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并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9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例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导致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3.47%,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术前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肠道准备、肿瘤TNM分期.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主要和患者术前自身因素、术前肠道准备及肿瘤进展有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罗喆令 《中外医疗》2007,26(20):2-2
目的 直肠癌行Dixon术采用Gambee缝合法吻合结直肠,病人术前准和术后护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方法: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2.76%,对照组28.%.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全身状况、术前肠道准备、吻合口张力、血供、吻合质量、吻合及盆肠感染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颍上县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43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6例吻合口漏原因、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6例术后吻合口漏患者1例经引流、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措施治愈,5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同时行结肠造口治愈。结论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与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前的肠道准备、术中的手术方式与技术以及术后的营养支持有关,围手术期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4年9月~2012年6月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107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根据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即上段≥8cm和下段〈8cm而分为高位前切除术组47例和低位前切除术组60例,观察患者手术临床情况。结果107例中共有11例发生临床吻合口漏,总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0.28%。其中高位前切除术组2例.占高位前切除术组的4.25%;低位前切除术组9例,占低位前切除术组的15%。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并不单一;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预防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后以保守治疗为主.多数吻合口漏可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并研究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2014年期间收治的78例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患者2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结果统计发现,2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引起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术前肠道准备不足、个人营养不良、手术方式的选择等等,所以患者在术前进行良好的准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庞绍春  吴国忠  潘天生 《吉林医学》2013,(31):6479-6481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措施及预防经验。方法:选择256例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对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直肠癌Dixon术后有13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其中腹腔镜手术5例,常规开腹手术8例,使用管型吻合器9例,手工吻合4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常见危险因素有肠管裸化程度、闭合器、吻合器的规格及使用技巧、腹腔镜手术、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及术野感染。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或填塞压迫止血、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近端结肠或回肠造口、二次吻合等,其中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均容易操作,适合推广。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7.
吻合器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生存质量 ,避免永久性结肠造口 ,预防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87例距肛缘 6~ 10cm的直肠癌运用吻合器技术行直肠前切除术 (Dixon)。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漏及狭窄 ,随访 6 3例 ,局部复发 14例 ,死亡 9例 ;37例术后排便功能不全 ,半年内逐渐恢复。结论 :吻合器技术具有简单、安全、吻合可靠等特点 ,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成败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9例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4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2.2%).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行手术治疗(HA手术)2例,采用保守治疗7例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10~15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正确的判断吻合口漏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卫平 《海南医学》1992,3(3):41-42
直肠癌Dixon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漏,低位直肠癌更易发生。我院自1984~1990年间为39例直肠癌行Dixon术,其中6例出现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愈合,现将临床资料和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出现的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11例患者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HA手术),8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平均为10~15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正确判断吻合口漏的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栋森  王军  王敬东  徐靖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487-488,49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1998年6月-2004年9月对208例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法行保肛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2例,吻合口狭窄8例。结论充分的肠道准备,保持良好的肠管血运,熟练运用双吻合器与正确放置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治疗措施。②方法对28例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法行保肛手术。③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例。④结论充分的肠道准备,保持良好的肠管血运,熟练运用双吻合器与正确放置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
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
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54/628)。患者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没有行预防性近端肠造口、肿
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肿瘤病灶直径>5 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是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合并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
口漏的危险因素, 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可以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在对38例接受直肠前切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肠道吻合时,将一剪去顶端的避孕套缝合固定于吻合口上方,另一端拖出于肛门外。术后观察吻合漏发生的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有25例病人避孕套在2周内脱落,最快1例为术后第7天,最长1例术后第29天,中位脱落时间为13d.无直肠出血及直肠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能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28例双吻合技术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直肠阴道瘘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措施,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若局部或全身感染较重宜尽早行近端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16.
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5~01—2012—01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037例的病例资料,选择对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的患者1578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精确的护理。观察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共发生吻合口肠瘘有12例,发生率为0.76%,年龄大于60岁7例,30—50岁4例,20~30岁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精确有效的护理能有效的减少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4 d者2例,术后6~8 d者12例,术后9~11 d者2例。有14例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感染不重,经保守治疗后愈合。有2例全身中毒症状和急性腹膜炎体征者,行回肠造口术。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与术前肠道准备,术前个人营养状况,术中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张力有关;术前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营养支持和保持骶前引流通畅至关重要。发生了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自愈。注意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总结其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132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均行保留肛门的Dixon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 m L,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60 h,术后6例发生吻合口漏,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低位直肠癌拓宽了保肛的指征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