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减体重期维生素代谢的改变及其补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4名摔跤运动员减体重期维生素代谢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减体重期摄入的VA、VB1、VB2、PP、VC都明显低于运动员供给量标准。血中VA浓度减重前后基本一致,暗适应时间稍延长,24h尿中VB1;、VB2、VC排出量减体重后明显低于减体重前。尿中PP排出量减体重前后基本一样,任意克肌酐尿中VB1、VB2、PP、VC排出量与24h尿中这几种维生素排出量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结果的可靠性。服用减重营养饼干后,血中VA含量减体重后高于减前,适应时间减体重前后基本一致,但短于普通饼干组。尿中VB1、VB2、PP、VC排出量减体重后高于减重前,且均高于吃普通饼干对照组。说明减体重营养饼干补充了运动员减体重造成的各种维生素的不足和丢失,满足了运动员减体重对维生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运动训练中的慢速减体重、赛前快速降体重和赛前体能恢复期间实施营养学干预对运动员减重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名女子举重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统一的运动训练并采用等同能量的饮食.实验组减重期间服用减重棒、维生素和电解质等运动营养食品,在减重后的恢复期服用快速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强化运动营养补充;对照组服用相应的安慰剂.分别在减重前后对两组对象进行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测试.运动员在减重实验前与实验期间填写饥饿度自评表.结果实验组运动员体重从实验前的67.4±14.2 kg下降到快速减重后的64.6±14.1 kg,对照组从67.4±15.5 kg下降到64.3±15.4 kg.实验组在快速减重后的恢复阶段,6分钟乳酸稳态实验后即刻血乳酸浓度、心率以及主观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慢减期后、快减期后和恢复阶段,30秒Wingate测试单位体重的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最小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在快速恢复第1天和第3天单位体重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实验前.结论科学地减少饮食热量摄入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减轻体重;快速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的复合补充制剂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员减体重后身体快速恢复,保持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以魔芋为主要成分的减重棒能明显减轻减体重期间的饥饿感.  相似文献   

3.
优秀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与营养补充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与营养补充的科学方法.对象:优秀男子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重数在5kg以上.方法:对运动员的减、控体重过程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比较,并记录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主观感觉和比赛时的表现.结果:改进的减控体重方法及合理的营养补充措施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提示:拳击运动员无论是采取缓慢减重还是快速减重的方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并要分阶段进行;拳击运动员减重方式的选择须主要考虑到对体能的影响程度;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期间的膳食安排和营养补充要遵循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拳击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的补充要根据体重的实际情况加以控制;特殊营养品的使用要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情况和减控体重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安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过运动锻炼和饮食控制减体重,对肥胖者血抵抗素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44名肥胖者采取6周封闭管理形式集中减肥,严格控制饮食,进行运动训练。减重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抵抗素,同时测定血胰岛素、血脂、血糖等指标。在减体重过程中,受试者每2周测定一次体重、腰臀围比、体成分和血压等。结果:通过6周减体重,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减重前后心率的差值成为影响减重前后抵抗素水平差值的重要因素。减重后,受试者腰围、臀围、腰臀围比、体脂含量及百分比、静息血压较减重前显著降低(P<0.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指标较减重前亦明显下降(P<0.001)。结论:采取运动锻炼结合饮食控制的方法减轻肥胖者体重,可有效降低其血抵抗素水平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摔跤运动员减体重期的无机离子代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12名男性摔跤运动员的水和无机离子代谢研究表明,受试者在减体重期钾、钠、钙和镁的摄入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尿量减少,尿中四种离子排出量明显降低,血清中钾和镁浓度低于减体重前水平,但钠和钙浓度未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措施长时间减体重的运动员应注意补充电解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系统的机能监测、康复训练和营养恢复,探索网球运动员踝关节术后个性化的恢复方法。方法: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因伤行左踝关节镜下后关节囊切开、游离体取出及病变滑膜切除术,在术后历时4个月(8~12月)的康复训练前、中以及结束时,测试运动员体成分,血常规、血生化,营养学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在膳食调查基础上,采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分析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结合训练安排实施营养干预措施。结果:(1)术后1个月(8月),运动员体重和瘦体重明显下降,体脂百分比升高;静息心率显著升高(P<0.05)。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均低于推荐值90%;(2)术后3个月(10月),运动员瘦体重显著增至43.7千克,体脂百分比降至24.5%(P<0.05);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均高于推荐值90%,血红蛋白、血清铁、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有所提高;(3)8~12月康复训练期,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安静心率、同负荷运动心率和恢复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网球运动员踝关节术后应及早开始机能监测、康复训练和营养恢复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能改善运动员营养和机能状况,提高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为其尽快重返赛场发挥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魔芋食品对大鼠、举重运动员减体重及机能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使运动员达到快速减体重目的,减轻饥饿感,并尽可能缩小减体重给机体和运动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采用魔芋精粉配制了动物饲料和减重食品,同时观察了其减体重效果以及对体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①服用魔芋饲料后,大鼠体重在第5天下降7.6%,第13天下降9.4%,并使摄食量减少;②饲用该饲料对大鼠15分钟的跑台负荷能力没有明显影响;③60—90kg重的举重运动员在不限制饮食饮水情况下服用魔芋食品3天减重2.45kg,为原体重的3.2%;④运动员减体重同时出现体脂百分比下降,从14.31±2.86%降至14.09±2.83%;⑤减体重对90%极限强度的卧推至力竭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以魔芋精粉制成的减重食品不失为举重运动员赛前快速减体重的营养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齿苋复合溶液对常温高湿环境下男子轮滑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体成分和内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沈阳师范大学冰雪轮滑俱乐部12名男队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人。赛前常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场所温度(23.43±1.61)℃,湿度(81.36±4.36)%]训练2周后,实验组每日按1.5 ml/kg剂量服用马齿苋复合溶液1次,连续10天,对照组服用等量安慰剂。分别于训练前1天、训练1周翌日、训练2周翌日、干预后翌日上午10时监测体重、去脂体重、水分和蛋白质等体成分指标。分别于干预前(训练2周翌日)和干预后翌日早6时留取晨尿、空腹肘静脉抽血测定尿比重、尿pH、血尿素、血肌酐和血尿酸含量。结果:(1)体重、去脂体重、水分和蛋白质:赛前训练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尿比重、尿pH、血尿素、血肌酐和血尿酸: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马齿苋复合溶液对常温高湿环境下男子轮滑运动员赛前训练引起的体成分和内环境的负向改变有确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子摔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血氨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的血氨(Amm)变化,探讨采用血氨评定和监控该项目训练的可行性。方法:13名安徽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训练等级为一级或健将)和7名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国家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训练等级为国际健将),系统跟踪并测试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血氨以及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不同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安静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省队运动员控(降)体重对安静血氨无显著影响(P>0.05);(3)省队运动员实战对抗训练后,血乳酸(BLa)显著升高(P<0.01),Amm变化不明显;而比赛后BLa和Amm均较比赛前显著升高(P<0.01)。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后Bla与训练后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比赛后Amm值显著高于训练后(P<0.05)。结果表明:(1)运动水平和控(降)体重对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安静血氨无明显影响;(2)在评定负荷强度时,极限强度时血氨变化较大,提示血氨可作为评定磷酸原(ATP-CP)代谢系统和极限负荷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赛艇运动员膳食摄入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制定营养补充方案,调整其膳食结构。方法:采用称重法对9名女子赛艇运动员进行膳食营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训练实际制定营养补充方案,监测和分析营养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状况、身体成分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后,运动员的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推荐量的85%以上。运动员体重从73.6kg恢复到74.3kg(P<0.05),瘦体重达到峰值,同时体脂百分比维持在正常水平,未见显著变化。此外,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从131.3g/L增加到146.1g/L(P<0.05)。结果表明,科学营养干预改善了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使其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处于理想范围,为切实保障训练和比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昌林  余红 《航空军医》1995,23(3):131-132
为了解飞行员高原驻训期间维生素的摄入及营养状况,笔者观察了11名飞行员进藏前及驻藏期间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的膳食摄入及尿中上述三种维生素的排出量。结果,进藏后三种维生素摄入量均明显减少,其中核黄素减少最为突出。硫胺素营养水平有降低趋势,核黄素营养状况变化不大,且后期有所改善,两者均未显示营养状况明显恶化,其原因可能与飞行负在高原热能消耗减少有关。抗坏血酸营养状况则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12.
提高运动员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变运动员营养不平衡状况,使运动员营养步人科学化轨道的根本措施之一。运动营养平衡对提高运动竞技能力,取得优秀成绩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历经3个月,在108名运动员中,进行了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提高认识和机体营养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前后,用答卷法测验运动员对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功用的认识,受教育前认识正确的只占19-60%,学习后提高到95.37-100%。以称重法对运动员营养摄人量与标准供给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教育前后营养素摄入量占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温、训练和营养干预对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营养和机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周热环境训练中对备战北京奥运会的8名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并在干预前(7月19日)和干预后(8月2日)测试其营养、形态和生化指标。结果:营养干预后,膳食总热能、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显著增加11.0%,3.2%和14.8%(P<0.05),均高于90%推荐值,脂肪摄入比例显著下降17.8%(P<0.05)。训练中补水、补糖和补盐量显著提高(P<0.05)。运动员瘦体重明显增加(P<0.05),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睾酮和皮质醇指标维持正常。结论:合理膳食、营养补剂以及科学训练能改善网球运动员的营养和机能状况,有助于运动员热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枪弹伤后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2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组(GZ)、高原平时组(GP)和平原平时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30 min、2 h、6 h、12 h、1 d、2 d、3 d、5 d、7 d、10 d、14 d采静脉血,测定血糖、乳酸、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同时于伤前、伤后7 d和14 d称量动物的体重.结果 (1)伤后30 min,PP组、GP组、GZ组的血糖分别为伤前的142%、156%和179%,PP组、GP组分别于伤后1 d和3 d时与伤前无显著差异,而GZ组直到伤后14 d仍显著高于伤前水平.(2)伤后30 min,PP组、GP组、GZ组的血乳酸分别为伤前的203%、204%和233%,3组分别于伤后1 d、2 d和3 d时与伤前无显著差异.(3)伤后6 h及2 h,PP组和GP组血游离脂肪酸分别降至最低点,分别为伤前值的71.3%和33.9%,均于伤后2 d恢复至伤前值,至7 d时达高峰,分别为伤前的138%和177%.而GZ组伤前就是GP组的267%,伤后2 h为伤前的51.9%,此后逐渐升高,至1 d后稳定在伤前的84%上下,始终高于GP和PP两组.(4)伤后3组总氨基酸早期升高幅度依次为GZ〉GP〉PP,PP组伤后12 h时、GP组伤后7 d时与伤前无统计学差异,GZ组伤后14 d仍高于GP组.(5)伤后动物生长速度依次为GZ〈GP〈PP.结论 高原战时枪弹伤后,机体糖代谢呈现高分解高酵解的特点,脂肪代谢呈现高分解高消耗的特点,蛋白质代谢呈现高分解低合成的特点,强度和持续时间依次为GZ〉GP〉PP.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防治运动员贫血,本文以集训队、体育院校和业余体校的运动员427人为对象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 1.192名集训队优秀运动员和124名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贫血检出率分别是22.4%和39.5%,女性和年幼运动员的贫血检出率较高。2.运动员在加大运动量训练的早期(1—2月),多数Hb水平下降、尿氮排出量增加。全面营养补充对预防运动性贫血有一定效果。3.血液学指标研究提示缺铁性贫血是运动员贫血的一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酮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观察运动前后尿酮体的改变,在同样训练强度,同样膳食条件下与运动员训练年限、性别等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证明运动员训练后及恢复期同样都有酮体排出。而训练后尿酮体显著增高。训练年限长的女运动员恢复期的尿酮体高于其它人群。运动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尿中酮体显著少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后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对严重颅脑损伤后机体蛋白质代谢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动态观测 2 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伤后 2周内的血清蛋白、血清氨基酸、氮平衡的变化 ,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尿氮排出量增加 ,平均尿氮排出量为 (1 6 .2 4± 5 .2 )g/d ;血清氨基酸谱紊乱 ,总氨基酸浓度下降及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比值 (BCAA/AAA)下降 ;伤后血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立即下降 ,并持续 1 2天。结论颅脑损伤后即出现的营养不良 ,可同时影响T细胞亚群 ,使CD3 、CD4 、CD4/CD3 值明显降低 ,使伤员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 ,加强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和改善运动员的素质和运动能力,组织一个合理而平衡的膳食至关重要,于1987年对上海市13名青年队划船运动员进行了二个月的训练期间平衡膳食的研究。膳食组织原则,根据每天实际能耗配膳,蛋白质、脂肪和糖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15%、<35%和55%左右。食物构成中增加淀粉类食品、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动物性食品量,特别是含油脂高者。经二个月的食用证明男、女运动员的体重变化不大,而体脂含量有下降趋势,瘦体重略有增高。维生素的营养状况均较食用前明显好转,尤其维生素B_1,食用前有营养缺乏和不足者占77%,食用后仅1人不足(8.3%),其余运动员均营养良好。血脂水平均在正常范围,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腹腔镜垂直束带式胃减容术(LVBG)治疗中国人单纯性重度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比较 2 6例中国重度肥胖患者LVBG术前与术后 1年糖、脂代谢及肥胖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发现 ,LVBG术后 1年 ,患者平均减重 2 2 98± 14 2 7kg,体重指数(BMI)减少 9 3 1± 5 13kg/m2 ,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 (EWL % ) 4 7 19%± 3 1 17% ;随着体重、BMI的明显下降 ,患者的腰围、腰臀比、收缩压、空腹胰岛素 (FIRI)、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肌酐均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增高。手术前后BMI及EWL %变化均与FIRI及HOMA IR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 ,对于单纯性重度肥胖患者而言 ,LVBG不失为一种安全且持久减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 2 4名队员 ,在分别以提高有氧耐力、肌肉爆发力为主和全面提高身体专项能力为主的集训第一、二阶段 ,有针对性地以健脾温肾、益气补血中药“强健 1号”和“强健 2号”进行辨证调理。结果显示 :中药调理后 ,运动员体重保持稳定 ,瘦体重增加 ,Hb增加 ,血T及T/C比值明显升高 ,RPE对应HRmax基本一致 ,疲劳自觉症状减轻。结果提示 :应用中药辅助改善运动员体能 ,组方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