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 CISAR)是我国第一支国家级、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紧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其医疗队员全部来自武警总医院。组建以来,CISAR先后参加过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亚齐、巴基斯坦、印尼日惹5次国外大型灾害救援,均获圆满成功,历经多次国外救援实践的CISAR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救援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国家级专业救援队,先后参加过5次大型的国内救援和6次国际救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州发生里氏7.1级强震,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当日下午即抵达灾区。之后即在灾民最多、伤员最集中的体育场搭建第一所流动医院,包括重症抢救、外科手术、医技检查、留观输液等医疗帐篷。  相似文献   

3.
席梅  丁娟  王宜志 《武警医学》2011,22(1):84-85
中国国际救援队分别于2005—10和2010—08分两批赴巴基斯坦开展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国际救援。笔者着重对巴基斯坦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国际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以后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印尼海啸救援中的联合转运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席卷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造成重大灾难,其中印尼亚齐省是受灾最重的地区。因地震海啸破坏,亚齐灾区很多地方陆路交通中断,海上运输速度慢,救灾中多采用直升机、运输机从空中转运伤病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亚齐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应联合国国际联合转运中心邀请,参加了联合转运伤病员工作,这是中国在灾害条件下第一次加入国际联合转运中心救治伤员。1救援过程1.1灾区特点由于地震海啸的破坏,陆路交通已经严重损坏,大批灾民、伤病员滞留在美拉乌等距…  相似文献   

5.
阿尔及利亚、伊朗地震灾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先后赶赴阿尔及利亚和伊朗地震灾区进行医疗救援,现结合两次涉外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实践,探讨涉外地震灾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1一般资料1.1阿尔及尔地震医疗救援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发生里氏6.9级地震,造成2300余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中国国际救援队于5月23日飞赴阿尔及尔参加地震救援,5月30日返回,历时8天。在飞赴途中,医疗队为全体队员接种了霍乱疫苗;针对当地乙肝、疟疾发病特点,开展了卫生防病宣教。在救援现场进行了灾害现场的医学评估,对因极度疲劳引发的中暑、鼻出血、咽喉肿痛…  相似文献   

6.
赴巴基斯坦地震医疗救援药品保障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药品是完成医疗行动的重要保障.有关国际救援医疗药品的配备种类及数量标准,国内还没有深入研究,现结合中国两批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参加医疗救援实践,将药品保障情况进行总结。并就灾害救援药品保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2010—08—26至2010—10—04,历时40d,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两批次赴巴基斯坦执行洪灾医疗救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次赴国外执行洪灾医疗救援任务。现结合两批次医疗救援实践,对赴国外洪灾医疗救援的特点进行研究,为未来提高洪灾救治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鼻腔异物是耳鼻口冈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多见于儿童,儿童玩耍时因新奇感,不慎将异物塞入鼻孔内,而又难以自行取出,造成鼻腔异物的误诊及漏诊,时间长了会带来各种并发症,给诊断与治疗增加困难。自2010年7月以来,巴基斯坦发生建同以来最大洪水灾害,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重灾区信德省特达市塔塔镇实施灾害救援,曾晚上接诊一位鼻腔异物患儿,行急诊全麻手术,成功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9.
从海外地震救援谈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这是印度尼西亚继2005年12月的地震-海啸而后发生的第2次破坏性地震,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5次赴海外救援,在历次的救援任务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灾难事件中护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救援作为救援行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含着急救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危重监护、护理学等多种学科[1]。笔者有幸作为护理人员参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赴印尼救援行动,现就做好大规模灾难事件中的护理工作做一探讨。1灾区伤情特点灾害发生后,医疗救援工作具有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钟道柱  余漩  欧阳伟  鱼敏 《人民军医》2010,(10):737-739
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是国家、军队突发事件卫勤救援的重要力量。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根据上级命令,第四军医大学紧急组织60人的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自4月15日晚到达玉树,至5月7日最后一批队员归建,共收治伤病员1763例次,手术45例,军人门诊724例次,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组建以来首次执行任务,是对医学救援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救援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相似文献   

12.
任岫  陶发胜 《武警医学》2017,(5):465-468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区域性灾害医学救援认知度并分析医疗救援队人员构成情况,为灾害医学救援力量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6所综合医院抽组的400名医疗救援队成员进行灾害医学救援认知度现场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6项和问卷内容30项,其中等级资料15项,客观资料15项.资料内容涵盖了灾害救援基本概念认知度、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掌握程度、灾害救援勤务认知度及新疆灾害救援风险因素认知度等4方面内容.结果 “其他专业”(占51.0%、70.6%、54.9%、47.1%)、“初、中级职称”(占40.8%、67.8%、39.2%、36.3%)对灾害救援认知度相对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专业”(分别占50.0%、46.4%、42.9%、50.0%)、“高级职称”(占21.6%、51.4%、25.7%、31.5%)对灾害救援认知度相对最低(P<0.05);文化程度与灾害救援认知度基本无关(P>0.05).结论 医疗救援队不同专业、不同职称的配备不规范,需优化编组并强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5月27日凌晨,印尼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中,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流动医院,历时19d,外科救治组共救治患者1000余例,首次大量开展各类大型手术,其中主要为骨折及脱位,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明新  汪茜  杨轶  姜川  侯世科  韩玮  张谦 《武警医学》2010,21(4):358-359
北京时间2010—01—13凌展,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历时15d,医疗分队共救治患者2500余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75例,结合2006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患者28例,共计103例。  相似文献   

15.
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后伤员灾害心理研究及航空运送心理辅助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在我院参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组织以后,参与地震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在救援工作中我们发现,受灾人群普遍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心理专业人才对受灾人群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同时急需建立救援医学心理学体系。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后,我院迅速派遣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员前往救灾,并成功运送5例伤员回国治疗,由于  相似文献   

16.
援外地震救援中流动医院危重患者救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刘庆  侯世科  郑静晨  彭碧波 《武警医学》2006,17(10):786-788
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及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展开流动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已先后救治伤员5029例,其中内科患者2450例,极大提高了灾害救援的综合救治能力。笔者拟通过对巴基斯坦地震及印尼日惹地震中流动医院救治危重患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流动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探讨野战情况下内科危重患者救治流程,为武警部队处突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区流动医院外科治疗组的展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5年,巴基斯坦西北部发生7.8级地震,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中,首次在地震灾区展开流动医院。外科救治组在流动医院范围内展开,展开时间20天,共救治600余患者,开展了清创手术和全麻大型手术。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后急危重伤员跨国远程空中转运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今年5月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倒塌。我国政府立即决定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实施紧急救援,在圆满完成阿境内的紧急救援行动后,将地震中受伤的我驻阿机构5名急危重伤员.由中国国际救援队实施跨国远程空中医疗转运,护运回国内进行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武警医学》2005,16(2):F002-F003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7级巨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遭受了地震海啸的袭击,印度尼西亚损失最为严重。由武警总医院医务人员组成的是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先后分两批奔赴印尼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共16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灾害救援空运后送的医疗护理组织实施,以提高医疗救援成效.方法 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组队10年来3次空运后送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1次是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之后,5名伤员从阿尔及尔转送到北京,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49岁.其中1例为腰椎骨折合并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1例为左桡尺骨骨折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1例为右尺骨开放折合并糖尿病;1例为胸壁挫裂伤、可疑肺挫伤;1例女性患者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右外踝骨折,右下肢广泛软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