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腓骨移植治疗肢体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时间为术后2~12年,移植骨最长达26cm。结果: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18例,肿瘤切除后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缺损,1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作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缺损,结果前者愈合良好,移植骨片与受骨接合牢固,游离腓骨移植则愈合较差。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可一期重建因骨肿瘤或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造成的6cm以上的骨缺损,其优越性远远超过游离腓骨移植。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截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22例四肢骨肿瘤截除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其中吻合血管腓骨移植15例,带血管蒂腓骨移位移植7例,手术效果满意。本术式的适应证为:长管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肿瘤较局限,全身情况较好者,骨肿瘤截除后缺损在7cm以上者。同时讨论了该术式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架联合带血管或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对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及病理性骨折病灶切除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法。方法1997年4月至2007年4月对14例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并病理性骨折行瘤段切除或病灶刮除、灭活,患者年龄5~16岁。其中骨囊肿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3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母细胞瘤1例。骨肿瘤最短4cm,最长9cm,平均5.5cm。取腓骨最短7cm,最长15cm,平均10cm,带血管和不带血管各7例。应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6例,半环槽式外固定架8例。通过腓骨髓内钉化移植,初步填充病灶区域,联合外固定架固定,进一步稳定重建缺损。结果14例病人,通过半年至10年,平均4年随访,13例移植骨与受区断端达到临床骨愈合,功能满意,1例Ⅱ期骨巨细胞瘤于术后2年原位复发。腓骨供区2~5个月有新骨形成,未出现骨骺早闭、骨桥形成、肢体短缩及踝关节畸形;所植腓骨逐渐与受区骨同化。结论外固定架联合腓骨移植对儿童长骨干骺端大段良性骨肿瘤及病理性骨折病灶切除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支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0年2月~1989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共39例。其中良性骨肿瘤20例,恶性19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22例,髂骨移植6例;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4例,髂骨移植7例。术后随访时间2~9年。结果成功37例,恶性骨肿瘤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1例,肺转移死亡1例,成功率为94.8%。骨愈合时间较传统的骨移植缩短,平均为2.8个月。恶性肿瘤术后两年以上无瘤存活率达89.4%。  相似文献   

5.
肱骨近端骨肿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0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得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3例,取得良好效果。彻底切除病灶是显微重建的前提,肿瘤切除后遗留长段肱骨近端缺损,宜选择腓血管蒡腓骨上段半关节移植修复。在成人中需切取10cm以内腓骨上段关节移植,而在儿童用带腓骨骺移植时则选择膝下外血管蒡腓内上段骨瓣最佳。  相似文献   

6.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骨肿瘤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骨肿瘤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总结15例骨肿瘤巨大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病灶处理:切刮12例,段截3例。作带血管蒂的的骨块转位移植12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3例。结果:全部病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3年。所有病例在术后3~4月达骨愈合,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骨肿瘤巨大骨缺损,能缩短骨愈合时间,复发少,患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6例,游离移植3例;带血管胫骨瓣游离移植1例;带血管蒂腓骨瓣同侧顺逆行转位移植9例,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移植3例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移植骨与主骨均获得愈合,时间为2.5-4.2个月,平均3.  相似文献   

8.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9.
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0年2月~1989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共39例。其中良性骨肿瘤20例,恶性19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22例,髂骨移植6例;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4例,髂骨移植7例。术后随访时间2~9年。结果成功37例,恶性骨肿瘤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1例,肺转移死亡1例,成功率为94.8%。骨愈合时间较传统的骨移植缩短,平均为2.8个月。恶性骨肿瘤术后两年以上无瘤存活率达89.4%。  相似文献   

10.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儿童肢体良性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支架重建的方式。方法 1995年6月~2000年10月,收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动脉瘤祥骨囊肿1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共6例。年龄6~14岁。其中位于肱骨2例,桡骨1例,股骨2例,胫骨1例。依次采用骨膜下病灶骨节段性切除,骨膜下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游离腓骨移植长度4~14cm。骨膜原位严密缝合,仅2例肱骨用克氏针单针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6例随访时间18~78个月。骨膜下游离移植腓骨全部达骨性愈合。骨肿瘤病灶无复发,切除腓骨处腓骨又重新长出。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儿童良性骨肿瘤,骨支架重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良性复发肿瘤及恶性骨肿瘤患者6例,年龄17~ 53岁,平均32.5岁.其中3例患者为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均知情同意后,行肿瘤En-bolc 切除,采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重建骨缺损及桡腕关节,同时行内固定术,移植腓骨长度为11~ 16 cm.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移植腓骨均获骨性愈合,部分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55~90分,平均8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83.3%.结论 带血管腓骨头移植用于修复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桡腕关节的骨支架支撑重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及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6例,游离移植3例;带血管胫骨瓣游离移植1例;带血管蒂腓骨瓣同侧顺逆行转位移植9例,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移植3例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移植骨与主骨均获得愈合,时间为25~42个月,平均35个月。并经05~12年(平均47年)的随访,45例治愈,;3例复发,复发的3例病人中2例为骨肉瘤,1例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恶性变,最终行了截肢术。结论证明带血管骨移植用于修复病变广泛的良性骨肿瘤或低变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疗效可靠,恶性肿瘤者较差。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腓骨复合移植重建上肢关节功能及骨缺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吻合血管的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一期修复上肢长骨骨缺损及重建关节功能。方法:自1985年以来,采用折叠腓骨段及复合组织瓣修复尺桡骨同时骨缺损4例;小儿肱骨近端肿瘤瘤段切除后采用吻合血管带腓骨小头的腓骨移植重建肩关节功能9例;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后取吻合血管带腓骨小头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6例。结果:经术后2~10年随访,重建的肩关节、桡腕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尺桡骨骨缺损一期修复,骨愈合良好。结论:复合的游离腓骨移植是扩大应用于关节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重建儿童胫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儿童胫骨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2009年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儿童胫骨长节段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2例,肿瘤切除后,采用健侧带血管腓骨移植重建患侧胫骨,切取健侧腓骨长度为7~14 cm,平均长度10.1 cm。术后定期随访,根据影像学检查、Ennek ing评分结果评定疗效。[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4年,平均18个月。Ennek ing评分26~30分10例,20~25分2例,X线片示术后2~4个月内骨性愈合,移植的腓骨均有不同程度增粗,肿瘤无复发。[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是修复胫骨良性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骨肿瘤     
20060475儿童长骨骨巨细胞瘤诊断及外科治疗,20060476皮质外骨桥固定特制假体置换治疗肢体骨肿瘤,20060477应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重建股骨上段肿瘤术后骨缺损,20060478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恶性肿瘤(附23例报告),20060479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与关节缺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仍是一个了解最少与治疗最困难的问题。传统方法治疗的成功率仅约50%。作者报告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11例CPT。病人年龄2~17岁,平均9岁。下肢短缩4~9cm。9例接受过17次手术,包括3次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假关节端加压外固定同时行近干骺端截骨延长。结果9例假关节5~8个月愈合,1例2次手术14个月愈合,1例未愈合。11例骨延长5~9.5cm,平均7cm,愈合指数33d/cm。10例随诊1~9年,平均3年10个月。9例骨愈合与肢体功能良好,1例术后3年11个月因明显外伤再骨折。作者认为骨外固定治疗CPT创伤小,方法简便,同时可充分矫正患肢短缩畸形。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用克氏针做三维式外固定,固定稳固与负重活动产生的动力性轴向应力刺激是促进CPT愈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骨肿瘤     
20061286 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王建炜…∥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4).-309-311 应用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重建下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长段骨缺损12例。其中,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经术后8~38个月随访,1例死于肺转移,2例带瘤存活,9例无瘤存活。术后功能优良率达75%。10例术后3个月内X线示骨端骨性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重新外固定后骨性愈合,所有均在9个月内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长段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自体活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双重优点。图3参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在四肢骨关节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切除肱骨近端、桡骨远端的骨肿瘤 ,用无血运自体近端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用腓骨干联合异体骨填充近关节骨肿瘤造成的骨缺损。结果 :42例患者经半年~ 5年的随访 ,仅 3例患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 2 9例重建肩、腕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7例重建的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在肿瘤致骨缺损的治疗中 ,具有手术简单 ,并发症少 ,术后功能较好等特点。是一个较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2年5月,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辅以交锁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42个月,无瘤存活20例,死亡2例。其中1例行半膝关节移植者出现排异反应.伤口不愈合,经皮瓣修复仍不愈合而截肢;其余21例患者摄X线片和/或^66Tc SPECT检查提示均有不等量骨痂生成和/或核素浓集,提示有骨愈合。患肢术后功能恢复以Markin骨移植结果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1.8%。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理想有效的修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交锁髓内钉联合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及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24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年。其中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15例;带血管蒂腓骨转移2例;带血管髂骨瓣3例;带血管股骨内髁骨瓣移植1例;带血管腓骨骨膜移植4例;带血管胫骨骨膜瓣转移1例。结果 24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未出现感染、髓内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