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血管畸形的DSA分析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栓塞治疗价值。方法:16例脊髓血管畸形病人做了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根据DSA显示的异常血管的部位、形态、分布和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将其分为三型:髓内动静脉畸形4例;髓周动静脉瘘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8例。栓塞治疗后,13例获得较满意效果,2例无变化。在2个月至3年的随访期间,13例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可靠依据,可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膜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栓塞技术,栓塞剂的配制及诊治方法,方法:38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对畸形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5例各栓塞3次,27例各2次,余均栓塞1次,共74例次,经栓塞后血管造影畸形团消失100%13例80%17例,50%6例30%1例,20%1例,栓塞后手术切劝静脉畸形2例,行γ-刀治疗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1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脊柱截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胸腰段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截骨治疗。测量术前、术后的Cobbs角,对畸形矫正率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平均矫正率80.5%,临床症状恢复满意率100%。结论:后路全脊柱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创伤小,出血少,矫正率高,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急诊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在我院就诊的有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病史的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为了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对有关病变的回流静脉、供血动脉及畸形血管网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介入栓塞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治疗手法是目前治疗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47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4%),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瘤体部位颜色、温度均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对术后外观表示满意。结论:与单纯介入治疗相比,对于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成功率较高,可以有效改善因颌面部动静脉畸形造成的出血溃烂影响的外貌形象。  相似文献   

5.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行血管内介入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经血管造影检查,表现为隐匿性髓内血管畸形者6例,余20均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其中供血动脉为单纯脊髓前动脉者10例,单纯脊髓后动脉者4例,脊髓前动脉和后动脉同时供血者6例。12例接受了栓塞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58.3%。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栓塞治疗是髓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探讨介入治疗软组织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介入治疗各种血管畸形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2—51岁,发生于四肢的血管畸形最为常见,其他部位的有躯干、生殖器官等。治疗方法为在DSA引导下:①经皮穿刺血管畸形注射硬化剂治疗;②经导管供血动脉对血管畸形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的畸形血管团得到全部或大部分闭塞、血管畸形局部肿胀减轻、溃破出血停止、软组织肿块变硬变小及固定;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软组织血管畸形是一种有效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咬合创伤所导致牙周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0例伴有咬合创伤的牙周疾病患者,采取咬合调整及相应的专科治疗。结果:40例患牙进行综合治疗,其2a观察期的有效率为80%。结论:综合治疗对咬合创伤所导致牙周疾病的疗效较好,其中咬合调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在严重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使用血管活性药治疗的7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和指标,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使用血管性活性药后,显效39例,有效30例,有效率88.4%。结论小剂量血管活性药可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膝部创伤并发腘动脉损伤治疗效果。方法:1995~2001年共收治膝部创伤并发腘动脉损伤患者15例,其中腘动脉断裂9例、血管受压3例、血管内膜损伤后血栓形成2例,腘动脉断采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7例、端端吻合2例。结果:2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而坏死截肢,血管吻合术后肢体存活率达100%。结论:细致认真临床检查是发现肢体血管损伤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治疗是处理血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超选择性腹部动脉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行病变血管栓塞术或保留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本组21例患者.16例发现异常,阳性率约76%,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8例、动脉瘤样改变3例、肿瘤3例、畸形血管团2例。13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率为100%;5例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血管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经导管栓塞或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也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应用Onyx-18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Onyx-18栓塞治疗11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11例中,畸形血管团栓塞80%V2&2例,栓塞50%~80%7例,栓塞50%以下2例。并发脑室出血1例,无1例死亡和粘管。结论:Onyx-18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Onyx-18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Onyx-18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Onyx-18栓塞治疗11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11例中,畸形血管团栓塞80%V2&2例,栓塞50%~80%7例,栓塞50%以下2例。并发脑室出血1例,无1例死亡和粘管。结论:Onyx-18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l6例。结果:单纯栓塞治疗9例,其中6例经首次或2次栓塞治疗基本治愈,3例等待再次栓塞后手术治疗或γ-刀治疗;4例栓塞后合并手术治疗;3例栓塞后γ-刀治疗。临床完全治愈7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无症状加重,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有效安全的方法,显投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应用是AVM的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S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21例小肠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及DSA特征,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所有患者均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临床特征:①急性消化道出血为主症状;②常规检查一般为阴性;③血红蛋白含量短期内降至4~6g/mL。DSA特征:①动静脉瘘;②局部肠壁染色增浓;③局部血管异常增多,结构紊乱。其中12例进行了动脉导丝栓塞,2例栓塞后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DSA是诊断血管畸形所致小肠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动脉导丝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为外科手术切除提供的正确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22例胎儿各类骨骼畸形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声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91例妊娠16~40周的孕产妇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四肢根据其解剖结构和邻周关系,长短轴切面结合,多角度追踪扫查。发现胎儿骨骼畸形声像特征,即作动态观察,确认后予测量记录,引产或产后对照。结果 产前超声确诊胎儿骨骼畸形21例,与引产后死婴以及分娩新生儿对照,完全符合19例,准确率86.4%(19/22)。基本符合2例,占9.1%(2/22)。1例胎儿水肿综合征漏诊其双足内翻畸形,占4.5%(1/22)。结论 超声检查可提示胎儿致死性和严重骨骼畸形的形态学特征,为产科合理干预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管畸形是指颅内血管在胚胎期发育异常或发育不全引起的颅内血管先天性病变,而以脑动静脉畸形(AVM)为常见,约占颅内血管畸形总数的90%以上,临床上一般以并发出血为表现,酷似急性脑卒中。治疗与卒中明显不同,应尽早手术治疗。本文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126例,从临床及影像学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89年至1998年收治经手术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126例,年龄5~63岁(平均28岁),其中5~19岁25例(19.8%),20~39岁59例(46.8%)。40~60岁37例(29.4%),大于60岁5例(4%),男8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γ-刀治疗小儿脑动静脉畸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极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86例经γ-刀治疗的1至14岁脑动静脉畸形患儿病例,随访平均18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复查结果,总结γ-刀治疗小儿脑动静脉畸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发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γ-刀治疗小儿脑动静脉畸形,随访平均18个月,总有效率为:92.7%。结论:γ-刀治疗小儿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谨治疗方法。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诊断先天性门静脉血管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先天性门静脉血管畸形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经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证实的6例先天性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6例门静脉血管畸形中肝内双门静脉2例,门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海绵样血管瘤3例,彩超结果与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在先天性门静脉血管畸形的无创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颜面部软组织创伤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5例中,伤口I期甲级愈合124例,5天再次清创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6个月,瘢痕呈暗红色线形,1年后瘢痕基本消褪,接近正常皮肤。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可明显减少外伤后畸形及瘢痕。  相似文献   

20.
良恶性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腮腺良、恶性混合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科1991-1998年各例腮腺混合瘤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畸形不明显,且仅有1例复发。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创伤,外形效果发了,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