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月经干净第3天予中药促排卵汤口服,待卵泡直径18cm,用HCG6000U肌注诱发排卵。对照组在B超监测卵泡直径18cm,单用HCG6000U肌注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排卵率达86.96%,妊娠率达30.43%;对照组排卵率为60.87%,妊娠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汤配合HCG促排卵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能显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90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名。中药组(第1组)单纯采用促卵助孕汤治疗;西药组(第2组)采用克罗米芬(CC)+尿促性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第3组)采用促卵助孕汤配合西药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2月内排卵率、周期排卵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和6月内妊娠率。结果:排卵率各组分别为46.67%,60.00%,86.67%,第3组显著高于第1、2组(P〈0.01);周期排卵率各组分别为43.10%、57.89%、83.33%、第3组显著高于第1、2组(P〈0.01);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各组分别为13.33%、26.67%、3.33%,第3组低于第1、2组(P〈0.05);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各组分别为13.79%,28.07%,3.70%,第3组显著低于第1、2组(P〈0.01);6月内妊娠率各组分别为20.00%、40.00%、63.33%,第3组显著高于第1、2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在增加排卵率及周期排卵率、减少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及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和升高6月内妊娠率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而单纯中药治疗促排卵效果缓慢,单纯西药治疗易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及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CG+中药及单用HCG,观察半年内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CG+中药组妊娠率为45.83%,高于单用HCG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补肾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育子汤(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覆盆子、仙茅、仙灵脾、熟地、当归、赤芍、川芎、阿胶、怀牛膝、黄精、炒山药、紫河车、巴戟天等)配合西药(克罗米芬)治疗本病16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妊娠率54.4%,排卵率75.6%,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发生率15.62%,对照组妊娠率36.8%,排卵排卵率67.1%,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发生率27.63%;治疗组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排卵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生精,助孕育种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切脉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连续B超监测,当优势卵泡直径≥18 mm,观察组予切脉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肌注HC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成熟卵泡排出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排卵37例,成功妊娠30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排卵24例,成功妊娠15例,总有效率60.0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脉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患者,能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方法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虹 《陕西中医》2014,(3):263-264
目的:研究分析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严密的卵泡监测,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单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期间加用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卵泡排除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卵泡排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妊娠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延迟使用氯米芬联合中药,对照组常规(月经周期第5天)使用氯米芬联合中药,观察3个排卵周期,随访3个月,统计妊娠、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率为73.08%,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发生率11.54%,妊娠率69.23%.对照组排卵率为55.13%,黄素化未破裂卵泡发生率24.36%,妊娠率38.46%.两组均无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发生.结论:延迟使用氯米芬联合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促卵泡汤,卵泡成熟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 000 IU,肌肉注射,促进卵泡排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加减口服。结果:治疗组排卵率72.8%,妊娠率为43.3%,对照组排卵率为45.5%,妊娠率为16.7%,两组患者排卵率与妊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可促进卵泡排出,提高妊娠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助孕方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助孕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及LUFS周期复发率。结果:排卵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方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能提高排卵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减辅治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1.82%、治疗组9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对照组20.00%、治疗组4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对照组52.25%、治疗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减辅治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及排卵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仙通合剂配合针刺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49例门诊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B超监测提示优势卵泡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5000iu-10000iu。治疗组在注射HCG5000iu-10000iu的同时服用仙通合剂并且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血海,同时观察6个治疗周期(患者妊娠则停止)。结果两组治疗周期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排卵周期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率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护卵汤对小卵泡排卵患者的成熟卵泡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卵泡排卵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护卵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治疗。两组均B超监测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排卵率、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率、受孕率。结果治疗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成熟卵泡数率及妊娠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三个周期中成熟卵泡排卵率逐渐上升(P0.05),LUFS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三个周期中成熟卵泡率未见明显上升,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护卵汤同对照组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具有同样促卵泡生长作用,虽中药护卵汤起效慢,但是不良反应少,可逐步提高卵子质量,降低LUFS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小卵泡排卵患者的受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排卵卵巢所致不 孕的6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剂量与治疗组相同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雄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达87%,总妊娠率为65.6%,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而对照组周期排卵数为66%,总妊娠率36.6%,有4例并发LUFS。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疗效高于单纯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肌注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以超声卵泡监测、基础体温(BBT)、优势侧卵巢动脉血流为观察指标,以总排卵率、总妊娠率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总排卵率为69.77%,妊娠4人,总妊娠率13.33%;对照组30例患者总排卵率40.91%,妊娠2人,总妊娠率6.67%,治疗组总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妊娠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RI、PI的水平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D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对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及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单纯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排卵、妊娠和卵泡黄素化不破裂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卵泡排出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卵泡黄素化不破裂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具有良好的促卵泡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熟地、萸肉、枸杞子、怀山药、紫丹参、鸡血藤、赤芍、川芎、当归、生楂肉)治疗,治疗1~6个疗程后,观察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卵泡排出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尹宁 《中医研究》2012,25(1):64-6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针刺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B超监测提示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 000~10 000 IU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月经周期或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用补肾活血助孕汤,同时配合针灸疗法,当优势卵泡直径≥16 mm时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血海、气海、肾俞穴行针灸促排卵治疗.2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肌肉注射HCG 48 h后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针灸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能提高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泡排卵率,降低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效预防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药物组采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观察内膜容受性。结果 治疗后,药物组周期排卵率为78.0%,妊娠率为20.0%,流产率为33.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16.0%;联合组周期排卵率达87.8%,妊娠率为53.3%,流产率为0.0%,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4.0%;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基础上,腹针可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肾调周法联合曲普瑞林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syndrome,LU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曲普瑞林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补肾调周法联合曲普瑞林治疗。观察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85.53%vs 79.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也高于对照组(56.25%vs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调周法联合曲普瑞林治疗LUFS能够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说明根据卵泡发育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中药行补肾调周治法,可改善LUFS患者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加艾灸联合西药预防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预处理。对照组给予口服克罗米芬(CC)50-150mg/d,共5d,当主卵泡直径平均为18mm时,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IU,并指导夫妻同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香附、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炒穿山甲),1d1剂,水煎服;并联合艾灸穴位(关元、子官、三阴交).每次30min,每坎1次。结果:治疗后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妊娠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艾灸联合西药预防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