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常,临床上按风寒湿热邪出现的症状进行病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祛风散寒、利湿清热的治疗原则。对于这样的治疗方针,最后都加以下注明(这些病态在临床上并不是单独出现的,经常是处于混合状态,因此在进行辨证论治的时候,必须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适当加减)。这是以分析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慢性风湿性关节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痹证".但中医学所说的"痹证",其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现代医学中关节炎疾病和由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麻痹,以及冠状动脉、肺栓寒、闭寒性脉管炎等疾病. 关于痹证,早在<内经>中就有对其病因、病位,以及与脏腑关系方面有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痹证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风寒湿外邪乘虚侵入机体,停滞在皮肤、肌肉、筋脉、骨节,阻碍气血的运行,出现痹阻这一病理状态.同时按照病邪的性质、病邪停留的部位、病邪所侵犯的脏腑进行了痹证分类.关于<内经>对痹证的认识,后世几乎没有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这从历代医书中可得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慢性风湿性关节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痹证”。但中医学所说的“痹证”,其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现代医学中关节炎疾病和由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麻痹,以及冠状动脉、肺栓寒、闭寒性脉管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初探吴东霞(郑州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郑州450000)主题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病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综合症候群,属于祖国医学“关格、虚劳”等病范畴。其病情复杂、危重,对其病变过程中所现证候群之机理的认...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分析和结合临床实际,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中医病机.认为脾肾气虚为慢性肾衰的主要病机;肾衰日久,可见血瘀和浊毒;气虚、血瘀和浊毒可贯穿慢性肾衰的始终.益气活血蠲毒应为治疗慢性肾衰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为西医病名,中医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把慢性乙型肝炎归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臌胀、积聚等病证范畴,认为本病与“湿”、“热”之邪有关。湿热毒邪是慢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湿热毒邪内侵,留滞不去,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利湿法为主,大多方剂的药物也以苦寒类居多,以此治疗慢乙肝,常可收到改善肝功能、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临床症状的良好效果,但大多无法使有关的病毒指标转阴,无法使之痊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湿热”并非是慢乙肝的全部病因病机。湿热毒邪是外因,是病之标;正气亏虚是内因,是病之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临床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的病机进行了探讨。认为A/C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湿热内蕴、瘀阻肾络为标,且往往由于外感湿热、肝阳、饮食不节、药毒等而诱发使病情加重,而病情加重时往往以湿浊证候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临床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的病机进行了探讨。认为A/C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湿热内蕴、瘀阻肾络为标,且往往由于外感湿热、肝阳、饮食不节、药毒等而诱发使病情加重,而病情加重时往往以湿浊证候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清热燥湿、养血祛风等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结果 清热燥湿、养血祛风等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湿疹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 中药基本方加减内服,药渣浓煎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105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兴 《海南医学》2010,21(4):57-5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105例慢性骨髓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率46.7%,总有效率达92.4%。结论慢性骨髓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漫长,而中医中药对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为我国的常见疾病,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死亡原因在1990年为全球第6位,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由于其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目前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尚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所以对COPD的治疗及防治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缓慢发展到末期的一个终端阶段,多表现为心悸、咳喘、胃寒湿冷、水肿、嘴唇发紫等多种症状。其发病原因很多,中医讲外邪侵入所致,正邪交锋造成阴阳失调致使气血两亏。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且慢性心衰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随着心脑血管患者的增多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慢性心衰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健康水平,以中医治本的原则,本文对慢性心衰进行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任继学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任继学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任继学教授提出禀赋薄弱是慢性肾寰发生的重要原因.并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邪不解.致人体气化代谢功能障碍。水津代谢失常.产生水毒、痰浊、涎毒.从而发生慢性肾衰。并指出肾寰在病理上必累及他脏而呈现多脏腑受累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简述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衰,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心脏虽有足量的前负荷,但心排血量仍不能维持人体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涩,严重者甚至昏迷。西医认为造成慢性心衰的原因很多,在治疗上,效不甚佳。中医学认为慢性心衰是气血不足,血液运化不畅,不能满足人体生理功能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肺气虚和脾胃虚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基本可归属于肝瘟、黄疸、郁证、积聚、臌胀等范畴。《诸瘸源候论》就曾提出“肝疫毒邪”之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刘强  纪春玲 《当代医学》2011,17(25):157-158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中医学称之胆胀病。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胆病,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失通降。辨证上以辨虚实和缓急为要点。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共分为肝胆气郁、气滞血瘀、胆腑郁热、肝胆湿热、阴虚郁滞、阳虚郁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固本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些年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浅述了中医固本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对(COPD)稳定期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便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常见的分型有实热便秘、虚性便秘,虚性便秘又分为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阳虚便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平县中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89例,进行中医辩证施治,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86例,总有效率96.63%,对照组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69.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常规方法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宇峰 《当代医学》2014,(29):158-159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抚州市宜黄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n=24)。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拉索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效减轻患者痛苦,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