧有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膝上内、外侧动脉从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上方贴着骨膜绕过股骨内、外侧髁到前方.腓肠肌腱性部分周围无重要神经血管毗邻,为解剖安全区.结论:严重屈曲挛缩畸形TKA术中,常规经侧副韧带内侧的松解方式只能松解到肌性部分,可能是松解不够彻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