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化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菊  牛海涛  王梅 《全科护理》2009,7(27):2471-2473
[目的]评价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提高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5例门诊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病人在实验前、实验后12个月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的变化。[结果]通过个体化教育干预并随访12个月显示:实验组病人对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或P%O.01)。[结论]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方法178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对照组85例.观察2组患者在实验前、实验后15个月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的变化.结果通过个体化教育干预并随访15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对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方法 178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对照组85例.观察2组患者在实验前、实验后15个月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个体化教育干预并随访15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对饮食治疗依从行为达标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糖尿病饮食处方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56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护士每天协助采用简明饮食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饮食指导.[结果]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结论]饮食简明处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状况,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纠正肾性贫血的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对64例MHD病人进行3个月的关于肾性贫血的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认知行为干预后,64例MHD病人对肾性贫血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EPO、铁剂(口服或静脉)使用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3个月内自行停用EPO例次明显减少(P<0.01),血红蛋白和血铁蛋白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MHD病人纠正贫血的医嘱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改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6个月后、12个月后病人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实验组病人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12个月后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柳华  李荔  汤垂丽 《护理研究》2013,27(5):441-442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骨外科糖尿病前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骨外科筛查出的30例糖尿病前期病人作为实验组,从既往病区住院的糖尿病前期病人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对实验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病人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创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依从性、血糖控制这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可让骨外科糖尿病前期病人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健康行为方式依从性,明显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运动对糖尿病病人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00例糖尿病病人入院时问卷调查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疾病情况制订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指导病人实施,评价指导前后的遵医行为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指导后病人的遵医行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指导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有效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00例病人住院期间均接受狼疮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在药物治疗、饮食、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指导,出院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年时的治疗依从率和疗效.[结果]出院1年时干预组治疗依从率和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对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凤英  李琴 《全科护理》2016,(12):1217-1219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病人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时间6个月,采用肾脏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及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依从性(CPAT)、授权量表、肾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KDQOL)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饮食药物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服药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前KDQOL-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服药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后KDQOL-SF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对住院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按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配餐、送餐;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饮食指导.[结果]实验组平均满意度为96%,对照组满意度为85%;实验组饮食治疗后1周血糖达标21例(70%),对照组达标9例(30%).[结论]为住院糖尿病病人实施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人不依从天数、依从程度、肌力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干预组不依从天数显著减少,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肌力恢复程度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明喜  鲁萍 《家庭护士》2007,5(5):77-78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癫痫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4例癫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小组化教育,实验组采用小组化教育加个体化教育的强化教育.测定教育后3个月至1年病人的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遵医行为3个月及1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自身对照在实验组中3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年遵医行为显著低于3个月的遵医行为(P<0.05).[结论]对癫痫病人实施小组化教育加个体化教育的强化教育模式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单纯小组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率与门诊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本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134例进行就诊方式、疾病筛查以及自我管理依从性等调查.[结果]HbAlc达标率与病人的主动运动、饮食控制、拥有血糖仪、每周测血糖次数、HbAlc年度检查次数以及接受糖尿病教育等自我管理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年度筛查次数与就诊行为有相关(r=0.214,P<0.05).[结论]门诊就诊行为影响病人接受HbAlc年度筛查的次数,病人接受糖尿病教育的途径影响HbAlc达标率及自我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刘晓虹 《全科护理》2013,(36):3393-33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的遵医行为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血液透析病人112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进行遵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病人遵医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其中以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遵医行为,帮助病人达到最佳治疗目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7.
张晓宇  苏春燕  鲁新红  汪涛 《护理研究》2009,23(22):2022-2024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由专职的血液透析营养护士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3个月饮食知识教育,分析食谱并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并对干预前后病人血钾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进行3个月饮食干预后,病人透析前血钾水平明显降低,由5.22 mmol/L±0.70 mmol/L降低到5.03 mmol/L±0.78 mmol/L(P<0.05);高血钾的发生率由34.0%下降到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饮食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病人的血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个体化强化糖尿病(DM)教育干预对患者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态度、知识、依从行为及代谢水平的作用.方法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3年11月220例DM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教育干预组、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分别失访17例、25例),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接受教育的程度、治疗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教育前、教育后9个月、15个月接受常规DM教育指导.干预组患者除此外,又增加首次干预后的1、3、6、9、12个月时的随访,接受个体化、强化糖尿病知识与行为干预.结果通过强化教育干预并随访15个月显示:干预组患者对DM综合治疗的态度、知识、依从性评分提高,代谢水平改善(P<0.01~0.001).结论实施个体化教育干预提高DM患者对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和管理方面的态度、知识、依从性,帮助患者逐渐建立起来正确合理的生活习惯,代谢水平改善.通过个体化强化教育干预可维持、稳定患者态度、知识、依从行为及代谢指标,并将建立起来的良好生活习惯固定、维持下来.  相似文献   

19.
袁丽  罗玲  井雪娥  闫静 《护理研究》2010,(5):1265-1266
[目的]评价糖尿病饮食处方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56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护士每天协助采用简明饮食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饮食指导。[结果]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结论]饮食简明处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状况,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1月收入我院住院治疗2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服药、合理进食、休息与活动、戒除烟酒不良嗜好、维持良好心境等从医行为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从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