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通过对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动力学的讨论,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中药研究提供思路。方法:综述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心得,对上述三者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相似文献   

2.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51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灵娜  林兵  宋洪涛 《中草药》2015,46(17):2662-2666
对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主要包括含药血清与药效的关系、含药血清的制备和血清药物化学对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作用。总结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在体外药效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设想中药血清指纹图谱与微透析采样技术的合理联用,推动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阐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主流思路是通过化学结合药理学等其他方法来阐明复方中化学成分不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药物间复杂的配伍过程包含了质的变化,从而阐明配伍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中药含药血清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洪武  倪青  林兰 《北京中医药》2008,27(9):698-701
主要论述了药物血清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当前药物血清的制备,从给药量、给药时间、采血时间及采血后的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含药血清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范围之泛,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药的药效,推动中药药代学的发展,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促进新药开发,阐明中药复方配伍机制.针对含药血清存在的不足,提出药物血清制备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中药药代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共同发展,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的讨论,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中药研究提供思路。方法:综述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心得,对上述三者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相似文献   

7.
地黄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首次研究地黄的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在建立地黄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地黄药材各提取部位、给药及未给药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筛选、研究地黄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地黄水溶性部位给药组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他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不同。结论:水溶性高分子部位是地黄的主要有效部位,对其血清药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地黄的药理活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药血清药化学与中药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采用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法建立川芎不同提取物的血清指纹图谱,用14C5HT释放法和45Ca掺入法测定相应含药血清的抗血小板释放5HT作用和阻滞血管内皮细胞钙通道作用,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开展中药血清药化学与中药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静宇  年莉  尹进 《中医杂志》2015,(6):526-530
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经历了从方剂的单味药到有效部位再到化学成分研究、从体外到体内再到提取血清体外药物化学研究、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近年来用于方剂配伍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剂量配比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药理学研究、拆方研究、整方加味研究、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9个方面。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脱离中医理论、研究局限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多方法多手段的相互融合、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仍是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方法有待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