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治疗用药需严格控制 ,手术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本组病人术后均在监护室经严密的观察生命体征 ,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使病人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1 临床资料  从 1990~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 13例 ,男9例 ,女 4例。最小年龄 8岁 ,最大 5 8岁。眼肌型 8例 ,混合型 4例 ,(其中异位心包腔内胸腺瘤 1例 ) ,潜伏型 1例、单纯胸腺切除 8例 ,纵隔广泛脂肪组织及胸腺瘤切除 5例。其病理证实恶性变 5例。手术前均应用抗胆碱酯酶药吡啶斯…  相似文献   

2.
崔健  张楚 《肿瘤学杂志》2011,17(11):866-867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恶性胸腺瘤综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手术姑息切除同时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12例恶性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评价肿瘤变化及复发转移。[结果]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66.7%,并发咯血2例,粒子移位4例。12例患者随访9个月~7年,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呼吸衰竭1例,局部复发转移3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无法手术根治的恶性胸腺瘤,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探讨良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治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9年6月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不明的21例患者,均行手术获取病变组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指导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前影像及临床初步诊断大多数考虑为恶性疾病。行剖胸探查6例,胸腔镜手术8例,纵隔镜手术7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瘤6例、中央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恶性胸腺瘤1例、结节病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5例、Castleman病1例、性质不明1例。结论 对于纵隔区域发现的难定性肿大淋巴结,治疗前应尽可能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胸腔镜或纵隔镜检查是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很有价值的确诊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自 198 4年 3月— 2 0 0 0年 11月以来我院收治胸腺肿瘤 2 6例 ,其中恶性 12例 ,良性 14例 ,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恶性胸腺瘤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年龄 15岁~ 6 5岁 ,平均 35岁。病史 1月~ 1年 ,平均 3.5月。伴胸痛 6例 ,咳嗽 4例 ,胸闷低热 3例。查体见胸廓饱满及胸骨压痛各 2例 ,一侧胸部叩浊 4例 ,一侧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例 ,2例气管移位。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和后外侧切口各 5例 ,前外侧切口 2例。术中见 :肿瘤位于前中上纵隔 6例 ,前中纵隔 4例 ,前中下纵隔 2例。瘤体最大径12 cm~ 2 0 cm,平均 15 .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腺瘤分期与手术方式和随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腺瘤患者的手术、辅助治疗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采用 Masaoka 分期(M分期)。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M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7例,复发2例。WHO组织学病理分型:A型7例,B1型14例,B2型8例,B3型6例,AB型5例,胸腺癌5例。1例胸腺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2例手术后有肿瘤残留,带瘤生存2年以上;1例 M Ⅲ期患者复发;需要进一步随访。结论 胸腺瘤须在做好M分期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延长随访时间,对复发性胸腺瘤有条件手术者仍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完整切除9例,部分切除5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半年至8年,良性肿瘤术后疗效好,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治疗巨大纵隔肿瘤效果肯定,术中可选择分块或整块切除,防止避免大出血和复张性肺水肿.恶性者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8例胸腺瘤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126例,姑息切除29例,探查活检13例。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7例,其中2例死亡。本组5年生存率为69.1%。结论 恶性胸腺瘤诊断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预后取决于肿瘤是否外侵及手术的彻底性,术后放疗、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手术治疗原则是即使不能完整切除也应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复发的胸腺瘤仍有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198 7年 - 2 0 0 1年间 ,我院共手术治疗胸腺肿瘤 35例 ,良性肿瘤 2 2例 ,恶性肿瘤 13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的 2 9.4% (35 /119)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72岁。病程 1周~12年。无症状者 13例 ,均为良性肿瘤患者。胸闷、胸痛就诊者 19例 ;合并重症肌无力 (MG)者 9例 ,均为胸腺瘤患者 ,其中恶性者 4例 ,根据改良的 Osserman分型 [1 ] , 型 5例、 A 型 3例、 型 1例。胸部 X线检查 ,33例示肿瘤在前上纵隔 ,3例在前下纵隔。 30例行 CT检查 ,显示前纵隔圆形或椭圆形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 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43例,胸前外侧切口15例;41例肿瘤完全切除,14例肿瘤姑息切除,3例仅行病理活检;其中36例肿瘤扩大切除,包括纵隔胸膜及心包部分切除27例,肺楔形切除7例,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加成形修补9例,上腔静脉置换4例;17例Ⅲ、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取活检术。残余肿瘤组织予以放射性质子粒(碘125)植入14例,射频透热治疗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4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除1例行上腔静脉置换术后颜面部浮肿消除不满意外,其余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患者生存质量较高。23例患者生存时间大于3年,3年生存率为39.7%。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侵袭性胸腺瘤的重要手段。手术病例应尽可能做到根治性切除,并注意纵隔脂肪的清扫以减少复发机会。对于瘤体巨大不能根治性切除病例要酌情结合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来提高切除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胸腺瘤6例.行胸腺及周围浸润组织完全切除22例,胸腺瘤部分切除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7例,经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均抢救成功.术后随访1~10年,MG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4例.按Osserman临床标准分型:Ⅰ型13例,ⅡA型8例,ⅡB型6例,Ⅲ型1例.结论合并MG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MG危象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巨大恶性胸腺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腺瘤占纵隔肿瘤10%~30% ,然而瘤体累及两上纵隔 ,其一侧或两侧达锁骨中线的巨大胸腺瘤较少见。我科自1991年起选用一侧前胸切口并横断胸骨进入一侧或两侧胸膜腔 ,共为10例巨大恶性胸腺瘤患者施行手术 ,术野显露佳 ,手术切除率高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1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6年12月 ,我科为10例巨大恶性胸腺瘤患者施行手术 ,占同期胸腺瘤手术者的9.2 %。本组年龄31~59岁 ,平均40岁。男性9例 ,女性1例。主要症状 :胸闷、气促 ,平卧位时加重。体检 :颈静脉或胸壁浅静脉轻 -中度曲张 ,上纵隔浊音界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前纵隔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胸外科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9.3岁(31~61岁).病理类型为单纯胸腺瘤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例,支气管囊肿2例,胸腺囊肿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完成了前纵隔肿瘤的切除,术中操作时间107 min(75~150 min),术中出血量60 ml(30~180 ml),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9天(0~5天),术后住院时间4.7天(2~6天),13例患者均术后随访,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94年9月~200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Ⅰ型11例、Ⅱa型9例、Ⅱb型19例、Ⅲ型3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行评价。结果42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痊愈。随访40例,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率20例,无效2例。1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复发并肺转移。结论完善围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的发生,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 2 0 0 0年 7月收治 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恶性混合性胸腺瘤患者 ,经积极抢救及手术治疗 ,治愈出院 ,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5 6岁。因吞咽困难 5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5日入院。X及CT检查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 ,诊断为胸腺瘤。术前患者无重症肌无力体征 ,于 7月 13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术中肿物位于前纵隔偏右侧与心包及肺叶粘连 ,将肿物连同部分肺中叶切除送检 ,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腺瘤。麻醉苏醒较慢 ,苏醒过程中给予新斯的明预防呼吸肌麻痹。术后3h突发呼吸困难、痰多、口唇紫绀 ,继之神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6 6~ 2 0 0 0年收治的 6例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 4例 ,2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阴影。4例肿瘤位于前纵隔 ,中、后纵隔各 1例。 2例术前明确诊断。 5例囊性淋巴管瘤完整切除 ,1例囊壁少量残留。术后长期随诊无复发。结论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 ,术前确诊困难 ,外科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病愈后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对48例前上纵隔肿瘤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术,其中坠入性甲状腺肿瘤21例(恶性2例,良性19例),胸腺瘤18例,脂肪瘤4例,淋巴囊肿3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69±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85±15)mL,平均术后住院(8±1·5)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48例胸腺瘤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复发转移性胸腺瘤进入研究,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方法 统计总生存率和再治疗后生存率,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48例中,27例复发,均为纵隔内复发;26例转移。复发肿瘤手术再切除1例,手术+术后放疗7例,放疗10例,放疗+化疗4例,化疗5例,复发放疗中接受二程放疗者为14例。转移患者中接受放疗9例,放疗+化疗4例,化疗12例,手术+化疗1例。全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31%,中位生存期5年(1.0~32.0年)。全组再治疗后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25%,中位生存期2.7年(0.3~14.5年)。多因素分析表明无任何因素影响再治疗后生存率。结论全组再治疗后的生存结果提示对胸腺瘤复发或转移者仍应采取积极的挽救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3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约1/4的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的发生,手术治疗无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或胸腺瘤这两种独立疾病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为研究同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转归,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胸腺瘤复发情况和重症肌无力术后转归,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随访期内胸腺瘤复发1例,30例患者在随访期内(14~61个月)没有出现肿瘤复发;术后7例患者重症肌无力达到完全缓解,13例达到部分缓解,9例维持稳定,2例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64.5%.具有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的患者之间,有效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胸腺组织及周围脂肪组织,术后对侵袭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对肿瘤复发患者可以实行再次手术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8年2月外科治疗的31例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为良性神经鞘瘤(90.3%),3例为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93.5%),姑息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3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生存5~19个月。结论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恶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胸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 (附7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良性胸腺瘤复发原因及胸瘤新的分类方法、恶性胸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手术方式、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处理、胸腺肿瘤术后治疗等。方法:1975年1月-1995年12月手术治疗的73例胸腺肿瘤和囊肿。结果:总结了恶性胸腺瘤的CT特征,恶性胸腺肿瘤应争取全胸腺及用脂肪组织切除,重视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 和潜在恶笥胸腺瘤术后应放疗,复发病例再手术仍能获得较好疗效。结论:提出了一种胸腺瘤新的分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