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观察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托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及阿托伐他汀与培哚普利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6例心血管危险分层中危以上的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 blocker ,CCB)组(40例),他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组(43例)及他汀+CCB组(43例),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24周后测量血压,测定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超声观察C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三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他汀+CCB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更为显著.他汀+ACEI组及他汀+CCB组的TC和LDL-C均明显下降.三组FMD均显著改善,CIMT均显著减少,并且治疗后他汀+CCB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阿托伐他汀在降压、降脂、降低CIMT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观察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托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及阿托伐他汀与培哚普利联用对原发性高血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心血管危险分层中危以上的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 blocker,CCB)组(40例),他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组(43例)及他汀+CCB组(43例),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24周后测量血压,测定空腹静脉血总胆同醇(TC)、甘油二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以超声观察C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三组收缩乐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他汀+CCB组的收缩斥和舒张压下降更为显著。他汀+ACEI组及他汀+CCB组的TC和LDL—C均明显下降:三组FMD均显著改善,CIMT均显著减少,并且治疗后他汀+CCB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阿托伐他汀在降压、降脂、降低CIMT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将两组的血脂水平、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斑块积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采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消退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4.
将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共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血脂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血脂、血清CRP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血脂、血清CRP明显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表明阿托伐他汀除鼻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辑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内应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7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n=92)和20 mg组(n=80),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5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的血压和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显著下降(P<0 01),与阿托伐他汀10 mg组比较,20 mg组能更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的ET明显高于对照组,NO和CG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ET显著下降,NO和CGRP显著升高(P<0 01),与阿托伐他汀10 mg组比较,20 mg组能更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并发有颈动脉斑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患者实施常规降压治疗,并辅助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63例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并予阿托伐他汀10 mg/d。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并观察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LDL-C、TC、TG和颈动脉IMT值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两组经治疗后,斑块的厚度和长径都有所减小,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减退作用,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脂降低,抑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章祎 《山东医药》2011,51(25):69-70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4周,比较两组IMT、血压、血脂和CR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MT、血压明显降低(P均〈0.05),以观察组IMT降低明显(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TC、TG、LDL-C及CRP下降,HDL-C升高(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H患者的IMT,延缓其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4 mg/d和阿托伐他汀40 mg/d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O、内皮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A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B,且A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40 mg/d阿托伐他汀对预防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方法 将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n=31)组和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n=30)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血脂指标、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内皮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TG、TC、LDL-C、载脂蛋白B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和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I水平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40mg/d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水平、颈动脉斑块情况以及内皮舒张功能,对于预防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树锋  段小嬿  关浩增  陈英 《内科》2013,8(1):4-6,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血脂正常的1级、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分为常规组4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常规组每晚睡前口服安慰剂1片,治疗组每晚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片(10 mg),连续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生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hs-CRP、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IMT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s-CRP、EDD、IMT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降压、调脂的同时,能提高肱动脉EDD,减少颈动脉IMT,故可能延缓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7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 组(n=92)和20 mg 组(n=80),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5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的血压和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显著下降(P<0.01),与阿托伐他汀10 mg 组比较,20 mg 组能更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的 ET 明显高于对照组,NO 和 CGR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 ET 显著下降,NO 和 CGRP显著升高(P<0.01),与阿托伐他汀10 mg 组比较,20 mg 组能更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降压组(A组,32例)及常规降压组(B例,30例)两组。阿托伐他汀用量每天10-20mg,晚餐时顿服,时间1年。分别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TC、TG、HDL—C、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颈动脉TMI值缩小,血中TC、TG、LDL—C浓度下降,HDL—C浓度上升,hsCRP水平降低(P均〈0.01),B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常规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100例AM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A组给予30 mg阿托伐他汀;B组1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量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升,A组血脂改善程度优于B组(t=5.624 4,4.815 1,7.079 0,5.444 6;P=0.000 0);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上升,血管内皮素含量降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指数FMD升高;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高于B组(t=10.704 1,8.654 9,20.200 7;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均有所减小,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B组(t=25.000 0,3.192 3,9.006 9;P=0.000 0,0.001 4,0.000 0)。结论 3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斑块及体内的血脂水平均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惠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随访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同时检测血浆中一氧化氮、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糖、血压均控制良好.虽然常规治疗组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一氧化氮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但对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没有明显改善(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血管内皮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只有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所减退(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保护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和强效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分别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2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除联合组显示降脂外,2组在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联合组治疗后较贝那普利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志辉  雷铭  徐惠琳  王平  黄鸣 《山东医药》2010,50(47):101-10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最佳剂量。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a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冠脉病变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患者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小剂量更能有效控制病变进展,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压、血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指标,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