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分析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154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54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80株,检出率51.95%.在各类标本中,尿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最高(52.50%),其次是痰(22.50%).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ESBLs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机制,为腹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解放军302医院门诊腹泻患者分离的多重耐药AmpR、SxtR、CtxR的宋内志贺菌43株,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并将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结果携带CTX-M基因27株,其中CTX-M1群16株,CTX-M9群11株,占所有阳性分离株的62.79%;携带TEM基因18株,占41.86%;未检出SHV、OXA和PER基因。同时携带CTX和TEM基因占23.26%。携带2类整合子的宋内志贺菌占95.35%(41/43)。质粒结合试验成功率为92.7%。结论北京地区产ESBLs宋内志贺菌以携带CTX-M基因为主,其次为TEM型。流行亚型为CTX-M-15like、CTX-M-14和TEM-1。2类整合子在产ESBLs宋内志贺菌中多见。耐药基因大多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方式进行传播。产CTX-M-27和CTX-M-64的宋内志贺菌在世界和国内分别属首次报告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在我院的分离、分布情况、耐药特点,以便及时监控和治疗.方法:先用纸片扩散初筛法从140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出38株可疑产ESBLs菌株,再用纸片扩散确证法确认.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27.1%,以重症监护病房为最高.产ESBLs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83.3%~96.2%,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纸片扩散法是一种有效地检测ESBLs的方法,治疗ESBLs细菌所致感染,可应用亚胺培南、头霉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及药敏显示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培养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方法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和WHONET5.6统计软件,对尿培养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我州3所医院尿培养检出1185株大肠埃希菌,3年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40.7%~48.2%之间,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有747株,占6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耐药率普遍高于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而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我州2011~2013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多是产ESBLs的多重耐药菌。建议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时,应常规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和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0年临床分离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了解本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流行情况。方法:运用WHONET5.4软件对2010年分离的常见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0年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前三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2%、43.75%,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1%、3.6%、2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38.9%、0%。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7.9%、14.3%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8%、5%、0%、4.8%。结论:本地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方有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耐药监测,特别是对ESBLs的监测更为重要,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帮助控制耐药株的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送检尿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并用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32.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其余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菌。结果108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62株,检出率为57.4%。ESBLs菌株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5.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45.2%,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6.8%,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的ESBLs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以确定产ESBLs菌株,并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产ESBLs菌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4.8%和23.6%,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临床对产ESBLs细菌治疗以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体外对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比较10种滇产中草药对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呼吸系统患者痰液标本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得到3株耐药大肠埃希菌株,采用80%乙醇提取得到10种中草药提取物,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10种滇产中草药提取物中,有9种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其抑菌圈(IZD)在11.0~21.0 mm之间,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8~12.50)mg/ml.其中,以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Br.]的抑制作用为最大,其对耐药菌的IZD和MIC分别为16 mm和1.56 mg/ml,提取物对标准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稍强于耐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10种抗大肠埃希菌的中草药中有9种对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耐药大肠埃希菌具抑菌作用,对标准菌抗菌活性较大的提取物对耐药菌也具有较大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敏  郝邯生 《武警医学》2008,19(9):821-824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产质粒Anlp C 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酶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收集2006年3~12月天津地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杆菌,采用三维试验法检测Amp C 酶;纸片确认试验法检测超广谱酶;质粒接合试验定位耐药酶基因;PCR通用引物扩增Amp C 酶与超广谱酶基因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在86株受试菌中,表型确认法的Amp C 酶检出率为13.95%;超广谱酶检出率为63.95%;同时阳性者为8.14%.8株Amp C 酶基因扩增阳性菌中有6株扩增出CIT 型片段,3株扩增出.DHA型片段.3株 Amp C 酶基因扩增阳性同时合并超广谱酶阳性菌中:1株扩增出TEM 型和CTX-M-3 型片段,1株扩增出TEM型和CIX-M-14型片段,1株同时扩增出TEM 型、CTX-M-3和CTX-M-14 型片段.结论 天津地区存在同时产质粒Amp C 酶和超广谱酶的大肠杆菌流行株,且某些菌株的耐药酶基因型组合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1~12月全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和CLSI/NCCLS判断标准进行抗菌药物监测。结果临床分离1120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细菌占28.5%,革兰阴性细菌占71.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分别占81.3%和77.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株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4.6%和47.2%,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7%。结论本组资料对本院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莹  朱柏贵  周宁 《武警医学》2015,26(8):828-830
 目的 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3-01至2014-06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共384株,回顾性分析所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384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5.63%,其中41.41%为大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3.44%,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占10.93%。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 71.7%。结论 泌尿系感染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及时总结、分析,对于控制多重耐药菌株产生及传播,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动态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抗菌药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1028株大肠埃希菌和986株肺炎克雷伯菌用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K-B法)检测其ESBLs阳性率,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近4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21.8%,24.5%,31.3%,36.5%;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20.6%,22.5%,29.9%,34.6%。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部分联合制剂抗生素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微生物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1095份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46株,阳性率为22.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感染的数量亦明显增加;药敏试验发现1例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1.4%、47.1%和16.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及时总结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I类整合子在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分布流行状况,分析I类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菌,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大肠埃希菌ESBLs和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分别为57.4%和45.4%,I类整合子在产ESBLs菌的分布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I类整合子的存在与细菌产生ESBLs相关,影响着临床分离株多重耐药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的耐药谱与耐药机制,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离的病原菌用VITEKⅡCampack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2285株病原菌中前5位为铜绿假单胞菌(20.3%)、金黄色葡萄球菌(10.8%)、肺炎克雷伯菌(8.7%)、鲍曼不动杆菌(8.7%)、大肠埃希菌(6.2%);在G-杆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6.8%),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3.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33.2%;G+球菌中,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分别为85.1%和85.2%。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产ESBLs和耐苯唑西林比率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药耐药菌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