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在均行常规促排卵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平均随机分组,观察组52例,采用二甲双弧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测定双侧卵巢体积、血糖变化,空腹胰岛素、卵泡促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BMI、空腹胰岛素、LH、T水平均有下降.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可有效降低患者BMI和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状态,促进排卵,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对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10月40例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氯米芬治疗,对比两组胰岛素和生殖激素水平及排卵疗效.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睾酮、LH/FSH、泌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单纯氯米芬排卵率65%,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排卵率85%,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对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体内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钱素敏 《河北医药》2006,28(2):120-1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雄激素性无排卵或不育的常见病种,主要和高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水平、极高黄体生成素(LH)等近期排卵障碍有关.应用克罗米芬(CC)是传统的PCOS不育症的促排卵方法.大量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联合CC可提高PCOS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而达英-35具有极强的抗睾酮(T)作用,能抑制LH的分泌.本文对PCOS不孕患者采用单用CC促排卵、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再用CC促排卵及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再用CC促排卵3种治疗方案,并对3组患者血中LH、LH/FSH(促卵泡素)、T及胰岛素水平和排卵率、妊娠率进行比较,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8例PCOS伴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单用二甲双胍,B(29例)组服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A、B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两组3个月后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A、B两组治疗后,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空腹胰岛素(IN)水平均明显下降,B组排卵率31.6%和妊娠率78.9%明显高于A组(11.5%,51.9%)(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纠正高雄激素血症,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克罗米芬治疗后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4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单纯应用克罗米酚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同时应用克罗米酚与二甲双胍,对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排卵率及妊娠成功率分别为90.21%及54.55%。对照组排卵率及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0.68%及40%,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促卵泡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等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和18.1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能够使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获得有效改善,加快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促排卵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6月来我院确诊为PCOS患者8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结果80例中64例(80%)有成熟卵泡发育,56例(70%)有排卵、6例(7.5%)妊娠。结论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胰岛素抵抗,有效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现象,并能有效提高PCOS对克罗米芬的敏感性,增强克罗米芬的促排卵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者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每组2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氯米酚促排卵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两组血孕酮和胰岛素水平。随机选取胰岛素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5例作为C组,BC两组比较用氯米酚(CO)促排卵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两组同时的血孕酮和胰岛素水平。结果AB两组治疗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间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显著性(O〉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可提高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妊娠后流产率,是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治疗耐克罗米芬(CC)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来曲唑促排卵效果的最佳方案和最佳剂量。方法选取300例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促排卵组。对照组患者规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及二甲双胍,促排卵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不同浓度的来曲唑(2.5,5,7.5,20 mg)。检测服药前、服药4周及8周血清生殖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BMI),盆腔超声相的变化,以及排卵率、排卵周期率、妊娠率和妊娠周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BMI水平明显减低,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明显升高(P<0.05);子宫体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双测卵巢体积及卵泡直径均减少,卵泡数也减少(P<0.05);排卵率、排卵周期率、妊娠率和妊娠周期率明显升高(P<0.05)。而且,随着来曲唑浓度的升高(2.5,5,7.5,20 mg),血清生殖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BMI,盆腔超声相的变化,以及排卵率、排卵周期率、妊娠率和妊娠周期率改善更明显。结论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治疗耐克罗米芬性PCOS患者,可使血清生殖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卵巢形态、子宫内膜及BMI得到明显改善,并提高耐克罗米芬性PCOS患者对克罗米芬促排卵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征候群。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1]。为此笔者将二甲双胍预治疗的时间从常规治疗8周降至12d,观察对克罗米酚(CC)抵抗的PCOS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房梅芳 《江苏医药》2012,38(4):430-43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264例分为两组:A组,136例,共计210个周期,采用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B组,128例,共计194个周期,直接用CC+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T、FIns均见下降,但A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B组(83%vs.37%)(P<0.05),A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45%vs.11%)(P<0.05)。结论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邱洁  王竹晨  杨玉春 《淮海医药》2007,25(5):446-447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配合综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胰岛素抵抗PCOSS性不孕症患者53例,服用二甲双胍同时综合促排卵治疗:先口服氯米芬,B超监测排卵,卵泡发育良好者不肌注HMG,发育不良者肌注HMG,近排卵期肌注HCG 5 000 U,隔日同房4次.结果 经二甲双胍及综合促排卵治疗3周期后,睾酮、胰岛素、瘦素水平显著下降(P<0.005);促排卵疗法128周期,有37例妊娠,周期妊娠率28.9%,妊娠率为69.8%;自然流产5例,流产率11.6%;停用促排卵疗法后6个月内,仍有4例妊娠(7.5%).结论 二甲双胍配合氯米芬、HMG、HCG综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具有很高的妊娠率,安全有效可以试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264例分为两组:A组,136例,共计210个周期,采用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B组,128例,共计194个周期,直接用CC+ 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T、FIns均见下降,但A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B组(83% vs.37%)(P<0.05),A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45% vs.11%)(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中的作用,运用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法对46例月经稀发或闭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组)接受8周二甲双胍治疗。在用药8周后测定血LH、FSH、睾酮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用氯米芬治疗1月后有10例诱发排卵,余36例用二甲双胍加用氯米芬再治疗2月后有30例诱发排卵。用药8周后测定血LH、LH/FSH、血清胰岛素、血睾酮有明显下降。结论二甲双胍能改善并诱发排卵功能,并增强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对氯米芬的敏感性,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对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从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胰岛素抵抗患者提高排卵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安慰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促排卵药与二甲双胍,以及安慰剂,比较三组排卵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FSH、LH、E2、T均较治疗前、对照组和安慰组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排卵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促性腺素的敏感性,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患者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预治疗前后内分泌的改变、随后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率的变化。方法将47例确诊为PCOS伴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预治疗3~6个周期后再促排卵治疗。对照组完善各项检查后直接促排卵治疗。对比实验组治疗前后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FSH值、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超下窦卵泡计数(AFC)变化情况,并统计其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量较前增多,痤疮不同程度改善,激素水平LH、T、LH/FSH,以及HOMA-IR、AF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到接近正常范围。实验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明显改善症状,调整激素水平,提高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妊娠率,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玉杰 《医药世界》2010,(10):1235-1235,123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预治疗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且有生育要求者的内分泌变化、糖代谢及促排卵效果影响。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再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对照组)及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3个月后再用CC促排卵(治疗组)两种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且有生育要求者提供良好的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促排卵方案首选疗法是克罗米酚(CC),但CC促排卵存在排卵率高、妊娠率低的特点,同时会引起卵泡过度刺激症,而且还有部分患者存在CC抵抗,常致治疗失败[1]。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中药逐瘀促孕汤加克罗米酚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经过临床观察较单纯应用克罗米酚妊娠率高。采用中药逐瘀促孕汤加克罗米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二甲双胍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6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效果非常明显,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在逆转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情况上效果明显,且能降低胰岛素与瘦素,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赵虎  张庆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163-164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达英-35及二甲双胍预处理后来曲唑诱发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PCOS患者,测定基础女性激素,达英-35周期治疗3月,同时加用二甲双胍3个月,来曲唑组(LE组)28例,月经第3~7 d口服来曲唑2.5mg/d,连用5 d,克罗米酚组(CC组)30例,月经第3~7d口服克罗米酚50mg/d,连用5d,尿促性素针组(HMG组)27例,月经第3~7d注射HMG针37.5U/d,连用5d,根据情况调整HMG用量。比较3组排卵率、妊娠率以及OHSS发生率。结果 3组的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周期妊娠率:LE组与HMG组均高于CC组(P<0.01),LE组与HMG组周期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厚度LE组厚于CC组,但中、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来曲唑组低于HMG组。结论 PCOS患者予达因-35及二甲双胍预处理后,LE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症妇女,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又能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原发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原发不孕患者60例分为2组,研究组35例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始服用二甲双胍500mg/次,每天3次,连服3个月;并于第5天始加服克罗米芬50mg/次,每天1次,连服5d。对照组25例于月经第5天始单用克罗米芬,连用5d。治疗后测定2组体质量指数(BMI)、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服药后,研究组LH、T、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原发不孕患者,能降低LH、T、FINS水平,提高排卵及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