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0年至1989年3月经手术治疗老年肠套叠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60~76岁,平均为61.6岁。病程6小时至2年。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原发病变者8例,回肠腺瘤样息肉、回肠系膜炎性肉芽肿、美克尔憩室及盲肠平滑肌瘤各1例,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癌各1例。套叠类型:回-回肠型2例,回-结肠型5例,结-结肠型1例,乙状结肠-直肠  相似文献   

2.
邱春东  孟现平 《山东医药》2006,46(18):11-11
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们应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9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6例肠套叠患儿中,男70例.女26例1年龄4个月~4岁,其中〈2岁者83例。手法复位证实为回一结肠型套叠80例,回一回型套叠10例,整复失败者6例改行手术治疗,证实为回一回结肠型套叠。  相似文献   

3.
结肠套叠、扭转的内镜复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8年6月,对21例结肠套叠、扭转患者使 用内镜进行复位,成功18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3~65岁,其中14岁以下6例, 占28.6%,病程1~3天,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X线见液气平面,考虑为低位肠梗阻。 内镜复位前检查,结肠套叠13例,其中小儿回盲部功能性套叠 3例,乙状结肠息肉套叠1例,成人升结肠癌套叠2例,横结肠息 肉套叠1例,乙状结肠息肉病套叠3例,乙状结肠功能性套叠3 例。结肠扭转8例,均为乙状结肠扭转,其中小儿2例,成人6例 ,5例…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患者中腺瘤及非新生物的息肉在胃十二指肠,甚至空肠与回肠的发生率远较以往所了解者为高。本文报导在34例芬兰家族性结肠腺瘤患者中搜寻上消化道息肉的结果。方法:男女各17例,年令16~67岁(平均33岁)。4例无家族史。22例作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次,11例作2~5次。有息肉样损害的患者均作内窥镜摄片,并作多处活检。19例末端回肠检查及活检系在手术时或低位回直肠吻合后经直肠镜施行,1例系尸检标本,7例作术中胆道造影,3例作总胆管探查。标本均送组织学检查。结果:肉眼所见,14个家族中发现21例胃息肉,呈多发性,常覆盖整个胃体与胃底。胃窦部息肉较少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本组女8例,男7例,年龄18~59岁。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多,脓血便,病程2个月~20年,其中多数在1~2年。术前纤维结肠镜及术后解剖标本所见腺瘤满布全结肠、直肠12例,腺瘤仅局限于左侧结肠、直肠3例。术后病理证实有腺瘤恶变7例,其中粘膜内癌4例,癌变侵及肌层2例,癌变侵及肠壁全层伴淋巴结转移1例。 手术方法:全大肠切除、回肠造瘘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5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肛管吻合术2例,近全结肠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1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胆肠吻合术后逆行性胆管炎.方法1985年用成年健康杂种狗12只,体重9.5kg~15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4只.因术前均有正常回盲瓣,同时,实验组8只,先行切除回盲瓣,6wk~8wk后,再做肠套叠瓣,故而实际上为三组.正常组有回盲瓣,12只;对照组,切除回盲瓣,12只;实验组切除回盲瓣后,再做肠套叠瓣,8只.结果收治胆总管囊性扩张症45例,其中16例非选择性在胆管袢上加做了套叠瓣,随访9例,平均12.2a,无逆行性胆管炎发生.同期29例,未做套叠瓣,随访14例,平均7.5a,3例有逆行性胆管炎,占2.14%.结论小肠套叠瓣,能预防Roux-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7.
1993年 1月~ 1 998年 2月 ,我院收治结肠癌 76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 3 9例以急性肠梗阻急诊入院后采用鞘式吻合法 期切除肿瘤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1 7例 ;年龄 2 2~76岁 ,平均 55.2岁 ;>6 0岁者 2 5例 ( 2 5/3 9)。癌肿位于回盲部者 8例 ,升结肠 1例 ,结肠肝曲 1 0例 ,横结肠 2例 ,结肠脾曲 3例 ,降结肠 3例 ,乙状结肠 1 0例 ,横结肠、降结肠多位癌 2例。有 2例发生癌性套叠 ,位于升结肠和回盲部。1例回盲部肿瘤梗阻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 ,3例复发性癌梗阻。病理类型为中、高分化…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1993年7月,我院共行肠套叠手术126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4个月以下者46例,4个月~2岁者68例,2岁以上者12例。单纯复位手术51例,肠切除(包括回肠、结肠)肠吻合手术75例,发生肠瘘9例,其中死亡1例。行结肠造口者42例,无一例发生肠瘘。 讨 论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2 7岁。左下腹隐痛伴解黏液样便 7个月 ,脐周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d入院。体检 :全腹稍膨隆。剑突下可及一 5cm× 8cm类柱形肿物 ,质韧 ,可移动 ,触痛明显。肠鸣音 12次 /min。血常规 :白细胞13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1。腹部平片 :见多个液平 ,最宽一个达 5cm ,提示“肠梗阻”。术中所见 :小肠扩张明显。末段回肠、回盲部、部分升结肠套入远端结肠 ,呈回结肠 结肠型肠套叠 ,长度超过 2 5cm ,远端达结肠脾曲。手法复位后距回盲部 4cm ,升结肠浆膜下可见一 2 .0cm× 2 .5cm× 3 .0…  相似文献   

10.
唐清斌  杨华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0):639-640
空回肠憩室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 ,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 ,往往都是以并发症就诊 ,误诊率高。现对我院1985年~ 2 0 0 1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6例空回肠憩室并发症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回顾调查 1985年~ 2 0 0 1年经手术治疗的下消化道疾病患者 196 8例 ,收集其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空回肠憩室 (含Meckel憩室及获得性空回肠憩室 ,本文统称为空回肠憩室 )住院患者 36例 ,占同期住院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 1.83% (36 / 196 8)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2 2d~ 6 4岁 ,<10岁 2 7例 ,占 75 % (2 7/ 36…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1月经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47例共67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16—68岁,平均47岁。单发息肉36例,多发息肉11例。息肉直径<1cm 51颗,1—1.9cm 13颗,2—2.9cm 3颗。长蒂息肉6颗,亚蒂息肉8颗,宽基息肉53颗。息肉位于直肠16颗,乙状结肠14颗,降结肠4颗,升结肠9颗,回盲部8颗,胃14颗,贲门2颗。其中13例共  相似文献   

12.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早期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晚期经常发生误诊误治。现就9例误诊原因试作分析。1.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大者2岁,小者4个月。其中4例诊为急性出血性小肠炎,3例诊为中毒性菌痢,另2例未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见回肠或回盲部、结肠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行肠管部分切除术,痊愈7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1959年1月—1961年3月经灌肠整复的肠套叠35例加以分析,供同志们参考。年龄:据一般文献分析,肠套叠约75%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儿,内中半数以上是在一岁以内。本文病例中,两岁以下的婴儿10例,3—13岁的儿童9例,13岁以上16例;以一岁以下及21—30岁者为多。本文年龄最大者为63岁,年龄最小者为5个月。性别:肠套叠以男性发病率较高。本文男21例,女14例;男与女之比为3:2。病因: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婴儿及儿童系由肠壁蠕动失去规律及环状肌持续性局部痉攀所致,成人多由于肠壁有器质性病变所诱发。本文11例手术的病案中,能找出原因的共4例,种回肠蛔虫团、回肠淋巴结肿大、回肠淋巴肉瘤及梅克氏憩室各11例.  相似文献   

14.
刘清英  刘静 《山东医药》2002,42(24):65-65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 ,且易误诊。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 4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 ,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3~ 74岁 ,平均5 2岁 ,40岁以上者占 87.6%。其中良性肿瘤 11例 ,包括平滑肌瘤 4例、血管瘤 4例、肿瘤 2例、纤维瘤 1例 ,病变位于空肠6例、回肠 5例 ;恶性肿瘤 3 5例 ,包括肿瘤 14例、平滑肌肉瘤11例、淋巴癌 7例、类癌 2例、脂肪肉瘤 1例 ,病变位于十二指肠 8例、空肠 11例、回肠 16例。临床表现为出血 3 5例 ,腹痛 3 9例 ,腹块 2 7例 ,穿孔 6例 ,梗阻 2 0例 ,…  相似文献   

15.
结肠肿瘤并存阑尾炎、肠套叠临床少见。 1987~ 1998年 ,我院共收治 8例 ,均误诊为阑尾炎。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2 3岁~ 5 9岁 ,平均42岁。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发热 ,伴恶心、呕吐者 3例 ,近期有脓血便者 1例。B超均示阑尾区有肿块 ,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实施手术治疗。术中发现 7例有结肠肿瘤 ,回肠套入结肠 ,阑尾炎症 ;1例在阑尾切除后右下腹痛 ,再次手术 ,发现为结肠癌。肿瘤位于回盲部 2例 ;升结肠 6例。良性瘤者延长阑尾切口行右半结肠切除 ;恶性者改为右侧剖腹探查切口 ,行右半结肠切除 ,淋马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5—03—08——1993—05—10日共收治本病23例,在治疗中根据病变范围、程度、是否有癌变,选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收到较好的疗效,现结合病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3例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5—45岁,平均33岁。,同期入院的有父子、兄妹各2人。通过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18例已累及直肠下端,经活检病理证实13例已发生癌变。1.2 手术方式 未发生癌变的10例,其中8例主要病变在结肠,直肠受累较轻,作了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腹内吻合术,同时经肛门电灼直肠息肉。另有2例年龄较小,直肠病变范围较广,难以用电灼法治疗彻底,为避免直肠粘膜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外科治疗腹腔结核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2008—2016年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患者,所有患者经胸部X线摄影或CT扫描检查均为可疑肺结核。描述性总结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各项检查、术中探查及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结果、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存在腹腔结核,其中32例非急诊患者临床诊断明确者18例,11例急诊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中探查均存在肠穿孔,其中术前考虑单纯肠梗阻3例、肠梗阻伴肠穿孔30例(8例急诊和22例非急诊患者术前经诊断性穿刺诊断肠穿孔)、单纯肠穿孔10例。40例(93.0%)因病变范围广泛、感染严重行Ⅰ期肠切除+造瘘术,其中1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切口换药、引流后治愈;8例发生肠瘘患者除2例(保守治疗、二次手术各1例,年龄均>65岁)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余6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2例发生肠梗阻患者1例行二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余18例患者造瘘术后恢复良好。2例(回盲部肿物伴穿孔1例,腹腔感染较轻1例)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术;1例因近回盲部出现回肠局部单一穿孔,且同时并发腹腔淋巴结结核、局部淋巴结节和穿孔部位回肠粘连,但腹腔感染较轻的患者行回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均治愈停药。37例患者停药后随访18~24个月,4例患者失访,随访期内16例患者有间断轻微腹痛症状,其他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结论 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是严重的消化道结核并发症,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基础,而外科手术是有效治疗的首选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于文涛  孙华君 《山东医药》2001,41(18):54-55
1996~ 1998年 ,我院共手术治疗直肠癌 165例 ,现就其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报告如下。资料分析 :本组 165例直肠癌患者中 ,男 89例 ,女 76例 ;年龄 2 0~ 85岁 ,平均 5 3 .8岁 ,4 0~ 65岁者占 68.4 8%。肿瘤位于直肠上段 5 9例 ,中段 2 3例 ,下段 88例。其中管状腺癌 91例 ,乳头状腺癌 2 4例 ,粘液腺癌 3 6例 ,印戒细胞癌 7例 ,直肠息肉恶变 7例。术式 :Miles手术 79例 ,Dixon氏手术 5 3例 ,Bacon手术 9例 ,Hartm an手术 5例 ,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 7例 ,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 12例。结果 :本组共有 4 1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 3 2例 ,…  相似文献   

19.
回肠炎性纤维样息肉伴肠套叠一例林梅绥,桂律,叶宣光患者女,60岁。因腹痛、明显消瘦一月余,来本院诊治,发现大便隐血阳性伴不全肠梗阻而入院。CT和B超检查:均提示小肠套叠及肿瘤可能。剖腹探查:发现距回盲部60cm处,回肠有一息肉样肿块伴肠套叠,遂切除肿...  相似文献   

20.
老年小肠肿瘤并肠套叠临床少见,我院曾收治8例,特摘要报道。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4例,年龄60~74岁,平均65.4岁。病程均在5天以内。主要症状为腹痛并恶心呕吐8例,腹泻粘液血便或水样便2例。体检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6例,腹部肿块3例,肠型及肠蠕动、气过水声各1例。钡餐及钡灌肠各1例,均未见异常。术前确诊3例。术中见肠套叠为顺行性,属回回型5例,回结型2例,回回结型1例。肿物均呈腔内型,2~4cm,平均2.8cm;单个7例,多发(3个)1例;位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0cm 套入部内。伴肠扭转1例,肠坏死6例。均作肠切除术。术后除1例并发吻合口瘘死亡外,余均康复。病检示脂肪瘤6例,未分化癌及淋巴瘤各1例。讨论一、由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在成人中较常见,Felix 指出小肠套叠2/3为良性瘤所致,而结肠套叠却2/3为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