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我国为9.4%,国外报道7%~12%。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可并发脑出血,导致孕产妇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文回顾2002—02-2004-01入住我院的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特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我国为9.4%,国外报道7%~12%〔1〕。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可并发脑出血,导致孕产妇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文回顾2002-02~2004-01入住我院的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特点作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02-02~2004-01收治,年龄21~37岁,平均29岁。妊娠周数30~35周,平均32.5周。1例妊娠30周发病,2例33周,2例34周,1例35周。发病后均经神经内科会诊并作CT证实。其中1例死亡,1例遗留有轻度肢体活动障碍,4例治愈。除1例死亡之外,其余病…  相似文献   

4.
CT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CT在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时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行颅脑CT检查,观察第三脑室、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和四叠体池)和纵裂池的形态变化,评估颅内压的高低,并观察与病情演变的关系。结果 86例患者中颅内压正常10例。无l例死亡;轻中度增高34例,死亡9例(26.5%);重度增高42例,死亡33例(78.6%)。颅内压增高往往首先表现为第三脑室受压变形,而纵裂池也是CT片上能够较早观察到的指标之一。结论 通过颅脑CT检查可较客现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惠者的颅内压状况,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 6 6例 ,其中 38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 ,现从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与 NPE的关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 6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 CT确诊 ,男 139例 ,女 12 7例 ,年龄 34~ 85岁 ,平均 6 4 .3岁。 0 .5~ 4 8小时入院 ,2 6 6例死亡 82例 (30 .8% ) ,合并 NPE患者均有意识障碍 ,大部分有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心电图示ST- T异常。 38例 NPE患者死亡 36例 (94 .7% ) ,38例合并NPE患者继发脑室出血 30例 (80 % ) ,2 6 6例脑出血患者有原发性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妊高征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妊高征并发脑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头痛、意识障碍,头CT检查有助于确诊,积极治疗妊高征并配合神经科治疗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结论 预防妊高征并发脑出血的主要措施是产前定期系统的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应及时行头CT检查,积极治疗妊高征及其他相关治疗,可改善妊高征并发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特征,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现将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因、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13例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未并发脑梗死患者32例为对照组,对2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估,观察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后,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提高,必须针对可能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简称微创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用一次性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微创术治疗患者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优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十分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重症室2001年11月~2003年2月共收治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救治体会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12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9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手术组另外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明显提高基本治愈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3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提供帮助。方法 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MOF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37例MOF患者中共有111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其中肺脏33例(89.2%),胃肠道24例(64.9%),肾脏21例(56.8%)。死亡27例,病死率为72.9%。存活的10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结果量表评分,恢复良好2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废6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MOF病死率高,预后差。早期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诱因和早期预防是降低MOF发生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胃粘膜内pH值的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胃粘膜内pH值(pHi)的变化及其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系.方法利用胃张力管检测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间pHi,同时测定不同时段胃液pHi值,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差异.结果78例患者中21例发生了应激性溃疡出血,其入院时的pHi均值与未出血组无显著差异;入院后第24 h、第3、5、7 d 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第1、2 d胃液pH值无显著差异,以后每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监测pH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颅内压(ICP)监测联合颅内血肿穿刺在严重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严重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YL-1型针快速颅内血肿穿刺+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组(对照组1),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组(对照组2),ICP探头快速置入ICP监测+YL-1型针快速颅内血肿穿刺+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组(试验组),每组病例30例。比较3组患者开颅准备时间,各时间点ICP、GCS评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总住院时间以及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 结果3组患者的开颅准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U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病例最短,对照组1次之,对照组2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1 d的IC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术后6个月随访,试验组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61,P=0.001)。 结论快速ICP监测联合颅内血肿穿刺在严重HICH患者术前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ICP,缩短N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延长开颅准备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尼莫地平降低血压 ,提升颅内压 ,从而控制高血压脑内出血。方法 :将 6 5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用尼莫地平 10mg静滴 ;对照组 30例 ,用 2 0 %甘露唇 2 5 0ml,每日 2次或 3次 ,两组治疗 7天 ,2周内复查头颅CT。结果 :治疗组的血压平均由 179/ 10 4降至 15 1/ 91mmHg ,对照组由 181/ 10 8降为 180 /10 3mmHg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对照组血肿扩大 18例 (6 0 % ) ,治疗组为 3例 (8 5 7%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对照组死亡 7例 ,因脑疝 6例 ,并发症死亡 1例 ;治疗组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死亡 1例。结论 :尼莫地平可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和提高颅内压 ,使破损血管壁的跨壁压力梯度下降 ,有止血和防止再出血的功能 ,可作为首选抢救药物之一 ,发病早期患者无脑疝或因颅高压引起的昏迷 ,就不要用甘露醇类的降低颅内压的药物 ,以免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16.
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疗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前瞻性收集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25d。采用盲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GOS评分、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高压氧治疗组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按GOS评分评定预后,高压氧治疗组预后良好32例(76.19%),对照组预后良好21例(46.67%),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能显著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2,自引:1,他引:151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21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 其中47 例发生再次脑出血。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定期门诊复查或随访, 分析了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糖尿病、高血脂、心肌供血状态和抗凝血药物应用等因素与再次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舒张压水平与再次脑出血关系密切, 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明显高于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其它因素与再次脑出血无显著关系。结论 本研究认为高舒张压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4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经CT检查,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实质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经治疗,治愈38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36例患儿出院后随时复查,30例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无近期后遗症。6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脑瘫4例,癫痫2例。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CT诊断是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1)亚低温治疗组:31例,其中脑出血分级Ⅱ级者1例,Ⅲ级9例,Ⅳ~Ⅴ级21例,于伤后24h内接受轻度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颅内压在20mmHg以下者,治疗时间为24h;颅内压高于20mmHg者治疗72h;而颅内压持续在30mmHg以上或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高者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颅内血肿形成。(2)常规治疗组:54例,脑出血分级Ⅱ级者2例,Ⅲ级16例,Ⅳ~Ⅴ级36例,于伤后24h内以常规药物治疗。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亚低温组轻残8例、中残11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恢复良好率为25.81%(8/3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具有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于脑出血患者较缺乏颅内压(ICP)系统的研究,目前推荐的脑出血ICP管理主要来自于TBI治疗的经验,尚缺乏直接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ICP与脑出血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临界值ICP20mmHg(依据TBI资料)是否适用于脑出血。方法前瞻性持续纳入在2010-01-01-2015-06-31入住神经科的昏迷脑出血且均进行了ICP监控的患者。发病3个月转归采用mRS评分。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探讨ICP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最后纳入98例患者分析。ICP均值(OR1.2,CI 1.08~1.45,P=0.003),ICP最大值(OR1.06,1.01~1.1,P=0.015),ICP方差(OR 1.3,1.03~1.73,P=0.03),以及ICP值20mmHg的相对频率(OR1.1,1.02~1.15,P=0.008)都与随访3个月时病死率显著相关。ICP值20mmHg的相对频率(OR1.1,1.02~1.15,P=0.008)也与随访3个月时病死率显著相关。结论 ICP可变性及ICP值20 mmHg的频率与脑出血后病死率和不良结局呈独立相关。将来应开展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定我们的结论,同时验证ICP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