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颞骨及其邻近区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明确颞骨及相关结构的薄层断面形态,为该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颞骨制成横断、冠状及矢状位3个方位的薄层断面(片厚1.2mm),对颞骨内听小骨、骨半规管、前庭、耳蜗、面神经等结构进行观测。结果:塑化薄层断面可良好显示颞骨内结构。颞骨横断面有11个层面,冠状断面有12个层面,矢状断面有13个层面,对各关键层面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结论:颞骨塑化薄层断面良好显示颞骨及内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可直接与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MRI扫描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对颞骨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咽旁间隙的薄层断面与MRI对照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咽旁间隙(PPS)的形态学信息,为咽旁及其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识别与诊断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围可视人数据集中选出咽旁间隙有关的横断面图像和相应的MRI轴位图像对照,观察咽旁间隙。结果 在人体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出咽旁间隙的形态、内容和毗邻关系;并提出咽旁间隙在横断面卜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 鉴于咽旁间隙在颈深部解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在颈深部疾病影像诊断中,可将咽旁间隙作为关键性结构,根据其位置的改变,对颈深部疾病进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三叉神经脑池段进行MRI与塑化切片对照研究 ,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三叉神经横断位 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 1例薄层切片 ,同时采用FLASH 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 6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 ,对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形态、走行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标本及活体MR扫描 ,三叉神经脑池段的行程、解剖结构能够准确显示 ,塑化切片与MRI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 ,MPR)横断位上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 (12 .78± 2 .0 3 )mm ,向前上外侧走行 ,与脑干背侧连线成角 (10 3 .0 4± 5 .14 )° ,随着年龄的增大 ,三叉神经脑池段与脑干背侧连线的夹角逐渐变小 ,其中小于3 0岁年龄组与 5 0岁以上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左右侧三叉神经与脑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 (9.2 8± 4.80 )° ,(9.44± 4.2 0 )° ,(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薄层MRI能够准确显示神经脑池段的解剖结构和走行规律 ,是评价三叉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准确的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涉及Meckel腔相关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影像学检查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成年尸体头颅标本10例,开颅切除大脑,手术显微镜观察和测量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结果Meckel腔是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腔内容纳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池。Meckel腔由上下、前后和内外侧壁构成,其中内侧壁与海绵窦外侧壁相贴,并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比邻。Meckel腔上腔深(14.39±1.37)mm、下腔深(14.95±1.18)mm、宽(12.14±0.64)mm、厚(5.45±0.53)mm;三叉神经节长(11.90±1.16)mm、宽(10.04±1.24)mm、厚(3.44±0.74)mm。结论Meckel腔及相邻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常Meckel腔(MC)CT和MRI最佳检查方法及序列。方法 60例MC正常成人分为3组:20例行SE T1WI、GRE T1WI及FSE T2WI扫描,20例行SE T1WI-C^+、FR FSE T2WI及3DF SE T2WI扫描,另20例行CT和CT-C^+扫描。采用双盲法评价并比较8种检查方法-序列对MC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和伪影程度。结果 硬膜壁:显示外侧壁GRE T1WI、3D FSE T2WI和CT平扫不如其他5种方法(H=135.54,P〈0.05);显示内侧壁、上壁、前壁、下壁和后壁SE T1WI、FSE T2WI、FR FSE T2WI和SE T1WI-C^+优于其他4种方法(H=122.76~142.22,P〈0.05)。显示三叉神经节:SE T1WI、FSE T2WI、FR FSE T2WI和SE T1WI-C^+优于其他4种方法(H=135.64,P〈0.05)。显示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SE T1WI-C^+优于其他7种方法(H=139.54,P〈0.05)。显示神经纤维:FSE T1WI和FR FSE T2WI优于其他6种方法(H=159.00,P〈0.05)。显示三叉神经池:SE T1WI、FSE T2WI、FR FSE T2WI和SE T1WI-C^+优于其他4种方法(H=147.00,P〈0.05)。磁敏感伪影:GRE T1WI和3D FSE T2WI多于其他序列(H=150.84,P〈0.05)。骨伪影:CT有伪影。牙齿和运动伪影:CT和MRI各序列无差别。结论 MC检查应首选SE T1WI和FSE T2WI;必要时可使用FR FSE T2WI和SE T1WI-C^+作为补充;CT和CT-C^+也可用于检查MC;GRE T1WI和3D FSE T2WI不适合MC检查。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MRI:薄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影像解剖学对照研究,探讨面、前庭蜗神经影像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15例健康志原者和3例头颅标本分别于1.5T MR扫描仪上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和FR-FAST。MR检查结果与解剖标本相对照。结果 常规横断面和冠状面可显示面、前庭蜗神经复合束,并可分层显示其在内耳道底的分支。与水平段平行的斜平面可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结论 MRI可以很好显示面、前庭蜗神经颅内各段的影像。  相似文献   

7.
喉中间腔区域的薄层横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喉中间腔区域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并为临床上对喉的影像识别与诊断和喉的外科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提取喉的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断层图像,并观察该区域的解剖结构。结果与结论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软骨、肌、韧带、间隙等解剖结构形态及其相互的毗邻关系;软骨的不对称性骨化、环杓关节的不对称性运动等现象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不一定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并提出了喉中间腔区域内的结构在横断层上的最佳显示层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前沟在MRI横、矢状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采集30名正常成人头颅连续MRI数据,应用e-film 2.1工作站和Adobe Photoshop CS8.0软件包,研究中央前沟在横、矢状断层面上的形态特征规律及其形态学类型。结果:中央前沟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段型,横断面上为一形态欠规则的略曲线型,矢状断面上表现为从后上向前下走行、略呈"S"的单一线形,显示率为16.67%;二段型,由额中回与中央前回之间的连接部分隔所致,横断面显示为前后2条形态各异的短沟,矢状断面上为2条从后上向前下走行的"S"线形,显示率为63.33%;三段型,由中央前回中下部外侧面向前发出的一舌样小回将下中央前沟局部挤压变形所致,横断面为3条呈上下、前后关系的短沟,而矢状断面,下中央前沟则为从后上向前下走行、略似斜纵形的"Ω"形,显示率为20.00%。结论:中央前沟在MRI横、矢状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可为额叶后部病变的定位诊断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间隔的薄层断面解剖结构,为临床影像学及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经肉眼观察无器质性病变的正常成人心脏标本16例,血管灌注,经5%的甲醛固定,明胶包埋后低温冰冻1周,再于低温实验室中用数控铣床铣切,并逐层定焦数码照相。结果共获取层厚0.2mm的图片1608张,从心尖到心底,心脏中隔及其周围相关结构显示清晰,结缔组织及肌组织分界明显,并在Photoshop 6.0下测得心尖、卵圆窝、室间隔肌部、左、右心室及左、右纤维三角等的径线值。结论图像清晰,显示结构细小,并可对一定结构进行测量,能为临床影像学和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绵窦的断层标本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海绵窦的影像学和神经外科学提供基础资料。利用35具三维头颅断层标本,103例正常三维头颅MRI对照研究了海绵窦的位置、形态和内容。结果:海绵窦为颅中窝两层硬脑膜构成的硬脑膜窦,前端达眶上裂,后端达颞骨岩部尖。颈内动脉和脑神经Ⅵ位于海绵窦内,脑神经Ⅲ~Ⅴ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这些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恒定的位置关系,脑神经Ⅲ和Ⅳ位于颈内动脉外上,Ⅴ1和Ⅵ位于颈内动脉外侧稍下,Ⅴ2位于海绵窦外下角。在MRI上,海绵窦静脉间隙呈稍低信号,脑神经呈点状或不规则形稍高信号。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海绵窦的详细解剖,与断层标本相一致,以经过蝶鞍中部的冠状位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颞上沟可出现在Z=-36~48c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95%分布于Z=-30~42 mm层面上),并随着层面的上移而沟后移;矢状面上颞上沟分为前部的水平段及后部的升段;在Z=-6~6 mm层面上颞上沟出现明显向后上走行的与颞上沟前部呈较大钝角的拐点,在Z=-21~12 mm的横断面上颞上沟可出现多沟表现(95%分布于Z=-18~9 mm层面上).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颞上沟的快速识别和颞上沟周围重要结构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生物塑化技术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用生物塑化技术进行了人体颅底部蝶鞍、斜坡区的生物塑化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生物塑化包括多项技术,如硅橡胶浸渍技术、多聚乳胶包埋技术、环氧树酯透明技术以及多聚树酯脑组织切片技术等。对生物标本进行塑化处理,特别是对软组织、含水量高的组织和器官,如心、肝、肺、肾、肌、关节等进行包埋,可使标本硬化、透明,可整体观察,也可制作切片。生物塑化的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固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脑顶枕沟在MR横断层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3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在eFilm2.1工作站中,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层图像上顶枕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顶枕沟可出现在Z=-6~36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一"字形占总层数的87.3%;"U"和"Y"形,占12.7%,随着层面的下移而沟前移。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顶枕沟的快速识别和楔叶、楔前叶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MRI解剖及撕裂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的MRI影像解剖,并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0名正常人40例膝关节进行内侧半月板后根部MRI检查,观察总结内侧半月板后根部的正常形态、信号、走行及附着点位置,搜集16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20名40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可清晰显示,冠状位呈较低信号,矢状位及横轴位可见梳状表现,附着于内侧髁间隆起后方、后交叉韧带下止点的前内侧。16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中,MRI全部诊断正确,冠状位中14例显示裂隙征,矢状位中13例显示鬼影征,横轴位中6例显示钝圆征,5例显示裂隙征,5例诊断不明确。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正常形态、信号及附着位置,且可以准确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是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盘在关节运动中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形态依据.方法筛选11具牙列整齐、磨牙完整的新鲜中青年尸头及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行大张口位、下颌前移位、侧移位及闭口位MR扫描.采用Plastination技术将闭口位标本制成横断、斜矢状及斜冠状位三个方位的连续薄层断面标本,比较不同功能位关节盘的断层影像表现.结果大张口位、下颌前移位及下颌侧移位的平衡侧关节盘不同程度地向前移位,关节盘后带变为凹盘或三角状以适应关节结节的形态;下颌侧移位的工作侧关节盘移位不明显.结论颞下颌关节不同功能位时关节盘与髁突、关节窝的关系表现不同.关节盘后带形态变化较大,但关节盘双凹形特征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颈部外科手术定位及诊治感染蔓延、肿瘤浸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低温冰冻技术,制作了15套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标本,在断面上观察了颈深筋膜的分层及特征。结果 颈深筋膜分为四层,舌骨下筋膜是单独的一层;颈深筋膜深层分为翼筋膜和椎前筋膜;颈深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形成。结论 得出颈深筋膜分布模式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CT等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横断标本 ,在咽隐窝层面上 ,用游标卡尺和关联方格测定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47.6± 2 .1 8mm2 (左 )和 446 .4± 2 .1 0mm2 (右 )。腭帆张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3 .60± 0 .84mm(左 )、2 2 .1 6± 0 .90mm(右 )和 45 .8± 1 .36mm2 (左 )、45 .0± 1 .42mm2 (右 ) ,翼内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2 .98± 0 .86mm(左 )、2 2 .60± 0 .64mm(右 )和75 .2± 1 .34mm2 (左 )、74.6± 1 .2 0mm2 (右 )。两侧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椎前间隙和翼肌筋膜间脂肪存在率分别为 75 .0 %和 60 .0 %。结论 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断层解剖学定量研究对咽旁间隙疾病的CT等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