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36例及单纯高血压组(HP) 33 例,使用64排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用动脉造影的12分段积分法,分析2组病例各个血管节段的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检出率)、范围、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侧支程度.结果 膝以下小动脉斑块中,DM组以硬斑为主,HP组以软斑为主,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DM组与HP组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DM组与HP组均有侧支循环形成,DM组明显多于HP组,且以膝以下血管为主,HP则以膝以上为主.膝以上大动脉病变中,DM与HP组血管斑块均以混合斑块为主,二者检出率、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CTA)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特点。资料与方法62例临床确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合并症分为糖尿病组(DM)及单纯高血压组(HP),分别为33例和29例。使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用动脉造影的12分段积分法将下肢动脉分为12个节段,分析各个血管节段的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并分别对各个节段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膝以上大动脉(腘动脉及其以上血管)病变中,两组血管的斑块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以混合斑块为主;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DM组为左侧:6.51±3.47,右侧:6.96±3.08;HP组为左侧:4.86±2.06,右侧:5.34±2.02。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膝以下小动脉(胫前动脉发出点及其以下血管)病变中,DM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HP组(P<0.05),且主要以硬斑为主,后者则以少量软斑为主;病变狭窄程度积分,DM组为左侧:7.96±3.10,右侧:8.30±2.48;HP组为左侧:3.27±1.66,右侧:3.34±1.4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M)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非DM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硬化斑块发生在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发生在腘动脉远侧动脉多见,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CDFI对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MRI血管造影(3DCE-MRA)对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分析DM下肢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47例DM(DM组)和39例非糖尿病(NDM)(NDM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行3DCE-MRA检查。以NDM组为对照,分析DM组下肢动脉病变特点。结果:DM组狭窄血管累及率为58.2%,NDM组狭窄血管累及率为4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以轻中度狭窄为主,闭塞血管(9.1%)发生率较NDM组(19.9%)低(P0.05)。DM组血管狭窄主要分布在膝下中小动脉(56.5%),NDM组主要分布在膝上大血管(54.5%)。DM组膝下狭窄血管,腓动脉(15.2%)分别与腘动脉(27.2%)、胫前动脉(29.8%)、胫后动脉(27.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CE-MRA能较准确显示DM下肢动脉病变;DM下肢动脉硬化发病率较NDM高;DM更易累及膝下中小动脉,以轻中度狭窄为主,且多累及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256层CT下肢血管造影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差异,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样病变(lower extremities arterial disease,LEAD)发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256层CTA成像结果及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组(DM)90例,非糖尿病(NDM)组90例,比较2组下肢血管病变特点、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差异。结果:DM组在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病变率均高于NDM组(均P0.05);病变程度积分均较NDM组高(P0.05);DM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 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均高于NDM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较非糖尿病患者累及血管更广泛、病变程度更重。FBG、PBG2 h、Hb A1C、CRP、Hcy与糖尿病LEAD相关,CRP、Hcy可作为糖尿病LEAD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VD)效果评估中CT血管造影(CTA)扫描狭窄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本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100例DLEVD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下肢动脉管腔截面积、CTA扫描血管狭窄程度、下肢动脉钙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2%),观察组治疗后左右侧髂总动脉、左右侧股动脉、左右侧足背动脉下肢动脉管腔截面积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轻度狭窄率(46%)、中度狭窄率(52%)均高于对照组(34%、40%),观察组治疗后重度狭窄率(2%)低于对照组(26%),观察组治疗后0级率(10%)、1级率(50%)均高于对照组(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可有效缓解DLEVD患者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血管狭窄程度、下肢动脉钙化程度,缩小下肢动脉管腔截面积,效果显著,通过CTA可以对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作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冠脉内斑块性质的价值;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方法:收集200例患者(糖尿病组100例,非糖尿病组10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并根据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限将2型糖尿病组分成3组:0~6年、6~14年、>14年,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管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2型糖尿病组(P<0.01),2型糖尿病组单支病变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发生率为36.9%,而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3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重度狭窄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研究显示:0~6年组冠脉病变以纤维斑块为主,管腔以轻中、度狭窄为主;6~14年组病变以纤维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管腔呈中、重度狭窄;>14年组病变以弥漫钙化为主,管腔呈中、重度狭窄。Logistic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且随患病年限延长病变加重。64层螺旋CT是糖尿病患者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有效检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冠脉斑块性质,对冠心病诊断和临床评估冠心病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A评估不同程度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特点,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对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重建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共评价638段血管,449段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06段、中度狭窄125段、重度狭窄72段、闭塞46段。侧支循环建立26例。发现钙化斑块或血管壁钙化512段,MPR、MIP、VR均能很好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准确、可靠、无创的成像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作为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7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71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发生率为93.4%;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以足背动脉最明显,腘动脉次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管腔内膜增厚、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最高,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闭塞仅见于足背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收集120例胸痛患者(糖尿病组60例,非糖尿病组6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资料,观察2N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并进行对照研究。并将糖尿病组60例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成3组(〈5年,5-10年,〉10年),并对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计1800段血管进行分析,其中糖尿病组存在斑块297段,而非糖尿病组存在斑块119段(χ2=99.057,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2支及以上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受累血管段分布中,以左冠前降支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而左冠主干、回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均无明显差异。在斑块类型分布中,糖尿病组以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P〈0.05)。60例糖尿病患者中,〈5年组斑块发生率14.2%(64/450),病变以软斑块为主,管腔以轻度狭窄为主;5~10年组斑块发生率为46.7%(112/240),病变以混合性斑块为主,管腔呈现中度狭窄为主;〉10年组斑块发生率57.6%(121/210),病变以混合斑块和钙化斑块为主,管腔多呈中.重度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的粥样斑块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准确识别斑块分布和特征,进行危险评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团注试验技术在下肢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临床怀疑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患者均经下肢动脉64层螺旋CTA扫描。其中,触发组18例,采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试验组20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20 mL)团注试验技术,根据膝关节水平动态扫描峰值时间确定CTA扫描延时点及扫描持续时间。每组CTA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根据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价:(1)VR及断层图像显示最远分支血管的级别;(2)MIP及断层图像显示动脉边缘的光滑度;(3)3级(股浅动脉中段、胫前动脉中段、足背动脉)动脉的CT值,比较2组患者的CTA图像质量并做χ2检验,P值小于0.05可认为是显著性差异。结果股-月国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15例,不达标例数3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6例,不达标例数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5,P>0.05)。小腿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10例,不达标例数8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7例,不达标例数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4,P<0.05)。足背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8例,不达标例数10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5例,不达标例数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6,P<0.05)。结论小剂量团注试验法较自动触发扫描法在显示下肢膝关节以下动脉图像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对照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血管三维重建,并进行DSA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A技术及其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2例疑诊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患者,MSCTA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9例,其中左侧髂总静脉受压16例,右侧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受压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其中左下肢2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2例。左侧腹股沟区囊肿压迫左侧髂外静脉1例。单纯左下肢浅静脉曲张1例。以上30例CT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相符合。MSCTA诊断右侧股腘静脉扩张1例,未见异常1例,该2例DSA均提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结论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型与MSCTA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瘀型ASO与湿热下注型ASO在MSCTA上的特征及其区别。方法:我院近两年收治ASO病人血瘀型24例、湿热下注型9例,分别行MSCTA检查,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下段至胫动脉中段,层厚3 mm,螺距5.5,图像经VRT、MPR、CPR、MIP及轴位图像处理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两型ASO血管钙化情况均与年龄呈正相关,管腔扩张未见明显区别,但在血管段闭塞数目上存在差异,湿热下注型明显多于血瘀型,湿热下注型较血瘀型于腘动脉更显狭窄,管壁于髂外动脉段更显增厚,而血瘀型于股深动脉管壁易增厚,统计结果均为P<0.05。结论:ASO血瘀型与湿热下注型在MSC-TA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别,可以通过MSCTA对其进行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43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8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5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有2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血栓形成病例共27例.5例CT检查显示其他原因的阻塞:布-加氏综合征1例合并两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左侧腹股沟区囊肿压迫左侧髂外静脉1例、盆腔肿块压迫左侧髂总静脉2例、右侧输尿管肿瘤复发侵犯右髂外静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动脉栓塞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糖尿病足溃疡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SCTA检查,以是否并发足溃疡分组,分别计算胫动脉钙化积分(TACS)、外周动脉闭塞指数(PAOI),并分析糖尿病足溃疡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足溃疡30例,出现下肢动脉闭塞18例,平均PAOI为4.40(3.60,5.75),非足溃疡50例,出现下肢动脉闭塞8例,平均PAOI为2.05(1.43,3.10).老年人、有吸烟史及体质量指数(BMI)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易发足溃疡.他们常具有更高的TACS及出现更严重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足溃疡与TACS及PAOI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TACS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影响不依赖PAOI.结论 MSCTA对诊断及评估糖尿病足溃疡LEAD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年龄、吸烟史、BMI、TACS及PAOI都会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TACS及PAOI是糖尿病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MSCTA在四肢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0例行四肢 MSCTA检查的患者,7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4层及16层螺旋CT机进行血管成像检查,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 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曲面重建(CPR)4种技术进行图像重组。结果:40 例患者中,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漏3例,深静脉血栓15例,恶性肿瘤5例,外伤血管断裂术后复查3例,血管探查4例,骨 移植术后复查、前臂血管瘤、胫后动脉闭塞、左胫后动脉闭塞、膝关节骨折及外伤性肱动脉断裂各2例。本组病例检查成 功率为100%。7例与DSA进行对比研究显示,DSA只观察到与血流相关的信息,而MSCTA可同时观察到血流、瘤体、 骨组织、软组织及其结构关系。后处理技术中以VR及MIP法显示血管效果较好。结论:MSCTA创伤小,图像清晰,后 处理功能强大,有助于观察血管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四肢血管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壁间血肿(AAIH)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76例AAIH患者的主动脉MSCTA检查资料,依据Stanford分型分为A型和B型,比较不同Stanford分型AAIH的影像学表现有无差异。根据患者随访期间的不同变化分为进展组与稳定和缓解组,分析进展的相关因素。所有结果均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Stanford A型27例(35.5%)、B型49例(64.5%)。A型、B型壁间血肿最大厚度、溃疡类病变、局灶性强化、胸腔积液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88、χ2=0.441、χ2=0.383、χ2=0.338,均P > 0.05)。A型、B型溃疡类病变的深度分别为(2.8±2.9)mm、(2.5±3.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19)。心包积液15例(19.7%),A型12例多于B型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8,P < 0.001)。41例AAIH患者短期随访,进展组20例,稳定和缓解组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与稳定和缓解组在溃疡类病变、溃疡深度、胸腔积液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27、Z=-2.689、χ2=4.111,均P < 0.05);在Stanford分型、壁间血肿厚度、局灶性强化、心包积液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53、Z=-0.874、χ2=0.006、χ2=1.733,均P > 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溃疡类病变是影响AAIH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论AAIH在MSCTA上表现为平扫密度较高、增强无强化的环形或新月形增厚主动脉管壁。MSCTA检查可以对AAIH做出快速、准确诊断。溃疡性病变是影响AAIH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AAIH早期需要密切随访,监测有无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