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氧合酶2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亮  张宇新  张作风  陈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08-110,i0002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8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模型组:皮下注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毗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30mg/kg,盐水溶),1次/d,连续5d。②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在MPTP注射前3d经口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250mg/kg),1次/d,连续3d,随后在每天注射MPTP前3.0h给予1次Celecoxib,连续5d。③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最后一次注射后24h处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和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下降约63%(P〈0.01),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大幅升高(P〈0.01)。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仅较对照组下降约37%(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可能与环氧合酶2表达有关;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对帕金森病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8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模型组:皮下注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30mg/kg,盐水溶),1次/d,连续5d。②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在MPTP注射前3d经口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250mg/kg),1次/d,连续3d,随后在每天注射MPTP前3.0h给予1次Celecoxib,连续5d。③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最后一次注射后24h处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和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下降约63%(P<0.01),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大幅升高(P<0.01)。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仅较对照组下降约37%(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可能与环氧合酶2表达有关;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对帕金森病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饮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脑右侧黑质中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制备大鼠偏侧PD模型.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模型组(n=58),补肾活血饮治疗组(n=42):每日灌胃补肾活血饮,按成人(60 kg)每公斤体重剂量10倍计算.治疗8周后断头处死取脑,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脑黑质孤儿核受体(Nurr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黑质Nurr1 mRNA表达明显下降(0.22±0.03比1.10±0.27,P<0.01),TH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减少[(5.4±2.6)个比(104.3±26.4)个,P<0.01].补肾活血饮组脑黑质Nurr1 mRNA表达(0.97±0.15)较模型组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质内可见大量TH免疫阳性细胞[(49.4±14.7)个],显著多于模型组,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 补肾活血饮可能通过增加PD模型大鼠脑组织内Nurr1及TH含量起到治疗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了解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黑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筛选的15只PD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寻台速度下降,时间延长(P<0-05);在平衡杆实验中,其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该区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6-OHDA诱导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与其胞内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和平衡杆实验中行为学改变与TH免疫组化染色及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PD)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偏侧黑质毁损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电针组、PD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9只大鼠。大鼠进行电针处理2周后,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黑质铁含量,观察针刺某些特定穴位对偏侧毁损大鼠脑黑质铁含量的影响。结果 PD模型组大鼠黑质铁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旋转行为学明显异常;而电针组大鼠黑质铁含量较PD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旋转行为学明显改善。结论电针疗法可以降低6-OHDA偏侧毁损大鼠脑黑质内铁的含量,改善大鼠的旋转行为学,研究结果提示电针疗法对6-OHDA偏侧毁损大鼠脑黑质内铁代谢有调节作用,这也可能是针刺治疗PD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周龄的C57BL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探讨其差异的机制是否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不同表达相关。方法:将4。6周龄及15。17周龄的C57BL小鼠给予MPTP造成帕金森病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中酪胺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及HSP70的表达。结果:15-17周龄小鼠在MPTP造模后纹状体中DA、DOPAC、HVA的含量,黑质中的TH阳性细胞数和HSP70的表达含量均明显低于4—6周龄模型组(P〈0.05),而两个周龄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5-17周龄的C57BL小鼠对于MPT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4—6周龄小鼠。HSP70的表达量不同可能是造成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1)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20只。改良组30只。对照组10只。(2)传统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6-羟基多巴胺8μg制作传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改良组向中脑腹侧被盖区单点6-羟基多巴胺12μg制作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含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4μL。(3)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 结果:对照组和传统组术后分别有1只和4只动物在1周内死亡,改良组无动物死亡。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1)改良组30只大鼠有22只旋转稳定。平均转数〉7r/min。成功率超过70%,与传统组相当。改良组大鼠死亡率低于传统组(20%)和对照组(10%)。(2)术后传统组和改良组均有部分动物出现震颤、活动迟缓、易激惹、竖毛、尾僵等异常行为。(3)成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黑质注射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达90%以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注射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P〈0.001)。 结论: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简便实用,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以较快建立稳定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曹非  孙圣刚  童萼塘  骆芳 《中国康复》2007,22(5):298-299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能否诱发黑质细胞凋亡以及Bax蛋白表达与黑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及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60HDA的方法建立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组(PD)组36只,采用TUNEL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等观察术后l、7、14及21d时2组大鼠脑黑质细胞凋亡的数量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黑质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TUNEI.法发现,与对照组比较,PD组存在明显的黑质细胞凋亡(P%0.05),且在1—21d时细胞凋亡数逐渐增高;电镜观察显示,PD组黑质细胞存在典型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在ld为最高,其后很快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6-羟基多巴胺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ax蛋白是黑质细胞凋亡的关键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外液及红细胞内Mg~(2+)浓度的改变。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6-OHDA)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24只,分4组各6只,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采集大鼠动脉血中的红细胞,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中脑黑质细胞外液,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细胞内和黑质细胞外液Mg~(2+)含量。选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同测定。结果:各时点PD组红细胞内Mg~(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但PD组中脑黑质细胞外液Mg~(2+)含量仅在第21、2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g~(2+)缺乏与PD的发生及病程进展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作单侧黑质损毁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检测各组大鼠黑质酪胺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DA能神经元凋亡数及纹状体D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毁侧DA能神经元凋亡数增加,TH阳性神经元数和纹状体DA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损毁侧DA能神经元凋亡数减少,TH阳性神经元数和纹状体DA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20只,改良组30只,对照组10只。②传统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6-羟基多巴胺8μg制作传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改良组向中脑腹侧被盖区单点6-羟基多巴胺12μg制作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含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4μL。③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传统组术后分别有1只和4只动物在1周内死亡,改良组无动物死亡。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①改良组30只大鼠有22只旋转稳定,平均转数>7r/min,成功率超过70%,与传统组相当。改良组大鼠死亡率低于传统组(20%)和对照组(10%)。②术后传统组和改良组均有部分动物出现震颤、活动迟缓、易激惹、竖毛、尾僵等异常行为。③成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黑质注射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达90%以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注射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P<0.001)。结论: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简便实用,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以较快建立稳定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miR-218-5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8只8周雄性C57小鼠随机分配至MPTP组和PBS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kg MPTP或等体积无菌PBS,每隔2 h注射一次,共4次。另将36只8周雄性C57小鼠随机平分为(NC agomir+PBS)组(NCPBS组)、(NC agomir+MPTP)组(NCMPTP组)、(miR-218-5p agomir+PBS)组(218PBS组)、(miR-218-5p agomir+MPTP)组(218MPTP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双侧黑质立体定位注射miR-218-5p agomir/NC agomir,3 d后腹腔注射MPTP或PBS。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黑质miR-218-5p和Wnt7a、Ctnnb1、Lef1、Birc5 mRNA的表达。结果:与PBS组相比,MPTP组小鼠黑质miR-218-5p表达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发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并能缩短其成模周期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08/07-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采用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对照组(6只),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术,将6-OHDA注入实验组大鼠左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VTA)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及黑质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经APO诱导后,有15只(83.3%)向右侧旋转速度>7r/min(30min旋转>210r),术后2周与术后3,4周之间大鼠旋转行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成功模型鼠经Nissl染色可见左侧SNC和VTA区神经元数目较对侧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旋转行为和形态学改变。结论:应用6-OHDA于单侧SNC,VTA两点注射可明显提高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加大6-OHDA的注射剂量可以缩短其成模周期。同时,注射部位的准确性和注射速度及留针时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6-羟基多巴(6-OHDA)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以及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组,检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中脑活性氧水平,并观察大鼠中脑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6-OHDA注入黑质区后,活性氧升高至129.82±16.79(u/mgprot);外源性SOD有效降低活性氧水平,大鼠右侧中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凋亡细胞有所减少,大鼠的旋转圈数也明显降低.结论氧化应激在6-OHDA致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外源性SOD增强了对活性氧的灭活能力,减弱了6-OHDA的神经毒作用,提高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改善了大鼠的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规律以及尼古丁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小鼠(PD组)腹腔注射MPTP 30 mg/(kg·d),共7 d,建立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取4只小鼠(Nic组)腹腔注射尼古丁(2 mg/kg,每天5次,共17 d);取4只小鼠(Nic+MPTP组)给予尼古丁预处理和MPTP;取4只小鼠(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改变和凋亡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慢性MPTP处理过程中,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于MPTP注射第3天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并于第8天达到高峰。与PD组相比,Nic+MPTP组TH阳性细胞丢失和TUNEL阳性细胞增多的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慢性MPTP处理的模式,可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尼古丁对这类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6-羟基多巴胺(6-hydroxy dopamine,6-OHDA)诱发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并能缩短其成模周期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08/07-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采用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对照组(6只),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术,将6.OHDA注入实验组大鼠左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及黑质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经APO诱导后,有15只(83.3%)向右侧旋转速度&;gt;7r/min(30min旋转&;gt;210r),术后2周与术后3,4周之间大鼠旋转行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成功模型鼠经Nissl染色可见左侧SNC和VTA区神经元数目较对侧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旋转行为和形态学改变。结论:应用6-OHDA于单侧SNC,VTA两点注射可明显提高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加大6-OHDA的注射剂量可以缩短其成模周期。同时,注射部位的准确性和注射速度及留针时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存在负相关系,吸烟可能对PD具有保护作用.人们一直在探索尼古丁对PD的保护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尼古丁对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t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8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预防组50只和治疗组30只.干预本文第一作者将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烟酰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质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烟酰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给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Bax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及烟酰胺干预的影响。结果:帕金森病小鼠黑质致密带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犤(19.43±3.33)个/视野犦Bax蛋白表达(Bax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80.59±3.73)。预先应用烟酰胺能使凋亡细胞减少犤(6.33±2.35)个/视野犦,烟酰胺 MPTP组与MPTP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9.23,P<0.05)。预先应用烟酰胺也能使Bax蛋白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107.59±2.50),烟酰胺 MPTP组与MPTP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7.44,P<0.05)。结论:烟酰胺可降低MPTP诱导的C57BL小鼠黑质细胞Bax蛋白表达,减少黑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针刺防治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7d组、电针治疗14d组、电针治疗21d组、电针治疗28d组,每组12只。模型组采取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假手术组只注射不含鱼藤酮的等量葵花油乳化液。各电针治疗组取穴"风府"、"太冲",每次治疗20min,每天1次,分别治疗7d、14d、21d、28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黑质区ATF6、CHOP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大鼠黑质区ATF6 mRNA、CHOP 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黑质区TH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大鼠黑质区ATF6、CHOP表达显著提高(P0.01),大鼠黑质区ATF6mRNA、CHOP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鼠黑质区TH的阳性表达提高(P0.05),ATF6、CHOP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大鼠黑质区ATF6 mRNA、CHOP 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电针"风府、太冲"穴能有效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治疗能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下游的细胞凋亡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于CLP后2、12、24、36、48、60 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CLP后6、12、24、72 h分别活杀大鼠取肝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和iNOS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其中HIF-1α蛋白表达24 h升高幅度最明显,iNOS蛋白表达12 h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HIF-1α、iNOS 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LP后12、24、72 h HIF-1α、iNOS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iNOS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均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升高,CLP后6、12、24、72 h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