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观测。临床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最大面积8cm×13cm。结果吻合型腓肠神经占53.1%;非吻合型占46.9%。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1.5)cm的位置由胭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0.3)mm。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其外径分别为(0.8±0.4)mm和(0.8±0.3)mm。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可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软组织缺损并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前臂尺侧皮瓣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拇指尺背侧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指端创面的新皮瓣。方法:解剖并观察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拇指掌指关节尺背侧区的动脉来源,行径和分布范围,并临床应用修复拇指指端创面10例,示指指端创面2例。结果:拇指尺侧背动脉自第一背侧骨间肌处穿出,外径为0.3-0.9mm,出现率为90%,分布于第一掌指关节尺侧和拇指尺背侧,在皮下组织内沿拇长伸肌腱向远侧走行,在指掌弓和指背动脉弓形成吻合。临床应用12例皮瓣无水泡,紫绀及坏死,均一期愈合,随访3-10个月,外形满意。结论:该皮瓣血管解剖恒定,部位隐蔽,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不失为指端特别是拇指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志新  华嘉  张李祥 《中国骨伤》2007,20(8):559-559
手外科中拇指指端损伤缺损较常见,处理不当往往影响拇指功能及外观。我们对拇指指端损伤缺损患者,均采用食指背侧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40岁,平均35岁。左手6例,右手7例。机器伤10例,切割伤3例。创面均为斜面,平均就诊时间30min~2h。2手术方法①清创:拇指指端创面清创要彻底且尽量少切取健康组织,以保留拇指原有长度。②皮瓣设计:皮瓣远端到食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至中线,近侧视需要可向上延伸到腕背部[1],在1.5cm×2cm~2.5cm×5.5cm范围内按拇指创面的大小设计皮瓣。③手术步骤:在第1背…  相似文献   

6.
前臂背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食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韦兴聪张剑翘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轴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虎口和拇指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肯定。由于解剖上的变异,第一掌背动脉可出现缺如或行程分布偏向于拇指和掌部虎口,致使制作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时难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8.
拇指尺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6只成人红色乳胶灌注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尺背侧区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分布。5只新鲜尸体手标本,直视下解剖观察动脉来源、走行及其与桡神经浅支的关系。本组对19例拇指指腹缺损及2例拇指指背软组织缺损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拇指尺背侧动脉为桡动脉穿第一骨间背侧肌两头之前发出,或为拇主要动脉穿出第一骨间背侧肌后发出;伴桡神经浅支的拇指尺背侧支走行,与指掌弓和指背动脉弓形成吻合。临床应用21例修复拇指指腹及指背软组织缺损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恒定,血运丰富,切取简单,不牺牲主要动脉,易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1994~1996年作者应用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缺损5例,均获良好效果,外形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18~46岁,其中虎口电击伤2例,拇指远端锐器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拇指背侧热滚筒挤压伤1例。随访最短1个月,最长2年,拇指及虎口功能良好,外形基本正常。 1.2 手术方式 ①创面处理:臂丛麻醉,彻底清创,去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②皮瓣设计:根据清创后创面设计皮瓣,以两侧不超过手指正侧面为原则。本组2例拇指远端锐器伤为岛状皮瓣,其余均为轴型皮瓣,皮瓣最小面积长3cm,宽1cm,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旋转点下移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例膝上截肢标本经股动脉灌注乳胶硫酸钡溶液,解剖观察小腿后外侧肌间隔附近筋膜皮肤穿支的起源、分布、数量、外径,然后对剥离的体表组织行X线检查。自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临床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前足、中足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70岁,平均43岁。皮瓣大小6 cm×5 cm^14 cm×11 cm,旋转点位于外踝上2~5 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5 cm×4 cm^13 cm×10cm。结果跟外侧动脉于外踝上平均2.1 cm、4.0 cm发出2支皮肤穿支,穿入深筋膜处血管外径为0.5~0.8 mm;22例皮瓣中14例完全存活,8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坏死面积约1 cm×1 cm^1 cm×3 cm,经换药后痊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适合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 ,并探讨其成活机制 ,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  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 ,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 ,后者制成透明标本 ;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 ,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 2 9例 ,皮瓣最大面积 11cm× 10cm ,最小面积 5cm× 6cm ,蒂宽 1cm~ 1 5cm ,蒂长 2cm~ 8cm。 结果 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 ,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 ,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 2 9例皮瓣 ,2 6例全部成活 ,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 ,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 结论 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 ,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相似文献   

12.
静脉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移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各种软组织缺损共9例,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对32侧婴儿和2侧成人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并应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5例外伤后轸组织缺损。结果 ①4条主要的皮神经在穿出深筋模时,均有皮动脉胖行,但伴行方式不尽相同。②在小腿中上段以轴型血管为主,中下段以“链条式”连接的伴行血管为主。③由此设计的皮瓣应各有差异,临床应用5例全部成活。结论 ①沿皮神经走向设计的筋膜皮瓣血供可  相似文献   

15.
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云扬 《中国骨伤》2003,16(10):611-611
自1985年Zancolli[1]首先提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并成功应用于手外科临床以来,国内对该皮瓣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此皮瓣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尤其是分离骨间背神经与骨间背血管时容易损伤该神经,故而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在11例病人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为小腿内侧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经临床应用验证其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20侧成人下肢标本,分别从股动脉和肌间隙皮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和墨汁后,解剖观测胫后动脉在不腿内侧发出的是隙皮动脉的数目、行程、管径、高度及分布范围。结果胫后动脉在小腿上、中、下、=3段均发出数量不等的肌间隙皮动脉,每个皮动脉有1~2条静脉伴行。以皮动脉为蒂设计小腿内侧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可修复小腿和足部的软组织缺  相似文献   

17.
第一掌背血管轴型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桡骨茎突与第二掌骨头的连线作为体表定位标志,对60例成人第一掌背动脉的轴型走向进行表面投影测定。结果表明,该动脉投影在上述连线桡侧约0.5cm,大多数位于桡骨茎突远侧4~8cm段内。据此,对如何快速、准确、合理地切取皮瓣,以及该皮瓣在手外伤修复中的应用进了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以来,我科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多种原因所致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合并肌腱肌质外露伤1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文中详细介绍了胸脐皮瓣的手术方法,并讨论了解剖要点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命名   总被引:269,自引:29,他引:269  
目的 观察肢体皮神经及邻近皮瓣的血管分布,阐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成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1例成人下肢尸体上,用血管灌注填充剂方法,分别制成解剖剥离标本或透明标本。结果 皮神经为多源性血供,按级分为节段动脉,营养动脉,外膜动脉和神经干内微血管网。结论 供养皮神经的血管与邻近皮瓣血管间的良好侧副循环,是皮神经营养血和皮瓣成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腿后侧岛状筋膜皮瓣的血供基础,评价该岛状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区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在8具16侧尸体小腿后区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临床应用以小腿外侧腓肠浅血管和外侧腓肠皮神经为蒂的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区组织缺损共10例.结果 小腿后区浅层共有外侧、中间、内侧3套腓肠浅血管系统,它们分别从膪动脉直接发出,或从两侧供养腓肠肌的腓肠动脉发出,而小腿外侧腓肠浅血管的出现率为100%.临床共应用10例,9例完全成活,1例远端1/4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感觉良好.结论 小腿后侧岛状筋膜皮瓣是一个血供稳定、丰富,含有丰富保护性感觉神经的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