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实验性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脑水肿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发生的特点 ,以及干预脑水肿发生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体冲击装置致大鼠脑损伤 ,通过对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氏蓝 (EvansBlue ,EB)含量、脑组织内百分水含量、神经功能改变等的观测 ,探讨菲尼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 4小时 ,直接冲击侧以及对侧脑EB含量达高峰 ,冲击侧脑组织百分水含量在伤后 4小时明显增加 ,伤后 4天内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 ;菲尼酮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脑组织EB含量、百分水含量 ,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流体冲击致大鼠脑损伤后 ,引起明显的血管内伊文氏蓝外渗、脑水肿 ,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菲尼酮可明显阻止以上变化 ,由此说明白三烯是引起大鼠血脑屏障 (blood brainbarrier,BBB)开放的原因之一 ,说明脑损伤后减轻脑水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翟磊  杨烽  周洲  李积胜  张瑞军 《武警医学》2003,14(12):715-718
 目的研究急性弥漫性脑损伤对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时程变化的影响,为确定军事训练伤的救治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rmaarou's颅脑损伤装置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用伊文氏蓝(Evans blue EB)示踪BBB通透性的变化.结果急性弥漫性脑损伤后24h组脑含水量为(84.17±0.36)%,较正常对照组(78.34±0.37)%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但急性弥漫性脑损伤后6 h组脑组织中EB含量为(378.10±28.14)μgg,较正常对照组(11.67±2.47)μg/g相比变化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脑含水量的变化与脑组织中EB含量变化不完全一致,BBB的开放先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苑杨  杜鹏  栾新平 《武警医学》2018,29(2):185-187
 目的 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后期脑水肿形成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06至2016-05医院神经外科住院HCH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联合MMP-9抑制药(实验组),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56例。对比治疗2周后两组脑部水肿体积的变化、MMP-9值、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简称为NIH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脑部水肿的体积(5.8±3.1)cm3、MMP-9值(61.3±21.9)μg/L及NIHSS评分(7.1±3.7)分,对照组脑部水肿的体积(12.5±3.4)cm3、MMP-9值(98.2±25.4)μg/L及NIHSS评分(13.2±4.3)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的(P<0.01),同时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 vs 64.29%,P<0.01)。结论 对于HCH后期脑水肿给予常规化的治疗联合MMP-9抑制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示MMP-9可能促进脑出血后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区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大鼠右侧顶叶脑挫裂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伤后3、12、24、72小时和7天组。采用EMSA测定NF-κB的活性,免疫组化测定MMP-9的表达。结果 TBI后NF-κB的活性和MMP-9的表达逐渐增强,至伤后72小时达高峰,伤后7大仍保持任较高水平。NF-κB和MMP-9任表达时相和强度上呈正相关关系。MMP-9表达阳性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少数神经元细胞及侵入的中性粒细胞。结论 TBI可引起损伤区脑组织NF-κB活性和MMP-9的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在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下丘脑后部兴奋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下丘脑后部兴奋性变化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的关系 ,采用电刺激方法兴奋动物下丘脑后部不同核团。根据刺激方法对 40只家兔进行分组 :A组为假手术对照 ,不做电刺激 ;B组刺激下丘脑后核 (PH) ;C组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 (DMH) ;D组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 (VMH) ;E组在刺激PH之前静脉注射α受体阻断剂Regitine。每次刺激参数相同 ,刺激过程中连续记录颅内压 (ICP)变化。 3h后处死动物 ,切取大脑半球组织 ,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K+、Na+含量 ,用胶体金技术对血脑屏障进行示踪。结果发现 ,电刺激三个核团都可引起ICP增高 ,与刺激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 ,脑组织含水量和K+、Na+含量B、C、D组均明显增高 (P<0 .0 1或 0 .0 5 )。E组ICP增高反应较B组减轻 ,脑组织水含量和K+、Na+含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1或 0 .0 5 )。组织学检查在B、C、D组均发现血脑屏障开放和广泛的脑水肿改变 ,E组脑水肿改变程度减轻。提示下丘脑后部兴奋性异常可能是创伤性脑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机制与激活中枢或 (和 )外周去甲肾上腺素 (NE)能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鼠大脑损伤后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脑损伤后释放的谷氨酸通过其受体,主要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而发挥神经元兴奋毒作用;通过对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活性和含水量的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伤后不同时间的大鼠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进行测定,用干湿法测脑皮质含水量。结果伤后30分钟脑皮质含水量开始增加,伤后6小时达高峰,伤后168小时恢复正常;NMDA受体的最大结合量(Bmax)于伤后15分钟开始升高,伤后30分钟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于伤后6小时达最低值,以后逐步升高,伤后72小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实验结果提示NMDA受体过度激活是脑损伤后早期继发性脑水肿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64排CT动态灌注成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致伤组以及致伤组,致伤组又分为2,6,12,24,48,72,120,168 h时相点组.致伤后各组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测定,并观察病理改变,计算损伤区域CT灌注参数与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2 h损伤区域血流灌注骤降达最小值,2~12 h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仍处于低灌注状态,但有所升高.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延长,表面通透性(PS)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rCBF、rCBV逐渐升高,直至伤后24 h开始逆转,伤侧呈高灌注状态,PS值达最大.48 h为高灌注的顶峰期,后逐渐趋于正常.脑含水量于伤后2 h开始升高,48 h达到高峰期.伤后2 h血脑屏障通透性即开始增加,24 h达最大值.rCBF和rCBV与脑水肿的变化关系均呈正相关,PS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间接反映血脑屏障和水肿的演变过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活体脑组织灌注和水肿程度的无创性影像学评价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dynamic 64-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 of ra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discuss the relating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Methods A total of 80 adult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ie,normal control group,sham injury group and injury group.The injury group was divided into eight subgroups at time points of 2,6,12,24,48,72,120 and 168 hours.The detection of CT perfusion imaging,water content 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was done in the injured rats at all time points.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lso observed to calculat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T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the injured region.Results The relative value of the blood perfusion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the mimimum within 24 hours after injury.Within 2-12 hours,relative cerebral fluid(rCBF)and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remained in a low perfusion state,with just a little increase.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was prolonged and permeability surface(PS)increased.rCBF and rCBV wer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ime,which was reversed till at 24 hours after injury and the injured side was in a high perfusion state,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PS.The perfusion reached peak at 48 hours after injury and then became normal gradually.The water content was increased at 2 hours after injury and reached its peak at 48 hours.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brain barrier(BBB)began to increase at 2 hours after injury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24 hours.rCBF and rCBV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 of brain edema and P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BB permeability.Conclusion The dynamic 64-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reflects the variation of BBB and edema and can be used as noninvasive imaging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degree of brain perfusion and edema.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蛋白酶之一,属于众多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明胶酶的一种,又称明胶酶B,相对分子质量为95 000,通过酶系统分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生理pH值时,在锌离子作用下,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重建,故也称其为基质因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能够切断任何细胞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黏着性、作用于细胞外成分或其它蛋白成分而启动潜在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MMP-9在人体妊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模型再塑及创伤修复等正常生理过程.MMP-9的底物主要是Ⅳ、Ⅴ、Ⅶ、Ⅹ型胶原,明胶及弹性纤维.因其作用底物的广泛,表达细胞众多而备受重视,成为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的焦点之一.现就MMP-9在产科妊娠及分娩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个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伽玛刀照射后AQP4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伽玛刀照射尾状核头部(100Gy,4mm)制成大鼠脑水肿模型。观察时间点选定于照射后1、3、7、15、30和45d。干湿比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AQP4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AQP4及其mRNA在软脑膜下星形胶质细胞、脉络膜丛、室管膜及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均有表达。照射后,上述部位AQP4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30d达高峰。AQP4 mRNA及AQP4,AQP4与脑含水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伽玛刀照射大鼠尾状核后,可促使特定区域内AQP4及其mRNA表达增加,其意义之一可能在于参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MMP-9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09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率是40.4%(44/109),明显高于良性乳腺肿瘤(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随肿瘤直径增大以及肿瘤分期的增加,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局部浸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脑损伤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创伤组和高压氧(HBO)组。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于伤后24小时由心脏取血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率、伊文斯蓝(EB)含量及脑组织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脑外伤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含水率、脑组织及血浆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右侧脑组织含水率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对侧(P<0.01或P<0.05),右侧脑组织EB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但P>0.05;(2)HBO组右侧脑组织含水率及脑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脑外伤组(P<0.01或P<0.05),而与对照组及左侧无明显差别;血浆MDA、脑EB含量与对照组、脑外伤组及左侧均无明显差别。结论:HBO能减少脑外伤脑组织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脑损伤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运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 (DBI)模型研究脑外伤后脑缺血缺氧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 采用Marmarou的DBI模型 ,光镜下观察微血管改变并测量顶叶皮质内微血管的截面积及微血管周的水肿面积 ;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并半定量测定毛细血管周围的水肿范围。 结果 光镜下可见外伤后 2 ,6 ,2 4h微血管管径变窄 ,平均微血管截面积分别为 (41.77± 2 7.37) μm2 、(45 .0 9± 2 4 .75 ) μm2 、(49.38± 2 5 .13) μm2 ,均小于对照组 [(6 2 .0 7± 2 8.4 5 ) μm2 ](P <0 .0 5 )。伤后 6 ,2 4h微血管周围存在明显水肿。电镜下 2 ,6 ,2 4h血脑屏障结构有明显损害 ;微血管有痉挛、受压变窄及淤血三种改变。 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后存在明显的脑缺血缺氧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大鼠颅脑爆炸伤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颅脑爆炸伤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Wistar成年大鼠96只随机分为爆炸伤组和假手术组(各48只),右侧颞顶部开直径为1cm的骨窗后用80mgTNT电雷管在5cm垂直距离爆炸,于伤后4,12h、1,2,5,7d分别检测损伤区脑含水量,病理学变化、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爆炸伤后损伤区脑含水量呈进行性增加,并于伤后2d达高峰。AQP4的表达也明显升高,开始局限于损伤中心,而后增高的区域扩大,AQP4表达增高的区域与光、电镜下脑水肿区域一致,单位面积表达的量于伤后2d出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但直到第7天其表达的量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爆炸伤后4h和12h,伊文思蓝渗出主要局限于损伤中心,随时间延长,尽管脑水肿程度加重,但伊文思蓝渗出范围无明显扩大。结论爆炸伤早期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继发性细胞毒性脑水肿可能是爆炸伤后期脑水肿的主要原因,AQP4表达增加参与了爆炸伤后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后早期亚低温治疗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放的影响 ,阐明亚低温降低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可能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 (10只 )、常温损伤组 (40只 )和亚低温治疗组 (40只 )。在镧示踪法电镜下分别观察亚低温及常温条件下颅脑损伤后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开放及其程度 ;用干 -湿重法测定常温损伤组及亚低温治疗组伤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常温损伤组伤后 3h紧密连接初步开放 ,2 4~ 4 8h紧密连接开放达高峰 ,72h紧密连接仍大量开放。亚低温治疗组紧密连接仅轻度开放 ;亚低温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常温损伤组明显减少 ,伤后 3,2 4 ,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伤后 4 8h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亚低温有减轻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开放程度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亚低温减轻伤后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放是降低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内出血(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借助鼠脑立体定向仪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全血)、溶解红细胞(LRBC)或压积红细胞(PRBC),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3,5d处死大鼠,取伤区脑组织测含水量,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1)创伤性脑损伤(TBI)、全血和PRBC三组第3天的脑含水量最高,LRBC组第1天的含水量最高;四组间比较,1 d时LRBC含水量最高,3 d时PRBC和全血组含水量最高。(2)在全血、PRBC和LRBC组,HO-1和TNF-α阳性表达的强弱与脑含水量的高低变化相一致。结论 在TICH中,红细胞对早期(第1天)脑水肿的形成无明显作用,而对迟发性(第3天)脑水肿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红细胞的降解产物和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16.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改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BBB)的改变。方法 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造成家兔重型颅脑创伤,测量其伤侧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应用BH-2型光学显微镜、JEM-10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BBB的改变。结果 颅脑创伤后伤侧脑组织EB含量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内的胞饮小泡增加,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并未开放。结论 颅脑创伤后BBB通透性明显增加是由于内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和内皮细胞内的胞饮小泡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创伤性非断离轴突损伤(nondisruptive axonal injury,NDAI)继发断离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 将1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32℃,持续6 h)和对照组(37.5℃)各8只,液压冲击致大鼠脑弥散性损伤,非磷酸化神经丝蛋白(NF68)免疫组化显示肿胀轴突及轴突球,比较两组伤后24 h、72 h胼胝体区、间脑中脑区、桥脑延脑区和小脑区肿胀轴突及轴突球最大密度变化.结果 伤后24 h,亚低温组各计数区肿胀轴突及轴突球明显减少(P<0.05),间脑中脑区、桥脑延脑区、小脑区尤为显著(P<0.01);而伤后72 h,亚低温组仅在距冲击部位较远的桥脑延脑区、小脑区减少(P<0.05,P<0.01),距冲击部位较近的胼胝体区、间脑中脑区不明显(P>0.05).结论 亚低温早期无论对损伤轻或重的NDAI均可延滞其继发断离的进程,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效应逐渐减弱,仅对损伤较轻的NDAI有效,亚低温可能阻断部分损伤较轻的NDAI的继发断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