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aspase-3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LDH患者137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受试者1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Caspase-3基因中的三个SNP位点rs4647693、rs4647610和rs12108497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研究组不同rs4647693、rs4647610和rs12108497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Caspase-3 rs4647693基因型观察值和期望值吻合度良好,符合H-W平衡定律(x2研究组=3.153,P=0.076;x2对照组=2.902,P=0.088)。两组受试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Caspase-3 rs4647610基因型和期望值吻合度良好,符合H-W平衡定律(x2对照组=2.058,...  相似文献   

2.
目的BMSCs移植可修复椎间盘退变,但确切修复机制尚不明确。探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BMSCs对氧化应激诱导退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凋亡的保护作用,了解BMSCs移植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分离、培养正常人BMSCs,并鉴定CD34、CD45、CD13细胞表面分子。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NPCs,HE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NPCs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PCs的类软骨细胞表型。取第3代BMSCs和第1代NPCs按共培养体系不同分为4组:A组单纯NPC(s1×106个)培养,不行凋亡诱导;B组BMSCs(1×106个)与NPCs(1×106个)共培养;C组BMSCs(3×105个)与NPCs(1×106个)共培养;D组单纯NPCs(1×106个)培养,行凋亡诱导。B、C、D组分别于共培养3、7d加入0.1mmolH2O2作用20min诱导NPCs凋亡。胰蛋白酶消化收集各组NPCs,行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Annexin-V/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计算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蛋白含量。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人BMSCs和人退变椎间盘NPCs;BMSCs鉴定呈CD34-、CD45-、CD13+;第1代NPCs呈梭形或多角形,于胞质内表达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DAPI染色示凋亡的NPCs可见细胞核固缩;共培养3、7d后,B组(29.26%±8.90%,18.03%±2.25%)及C组(37.10%±3.28%,13.93%±1.25%)细胞凋亡率均低于D组(54.90%±5.97%,26.97%±3.10%),高于A组(15.67%±1.74%,8.87%±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RT-PCR检测示B、D组髓核细胞Bcl-2的转录水平提高(P0.05),Bax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B、C组NPCs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低于D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BMSCs可一定程度保护氧化应激诱导的退变NPCs凋亡,BMSCs共培养预处理的NPCs可能通过降低Bax/Bcl-2的转录比例来增强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pH值对体外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利用甲苯胺蓝和番红O染色进行鉴定,并对P3代细胞分别用普通培养基(pH值7.4)、酸性培养基(pH值6.8)和酸性培养基(pH值6.8)+Cucl_2(酸质子受体抑制剂)培养24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细胞染色结果均为阳性,证明实验中所培养的细胞为髓核类软骨细胞。普通培养基组的凋亡率为(8.86±0.20)%,酸性培养基组的凋亡率为(11.23±0.77)%,酸性培养基+Cucl_2组的凋亡率为(9.60±0.49)%。与其他两组相比,酸性培养基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低pH值的环境下,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黄崇友  臧晓方  熊军  蔡智 《骨科》2012,3(2):102-105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6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将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手术组,并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例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标本均为术中所取出L2/3新鲜椎间盘髓核组织;手术组标本均为术中所取出L4/5新鲜椎间盘髓核组织;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腰椎间盘髓核中的凋亡阳性细胞率及Caspase-6的表达情况.结果 青年、中年、老年手术组髓核内TUNEL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5.71±2.05)%、(53.65±2.93)%、(68.39±4.33)%.对照组髓核内TUNEL阳性细胞率为(17.80±0.62)%.四个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内TUNEL阳性细胞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青年、中年、老年手术组髓核内Caspase-6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8.58±1.80)%、(53.19±2.67)%、(62.72±4.65)%.对照组髓核内Caspase-6染色阳性细胞率为(19.32±1.49)%.四个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内Caspase-6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和年龄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了腰椎间盘退变过程,年龄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影响因素;腰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过程有Caspase-6蛋白酶参与调节,Caspase-6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组织蛋白酶L与人腰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athepsin L与人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实验组标本来源于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取得的退变间盘组织,并根据术中所见将腰间盘突出分为非包含型组和包含型组;对照组间盘来源于胸腰段骨折行前路手术患者手术中切除的间盘组织,以上标本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人腰椎间盘细胞Cathepsin L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在退变组间盘中,各标本均表现出一定的退变特征纤维环板层结构紊乱,软骨细胞巢状增生,纤维环粘液瘤样变,髓核软骨细胞减少,纤维细胞增生,玻璃样变及纤维化,髓核毛细血管的侵入,炎性细胞的浸润等.在未包含型组与包含型组比较显示了更多的髓核毛细血管侵入和炎性细胞浸润,髓核及纤维环退变更严重,纤维细胞增生及瘢痕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组织蛋白酶L阳性率在退变组(90.68±7.61)%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8.69)%,并且在非包含型组(95.45±4.63)%明显高于包含型组(86.93±7.49)%.RT-PCR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L的mRNA表达水平在退变组(1.445±0.206)%较对照组(0.526±0.378)%明显上调,并且在非包含型组(1.608±0.044)%明显高于包含型组(1.282±0.166)%.以上结果均经统计分析证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thepsin L与人腰椎间盘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兔椎间盘髓核组织中BNIP3表达量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健康1月龄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在每只动物的L4/5、L5/6和L6/7椎间盘进行纤维环穿刺术,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作为实验椎间盘;穿刺椎间盘近端3个椎间盘(L1/2、L2/3、L3/4)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分别于术后即刻、2、4、8周对椎间盘进行MRI及组织学评分,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髓核组织BNIP3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髓核组织BNIP3表达,同时分析同一椎间盘BNIP3表达与MRI评分、组织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与正常椎间盘进行对照。结果:正常及手术后即刻实验椎间盘在MRI T2加权像上呈高密度,评分为1.0±0.0;手术后2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不均一的高密度,评分为2.9±0.4;手术后4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不均一中低密度,评分4.2±0.3;手术后8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低密度,评分4.9±0.1,各时间点MR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正常及手术后即刻椎间盘结构整齐,髓核与纤维环交界清晰,组织学评分4.0±0.0;手术后2周实验椎间盘纤维环出现小裂隙,髓核与纤维环交界轻度不清,组织学评分7.5±0.2;手术后4周实验椎间盘纤维环出现较大裂隙,髓核与纤维环交界中度不清,组织学评分10.0±1.0;手术后8周实验椎间盘正常结构丧失,髓核组织纤维化,组织学评分11.8±0.2,各时间点间组织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即刻、2周、4周及8周实验椎间盘BNIP3 mRNA表达是正常组的1.0±0.3倍、2.0±0.1倍、2.8±0.3倍和4.2±0.2倍,与椎间盘MRI退变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92,P<0.01)。正常及手术后即刻实验椎间盘髓核组织BNIP3灰度值分别为55.3±6.2和60.7±4.4;而手术后2周、4周及8周实验椎间盘分别为150.4±13.4、176.0±35.1和173.6±7.9,其灰度值与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92,P<0.01)。结论:兔椎间盘髓核组织中BNIP3 mRNA表达量与椎间盘退变相关,BNIP3表达上调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人髓核细胞系(NPCs)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MEC-1),通过非接触共培养探讨人髓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并抑制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过氧化氢诱导NPC衰老,进行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将正常NPC、衰老NPC与HMEC等比例(1:1)通过Transwell培养板进行非接触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HMEC培养作为对照组,培养24 h光镜下观察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MEC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VEGF的量。各组利用不同细胞条件诱导培养基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纵向迁移能力。[结果]利用200μmol/L与4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NPC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比例分别达25%和55%。共培养1d后正常NPC组HMEC凋亡率高于衰老NPC组(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5%,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α、VEGF,正常NPC组TNF-α高于衰老NPC组(P0.05)。VEGF正常NPC组低于衰老NPC组(P0.05)。趋化实验正常NPC条件培养基迁移膜下细胞数少于衰老NPC组(P0.05),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髓核细胞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抑制内皮细胞迁移,髓核细胞衰老之后诱导凋亡能力下降,抑制迁移能力减弱,进而证明随年龄增长髓核细胞的衰老引起椎间盘微环境变化可能为椎间盘退变中血管长入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CDMP-1促进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合成来逆转椎间盘退变.[方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取第3代髓核细胞,应用CDMP-l分组进行干预实验.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实验组,B组加人100ng/ml CDMP-1,C组加入200ng/rnl CDMP-1.采用光学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对比观察:XTT-PMS法检测各组髓核细胞12d的生长曲线,研究三组细胞间的生长动力学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髓核细胞,7,14,21d 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的mRNA表达.[结果]光学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示:两剂量实验组形态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CDMP-1实验组能较好的维持髓核细胞生物形态学特性,延长退变髓核细胞的衰老;三实验组12d的生长曲线一致,两剂量的CDMP-1没有增加退变髓核细胞的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示100ng/ml CDMP-1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总体均数及3个时间点均高于另外两组任一时间点(P<0.05);糖胺多糖mRNA表达总体均数及14、21d 2个时间点均高于另外两组相应时间点(P<0.05),且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mRNA表达量随刺激时间增加而增加.200 ng/ml CDMP-1组:提高了糖胺多糖mRNA表达水平的同时,却降低了Ⅱ型胶原mRNA水平.[结论]100ng/ml的CDMP-l可以延长体外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的衰老,维持细胞生物形态学特性,提高退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mRN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逆转了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椎间盘退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结构中含有金属离子Zn2+、Ca2+的蛋白水解酶,是分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蛋白酶中最重要的一类,可以降解除多糖外几乎所有ECM成分。从4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作为促进植骨融合的经典生长因子为大众熟知,近年来BMPs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广泛关注和研究[1~3]。BMP-2、-5、-6、-8、-9和-14对软骨细胞的作用被相继发现[3-12]。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认为,明确BMPs在椎间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BMPs有望使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ed disc disease, DDD)通过基因手段获得早期防治,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后期的具有更大创伤的手术治疗。笔者就BMPs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凋亡发生以及caspase-3的表达. 方法采用Annexin Ⅴ和TUNEL法检测第1~4代软骨细胞在体外正常培养体系中第3天和第7天的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表达水平;ELISA检测caspase-3蛋白酶活性. 结果第1~4代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各代次软骨细胞第7天的凋亡率15.7%±0.3%,明显高于第3天的8.9%±0.6%,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表达上调,第7天的表达水平高于第3天.体外培养7天后caspase-3被激活,可检测到分子量为20 ku的裂解片段.caspase-3蛋白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也逐渐增高,与细胞凋亡程度基本一致. 结论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存在凋亡,caspase-3参与了凋亡事件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内外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文献,对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和综合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分为两大类:诱发性和自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其中前者可分别通过改变椎间盘生物力学环境、损伤椎间盘自身结构以及用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遗传性状来诱发退变。在各类建模方法中,以鼠或兔制作的诱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结论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为退变椎间盘的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虽然目前报道的各类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动物模型和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菌性松动全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中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分布的变化,探讨其与假体周围骨溶解之间的关系。方法2001年4月~2006年8月临床上选取16例高分子聚乙烯-金属配伍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初装年龄45~67岁,翻修年龄55~78岁,使用时间7~13年。根据术前X线片和术中所见,分为松动/非骨溶解组和松动/骨溶解组,每组各8例,取出假体周围各区的假体-骨间界膜组织。另取6例初装人工全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4~68岁,病程9~15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界膜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末端标记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分析并比较Caspase-3和细胞凋亡的阳性表达和分布,与磨损颗粒的局部聚积和骨溶解程度的关系。结果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局部聚积区的Caspase-3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金属磨损颗粒;重度磨损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轻度磨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动/骨溶解组Caspase-3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松动/非骨溶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假体周围界膜组织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与磨损微粒的局部聚积和骨溶解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磨损颗粒造成界面骨重建受阻而溶骨大量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细胞凋亡参与了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且与Caspase-3信号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细胞老化及老化表型改变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椎间盘退行性变领域细胞老化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回顾分析,综述椎间盘细胞的老化现象、老化表型改变、老化信号激活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互关系,评价抗老化治疗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修复作用。结果随着机体衰老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细胞通过选择性地激活p53-p21-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或p16INK4A-RB信号通路而老化。老化细胞的聚集不仅弱化了椎间盘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上调表达炎性因子、基质降解酶等老化分泌表型,从而进一步恶化邻近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寻找老化细胞特异性的生化标记物是进一步探明椎间盘细胞老化分泌表型的关键,安全且高效的抗老化治疗依赖于对椎间盘细胞老化机制的深入认识。结论从细胞老化及老化表型改变角度认识椎间盘细胞活性丢失与功能改变的病理机制,为理解椎间盘退变性变的细胞学病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BMP-4腺病毒表达载体(adenovirus human BMP-4,Ad-hBMP-4)转染体外培养人退变腰椎间盘细胞后,对细胞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Sox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Ad-hBMP-4重组腺病毒进行扩增,并检测病毒滴度。取ModicⅢ级、27~5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愿捐赠的退变椎间盘体外分离、培养椎间盘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Ⅱ型胶原在细胞中的表达。取第1代椎间盘细胞转染Ad-hBMP-4重组腺病毒(实验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病毒转染后3、6 d细胞蛋白多糖、Ⅱ型胶原、Sox9基因及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未转染细胞(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d-hBMP-4重组腺病毒滴度为5×106PFU/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Ⅱ型胶原主要表达于椎间盘细胞质。Ad-hBMP-4重组腺病毒转染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转染3、6 d后实验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Sox9 mRNA表达以及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指标3、6 d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BMP-4可有效转染体外培养人退变椎间盘细胞,促进细胞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Sox9表达,提示hBMP-4可能对早期退变的椎间盘具有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套在腰椎MRI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图像上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改良STIR序列八级分级系统,并检验其效度及可重复性。方法根据改良Pfirrmann八级分级系统及MRI检查结果建立并优化一套基于STIR序列图像的腰椎间盘矢状位分级系统。以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7~85岁,平均50岁。对每例研究对象5个腰椎间盘(L1、2~L5、S1)行T2加权像及STIR序列扫描。由3位分级者独立分级后再共同分级,分级者之间的效度及可重复性采用一致率和Kappa系数进行分析。结果共同分级示,所有椎间盘中无1级椎间盘,2级83个(27.7%),3级87个(29.0%),4级66个(22.0%),5级31个(10.3%),6级15个(5.0%),7级12个(4.0%),8级6个(2.0%)。分级者自身达极强一致性(Kappa值0.822~0.952),组间达高度至极强一致性(Kappa值0.749~0.843)。分级者两次分级与共同分级比较,分级一致率为82.7%~92.7%,平均85.6%;13.9%的分级差异发生于相邻1个级别,0.5%为相邻2个或以上级别。结论对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可以采用改良STIR序列八级分级系统,提高了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分级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Bax基因表达在胰腺癌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及14例慢性胰腺炎组织的细胞凋亡(AI),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的AI均值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随肿瘤进展AI逐渐减少。在癌组织中bax 基因阳性表达率为72.50%(29/40),且bax基因高表达组的AI均值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相对减少,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ax蛋白是调节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述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的研究现状. 方法 查阅近年来有关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 结果 将椎间盘源性细胞或BMSCs通过单纯细胞移植、复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等方法移植入退变椎间盘内,均能够表达类髓核细胞表型,增加ECM合成,缓解甚至抑制椎间盘进一步退变. 结论 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性环境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椎间盘组织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103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对照组(n=48)和空白对照组(n=7)。于大鼠L5、6椎间盘内注入荧光金(fluoro-gold,F-G)作为追踪剂;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注入F-G 7 d后分别注射50μL弗氏佐剂(制备椎间盘炎性模型)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进一步处理。实验组及对照组于弗氏佐剂注射后1、3、7、14 d分别取出T13~L6DRG和L5、6椎间盘,行GAP-43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空白对照组于F-G注入后8 d取材作以上检测。结果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DRG中F-G标记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术后3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F-G标记的GAP-43阳性细胞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AP-43阳性细胞和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异凝集素B4(isolectin B4,IB4)双染表达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CGRP的表达分别为91.4%±7.4%和87.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IB4表达;椎间盘中实验组GAP-43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CGRP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IB4表达。原位杂交实验和RT-PCR检测显示:除术后1 d实验组GAP-43 mRNA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炎性环境刺激了大鼠DRG中GAP-43的高表达,促使中、小神经纤维长入病变椎间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