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谈中,一位企业家朋友消遣自己:“我最近最怕看社会新闻。” “唉,”他长叹了口气,“我一看到社会新闻就伤心。现在的记者是不是太年轻了,只要写到50岁以上的,就说是50多岁的‘老人’某某某如何又如何,我今年50,以为自己还年轻呢,没想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大家眼中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2.
54岁的张某,近来不时会觉得胸部疼痛,他以为是胃痛引起的(他原有胃病史)。而他的一位朋友则说:你最好去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心绞痛?他听后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一直很健康,怎么会惹上心绞痛呢?前几天,他胸痛又发作,感到比前几次重些。在妻子的督促下,张先生还是去看了医生。经综合检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生存不能靠西医,破除"西医依赖症",关键是树立中医信心。前几天,一位朋友去某医院中医科看感冒,尽管望、闻、问、切一样也没少,医生却一直等着验血结果出来,才给他开方抓药。朋友感叹:"离开化验单,中医还会看病吗?"这貌似个案,却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在不少中医看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就中药概念问题所展开的争鸣,通过对中药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的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认为中药是指能够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传统药物,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1、先有药物然后才有用药理论;中医用药理论的形成与中药天然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密不呵分;2、中药内涵的本质是能够以中医用药理论为指导,而不取决于是不是以中医用药理论指导;3、“中药”概念是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蒲昭和 《气功》2011,(4):296-297
54岁的张某,近来不时会觉得胸部疼痛,他以为是胃痛引起的(他原有胃病史)。而他的一位朋友则说:“你最好去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心绞痛?”他听后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一直很“健康”,怎么会惹上心绞痛呢?前几天,他胸痛又发作,感到比前几次重些。在妻子的督促下,张先生还是去看了医生。经综合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心绞痛(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药炮制传统经验“三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安陆市中医院从事着中药加工炮制工作,1985年由于工作的需要调到湖北省安陆市中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任教,2000年又由于人才引进调到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任教。自毕业到现在从事中药加工炮制工作和中药专业课(《中药炮制学))理论教学工作20余年,对中药加工炮制研究颇有心得,本丈是根据历代祖国医药学中丈献记载及笔者长期中药加工炮制的体会,展开了中药炮制传统经验“三看”的论述。中药加工炮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要想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须将中药加工成合格的炮制品。要想得到合格的炮制品就必须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严格掌握传统的炮制经验“三看”。中药加工炮制历史悠久,是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宋代《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旱有论及“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足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这就是说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本草蒙筌》中亦论及“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就说明严格掌握炮制法则和操作技术,对保证药物功效有着直接的关系,精辟地论述了中药炮制的理论与意义。传统经验为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达到配方用药要求的标准和治病目的,总结了中药在炮制工艺过程中的“三看”即看水性、看火候、看色气。  相似文献   

7.
钱振兴 《科学养生》2012,(10):22-23
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工作的需要他常常要应酬,慢慢地体检发现自己尿酸偏高,还发展成为痛风。朋友推荐他喝某牌子的苏打水,说这是碱性水,可以“中和”酸,对尿酸高痛风非常有效。某次饭局张先生和朋友吃完海鲜喝完啤酒后,第二天醒来双脚就肿了,去医院一看原来是痛风发作了。张先生平时尽量控制饮食,还自己开了“处方”——坚持每日喝一罐苏打水,  相似文献   

8.
正"脚跟疼"是个非常常见的症状,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是站立、行走时间过长导致的,休息一下就会好。不过40岁以上,而且需要长期站立、行走的朋友,就得小心一下自己是不是患上足底筋膜炎了。中医将足底筋膜炎又称为脚根颓、足跟痛,病因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肝肾亏虚。如果是气滞血瘀,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最后气血运行不畅就产生疼痛,而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患者行走时常会受到局限。如果是寒凝血瘀,通常由于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所致。中医认为,寒主凝滞、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常通过看脸色,或者气色,就可以粗略地看出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看脸色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那么,中医是如何看脸色知健康的呢?不同的脸色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一起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增强中医临床疗效刘瑞源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医院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谈谈看法。1、制订煎煮...  相似文献   

11.
正周日,一位学中医的朋友来家里做客,饭后闲聊,我泡桂圆茶喝,把一个个剥了壳的桂圆肉放进水杯里冲泡。他笑着说:"你看你,费了半天劲,还把好东西扔了!"我很惊讶:"桂圆壳也有用?"他对我说:"桂圆壳很有用,是一味中药。你把它扔了,这道茶的保健作用就打折扣了。"后来,看到资料才知道,桂圆是医食兼优的干果,药名龙眼肉,性甘温;入心、脾经。具有补血安神、养血益脾的作用。作为一味营养上品,它既有滋补强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用药如用兵”。您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是不是越名贵的药疗效就越好,是不是大处方、大剂量的药方对患者较为保险、有效?中西药一起使用时,是否中药不够,西药来搭救?其实,正确认识一下中药,会使您受益非浅的。 口药不分贵贱,效者是灵丹  相似文献   

13.
刘惠民同志逝世已经五年了。读着《刘惠民医案》,好象又重新看到了这位老医生的风貌。这位山东名老中医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有一个时期他喜欢开贵重稀有的药。可是后来他不这样了,原因是他领会了刘少奇同志的一句话。在谈到中医发展的时候,少奇同志说,如果中医老是开贵药,病人买不起,那就是自己阻碍了自己发展的道路。1959年冬,毛主席感冒了。我陪他去看。他还是那么仔细地问,仔细地记,不慌不忙。当  相似文献   

14.
发物与忌口     
小夫子 《气功》2009,(6):512-513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喜欢问,“医生,生了这个病是不是不能吃鸡肉啊?”“吃中药是不是不能吃萝卜、不能喝茶啊?”在疾病饮食禁忌上,有些患者是浑然不放在心上.胡吃海喝.但更多的是谨小慎微.盲目害怕。  相似文献   

15.
被兴奋     
一哥们前些天神秘地告诉我,他吃了一种保健酒,然后比往常兴奋了很多,就是干那个事也格外来劲。我问他酒的生产厂家、品牌等相关信息,他说这酒是一个朋友自己配的,那朋友自己试完了好使,才推荐给他的。我问里面是泡了鹿鞭、虎骨—类的东西,还是弄了其他植物类如淫羊藿的中药,这哥们回答不上来。我告诉他,通过食物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的外感发热广泛见於多种急性疾病,涉及多个系统的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属于中医外感发热的病人,在发病初期直接找中医看,服用中药的人并不多,而应用的中药也主要局限在清热解毒利湿类药物的范围。这既存在着对中医认识上的误区.也涉及到对外感发热认识和药物应用上的局限和不足.本文结合自己在临床上应用中药治疗外感发热的点滴体会.谈谈外感发热的中医认识和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朋友聚餐、谈生意等都少不了要喝上几杯.这是中国特有的酒文化.但是酒喝多了难受啊,经常喝酒还伤身,所以我们平常要少喝酒.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因为喝酒误过事.本来下午要出去办件事的,结果中午和几个长时间没见的朋友一起吃饭喝酒,喝多了就没去成. 我告诉他,中药还是有很多可以解酒的方子的,如果酒后服用一点,那不就可以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了吗?比如,我从医书里查到的一个方子,叫五灵脂丸.当然我所说的这个五灵脂丸不是药店里常见的那种,而是一个很早就有的偏方,是自己调配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学过国画,学过中医,中年以后,当我重新选择业余爱好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我一看就入了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现在每期必读,而且重点文章反复读,做笔记,写心得体会,并把好的文章复印后送给朋友,就这样一直爱着<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并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临床调剂配方质量的探讨曹丽霞中药调剂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桥梁。是临床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治病,常选用多味药物进行配伍,因此,中药调剂配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人民的健康。这也就特别需要我们配方人员的业务水平。中药调剂配方,就我院中药房...  相似文献   

20.
王瑞红 《科学养生》2013,(10):56-57
我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这两年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但前几天,他发给我一个短信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昨天,因为放心不下,我将电话打到了他的家里,但他家里却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说他已于两天前因心脏病发作而离开了人世。得到这个消息,我悲痛之余很是吃惊,他才3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间,连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句话也没来得及留下,就匆匆走了,真是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