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吴继功刘永才刘景发周明钦刘洪涛退变性腰椎滑中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自1991年元月至1997年12月间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1例,实施手术治疗,随访1至6...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与未复位的对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后,对滑脱椎体行复位与未复位进行对比,为指导临床对该症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患腰椎滑脱症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Steffee或M8腰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病人61例,术中对滑脱椎复位或未复位。[结果]术后随诊平均37.8个月,参照Yuan评价标准。复位组与未复位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轻度(<50%)腰椎滑脱病人,术中对滑脱椎节段椎管、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神经根松解,椎弓根内固定后,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与不复位无显著性差异。轻度腰椎滑脱症,可以选择不复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 2 9例有随访材料的腰椎滑脱手术的临床分析 ,探讨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9例腰椎滑脱不同程度的患者 ,分别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1)组 :对 6例有单侧肢体放射痛的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和 1度的退变性滑脱 ,采用症状侧半椎板减压对侧椎板间 ,棘突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2 )组 :对 9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峡部及横突间植骨融全术。 (3)组 :对 14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组优良率 90 % ,(2 )组优良率 84 % ,(3)组优良率 94 %。结论 腰椎滑脱复位是前提 ,复位可增加融合面积 ,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 ,能解除椎管及神经通道的狭窄 ,消除神经症状 ,改善腰骶部外观和功能 ;椎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要强调椎体间植骨在融合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腰椎退变性疾病(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 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 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 滑脱症。 3.1 病理 由于腰椎椎间盘和两个小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 关节囊及棘上、棘间韧带松弛,腰椎不稳,导致小关节突的相 互制约能力逐步减弱,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 但与峡部崩裂导致的椎体滑脱不同,退变性滑脱通常不超过 椎体前后径的30%,Ⅰ°为主,占90.5%,Ⅱ°仅占9.5%;后 者是椎节间丧失了制约关系,随着剪应力的加大,上位椎体前 滑脱可达Ⅱ°、Ⅲ °,甚至位移至下位椎体的前面。 发生退变性滑脱的椎节通常有节段性椎管狭窄,当两侧 关节突退变破坏不对称时,上位脊椎相对下位脊椎发生旋转, 导致侧隐窝和椎管变形和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6.
吴成如 《颈腰痛杂志》2003,24(4):224-225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峡部崩裂的方法。方法 用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治疗滑脱小于50%且无神经根症状的腰椎峡部崩裂患者。结果 用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治疗10例经半年随访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为滑脱小于50%的腰椎峡部崩裂且无神经根症状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间融合内固定(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出现上位神经根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2006年4月~2014年8月,腰椎滑脱症患者228例;平均年龄44(31~66)岁;男122例,女106例。Ⅰ°滑脱163例,Ⅱ°滑脱65例;退变性滑脱144例,峡部裂性滑脱84例;L4滑脱126例,L5滑脱102例。对所有患者行PLIF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出现上位神经根损伤8例,发生率为3.5%。对出现上位神经根损伤患者立即行CT和MRI检查,显示椎弓根螺钉均在椎弓根内;其中1例螺钉位置较靠下,造成椎弓根下壁膨胀,形成神经根管狭窄,压迫神经根;1例神经根管处明胶海绵填塞较多,1例神经根严重水肿增粗,1例椎间融合器稍大,其它原因不明。立即拆开此3例患者的伤口,进行探查,取出填塞较紧的海绵,更换螺钉,扩大神经根管;所有神经根损伤患者均给予甘露醇、甲强龙、非甾体抗炎药物、丹参、维生素B1和甲钴胺等药物治疗,并结合针灸、理疗等治疗。均于6个月内康复。结论腰椎滑脱患者椎间融合术后可能出现上位神经根损伤,其主要原因与手术操作有关。为避免出现上位神经根损伤,操作应轻柔,置钉应准确无误,应尽可能用双极电凝充分止血,减少明胶海绵用量;在撑开椎间隙前,一定要松解上位神经根管,同时不要过度撑开椎间隙,以免损伤神经根。  相似文献   

8.
短节段内固定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滑脱椎体的复位,马尾神经及神经根的减压,固定和融合不稳定的节段。2004-2005年我们应用短节段内固定系统(SRS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策略和术式选择,防止过度手术,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治疗效果。方法自1994年6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232例,根据临床症状与滑脱程度的不同采用的术式如下:①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4例;②患侧半椎板减压,神经根松解,对侧椎板间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64例;③后路减压,滑脱复位(RF或AF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39例;④后路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椎体间植骨125例。结果 2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12个月,平均68个月,其中优128例,良83例,可17例,差2例。结论①慎重掌握手术适应症,应依据腰椎滑脱的程度和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使手术获得最佳有限化。②达到腰椎滑脱嵌压部神经根彻底减压,滑脱椎体间植骨坚固融合。③椎弓根钉棒系统,在彻底减压后,使滑脱的椎体满意复位,椎体间可靠的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椎间孔区的解剖观测及其在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下腰椎椎间孔和椎间孔外的形态,初步探讨其在腰椎滑脱症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具新鲜的正常成年尸体脊柱标本的腰骶段,解剖椎间孔测量上下径和前后径,再按Meyerding分级系统将腰椎标本人为地形成滑脱模型后,观察椎间孔的变化。结果神经根在下腰椎滑脱椎体椎间孔内卡压的同时,对相邻神经根存在较明显的牵拉。结论由于椎体及椎间孔内的退变,对椎体滑脱行手术强行复位可能会使血管和神经根受挤压与牵拉。  相似文献   

11.
<正>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L)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的4%~5%[1]。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目前有许多种方法可选择,但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即解除神经压迫、矫正脊柱畸形及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其方法也可归纳为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有效内固定及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的植骨融合[2]。  相似文献   

12.
后路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选择11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并发症等。结果 随访时间12~36个月,完全复位8例,部分复位2例,原位融合1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可1例。并发症:术后发生对侧神经根疼痛2例。结论 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建议充分减压,尽可能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率高。结合Steffee钢板具有较好的复位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伴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RF-Ⅱ椎弓根系统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根据Amundsenetal评定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无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治疗腰椎滑脱症行彻底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RF-Ⅱ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7):1627-1628
[目的]介绍重度腰椎滑脱改良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2017年对10例重度腰椎滑脱患者先行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再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笼架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16~35个月,椎体复位及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其中1例骨质疏松较重女患者,笼架轻微下沉,最终也获得骨性融合。根据NaKai评分,优良率达90.00%。[结论]先行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再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笼架植骨融合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RF-Ⅱ型系统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2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RF-Ⅱ型系统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及增加脊柱稳定性的效果. 方法采用RF-Ⅱ型系统对24例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行滑椎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 结果按照术后症状、功能改善综合评价标准,本组优14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椎体复位率100%,无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松动及矫正丢失,椎体间融合良好. 结论 RF-Ⅱ型系统是治疗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肌电图进行术中腰神经根监护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术中腰椎神经根监测的方法学、准确性及实用性,避免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方法术中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Select 8导肌电诱发电位仪监测腰椎手术39例:其中腰椎滑脱25例,腰椎管内肿瘤4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6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4例。结果通过应用自发肌电图(EMG)进行术中监测,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腰椎神经根的功能,共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肌电反应,其中4例为腰椎滑脱,3例为腰椎间盘突出二次手术,1例为椎管内肿瘤。结论术中自发性EMG可准确及时地反应神经根的功能,避免神经根的损伤,保证腰椎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改良T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56例采用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12~18个月,改良TLIF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4.6%,高于传统PLIF(后路椎间融合术)与TLIF术式。结论改良TLIF简化操作环节,相对扩大适应证,该入路安全、可行,减压彻底并有效降低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对50例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加椎板、横突间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达96%,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短节段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暴露椎管,避免对神经根及硬脊膜的误伤,出血少,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后路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选择11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完全复位8例,部分复位2例,原位融合1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可1例。并发症:术后发生对侧神经根疼痛2例。结论: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建议充分减压,尽可能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率高。结合Steffee钢板具有较好的复位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病理变化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因退行性病变因素,造成相邻椎节相互位移并导致该节段椎管变形和狭窄,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压迫症。方法:报告92例腰椎退变性滑脱伴有神经根压迫,均经手术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别采用了3种手术方法,其中45例实施病变节段椎板部分切除减压及植骨融合术;单纯神经根减压21例;前路植骨融合术26例。结果:84例获随访平均5年6个月,根据Macnab评定法,优良者73例(869%)。研究认为,退变性腰椎滑脱在病理和临床上与因峡部因素的滑脱有明显差别,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