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曹妍  张佩杰  李婷  许霞  常安琪  李军  刘地发  屠鹏飞  宋月林 《中草药》2022,53(17):5283-5292
目的 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结合液质联用技术(LC-MS)的分析方法,阐明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找出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的差异性成分。方法 利用1H-NMR非靶标分析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化学成分组,通过信号归属表征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以1H-NMR图谱分段积分后峰面积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LC-MS对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10个胆酸类成分(胆酸、熊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熊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胆酸、甘氨胆酸)进行含量测定,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1H-NMR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胆酸类成分为胆类中药的主要成分,也是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合文献及对照品比对,从熊胆粉中初步鉴定出7个胆酸类成分。进一步结合LC-MS含量测定结果和多元统计分析验证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胆酸类成分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结论 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胆酸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胆类中药相比,熊胆粉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其牛磺型结合胆酸含量较高。1H-NMR技术具有对化学成分组全面、快速分析的优势,可与LC-MS检测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和代谢组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流量2.0 L/min。结果 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5.060、0.808~4.040、0.068~0.340、0.176~0.880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0.999 7、0.999 6和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99.7%、98.9%和98.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0%(n=6)。熊胆粉样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82±0.18)%、(27.95±0.19)%、(1.23±0.02)%和(3.77±0.0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  相似文献   

3.
郑兴  金东日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428-2429
目的:建立一种高灵敏的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以RP-HPLC(UV)测定牛磺熊去氧胆酸衍生产物的含量。结果:冰浴下衍生化反应,密封,室温存放24h。色谱条件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35nm;流动相:甲醇-水-四氢呋喃(90∶6∶4)为流动相;线性范围:2.8×10-6~3.6×10-6mg/L,最低检测限14ng,用于熊胆粉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结论:方法灵敏、准确,为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熊胆粉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惠善  朴宪  南善姬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9-1190
目的:建立注射用熊胆粉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熊胆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 定制剂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牛磺熊去氧胆酸在 2.5~16μg内均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0.82%。结论:该法可有效控制注射用熊胆粉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用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并与熊胆作了比较。样品经甲醇提取,点样在国产高效硅胶G板上,以氯仿-异丙醇-甲苯-冰醋酸-水(15:15:10:12:1)为展开剂,两次展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熊胆Fel Ursi粉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为全面评价熊胆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将熊胆粉分别用醋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无水乙醇、乙腈依次提取,浓缩干燥,用甲醇溶解,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0批熊胆粉醋酸乙酯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6个共有峰,三氯甲烷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8个共有峰,丙酮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8个共有峰,乙腈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10个共有峰,乙醇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16个共有峰,5种溶剂提取物均指认了4个共有指纹峰(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发现相同产地的熊胆粉,受不同厂家加工方法不同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发现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乙醇部位10号峰、乙腈部位1、2号峰可能是熊胆粉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反映熊胆粉的化学成分分布,为熊胆粉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为熊胆粉谱效关系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胆清片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清片是由熊胆粉、金钱草、茵陈、板兰根、郁金、甘草六味中药组成 ,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疗。为控制产品质量 ,针对君药熊胆粉中的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测定。实验表明HLPC法结果令人满意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1 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及样品  Waters 5 12 - 2 487液相色谱仪 ;酸度计PHS - 3C ;牛磺熊去氧胆酸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含量 89.6 8%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ODS18柱 (4.6mm× 15 0mm ,5 μm) ;流动相 :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 (0 .0 3mol/L) (6 0∶2 8) pH值为4.0 ;流…  相似文献   

8.
李政  孟勤  尹建元  江崇波 《中草药》2009,40(5):713-714
熊胆为中医药瑰宝,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医药圣药,雄居各胆之首,为名贵中药.来源于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棕熊 Ursus arctosL.的干燥胆或黑熊引流之胆汁(其干燥物称熊胆粉)[1].熊胆具有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临床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文献报道,熊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胆酸(TCA)、少量的熊去氧胆酸(UDCA)、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CA)、去氧胆酸(DCA)、胆固醇(CS)、胆红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和微量的无机元素,其中TUDCA的量最高,是熊胆的特有成分[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熊胆具有保肝利胆、溶解胆石、镇静、抗惊厥、解痉,抗炎、抑菌、解热,临床上广泛用于眼科、五官科、消化科、神经科[3].  相似文献   

9.
熊胆抗惊厥作用的实验和病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胆抗惊厥作用的实验和病例观察王玉莹李秀英内蒙古蒙医学院药理教研室,通辽028041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Cuvier或棕熊LirctosL的干燥胆囊,主要成分为熊(牛磺)去氧胆酸。功效与主治为清热镇痉,明目,杀...  相似文献   

10.
<正>复方熊胆糖浆剂是从川贝、熊胆、黄芪等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配制而成的复方制剂。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干燥胆。有效成分主要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胆酸及去氧胆酸等。这些胆酸通常与牛磺酸、甘氨酸结合,并形成钠或钙盐而存在,如牛磺熊去氧胆权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前者系解痉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柏冬  彭娟  闫寒  范斌 《辽宁中医杂志》2010,(6):1108-1109
目的:HPLC-UV-ELSD联用检测熊香胶囊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甲醇-水(0.1%甲酸)(60∶4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ELSD漂移管温度105℃,雾化气体(空气)流速2.7L·min-1;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在1.44~5.76μg线形关系良好,紫外检测方式回收率为97%(n=5),RSD2.3%,UV检测方式回收率为101%(n=5),RSD1.5%;结论:与HPLC/UV相比,HPLC/ELSD测定熊香胶囊中牛磺熊去氧胆酸成分的含量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熊胆粉中含有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胆汁酸类是熊胆粉中含量最高且研究最多的活性成分,而非胆汁酸类成分目前却鲜有报道。因此,该研究对来源为四川、黑龙江、云南的熊胆粉中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胆红素、蛋白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胆汁酸和氨基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来源的20批熊胆粉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汁酸类成分相似度高(相似度系数为0.922~0.977),不存在明显差异。所测样本中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牛磺鹅去氧胆酸是熊胆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41%~59%,均符合现行卫生部质量标准。二者总含量在来源为黑龙江的熊胆粉中最高,对不同来源的熊胆粉有分类意义。此外,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熊胆粉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但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对不同来源的样本有分类意义,该研究为市售熊胆粉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玉萍  张良  尚敏 《中成药》2000,22(3):199-201
目的:建立熊胆滴眼剂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熊胆滴眼剂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以中性氧化铝吸附黄芩甙除干扰,达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结果:平均回收率97.26%,RSD1.49%。结论:本和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引流熊胆粉精制前后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丽霞 《中药材》2000,23(6):334-335
采用HPLC法对引流熊胆粉、引流熊胆粉精制品、引流熊胆粉精制品脱色后三种样品中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启明  李社花 《中药材》1990,13(4):14-16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黄中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和甘氨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国产高效硅胶板上用异辛烷-异丙醇-正丁醚-冰乙酸-水(10∶9∶5∶5∶1)为展开剂展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熊胆眼用即型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熊胆粉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在0.175~1.4m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83.1902x-55.2683,r=0.9995。结论:复方熊胆眼用即型凝胶处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7.
熊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名贵中药熊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熊胆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4′,7-二羟基异黄酮(1),4′,7-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2),4′,5,7-三羟基异黄酮(3),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4),牛磺熊去氧胆酸(5),牛磺鹅去氧胆酸(6),熊去氧胆酸(7),鹅去氧胆酸(8),胆固醇(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熊胆中分离,也是从熊科动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天然熊胆与熊胆的人工制品以及其他动物胆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熊胆在结合型胆汁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的含量以及利胆、镇静、抗菌等药理作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天然熊胆的水平,可为寻找天然熊胆的替代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通络化痰胶囊中腺苷、没食子酸、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丹酚酸B、牛磺熊去氧胆酸、人参皂苷Rb1、牛磺鹅去氧胆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丹参酮ⅡA1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乙腈(A)-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熊胆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甲醇前处理熊胆汁;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料;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0.03 mol/L)(68:32)为流动相,并用磷酸调节p H值为4.4;柱温40℃;流速1.0 m L/min;进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进样浓度在0.1045 mg/m L~1.045 mg/m 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在98%~102%之间,回收率RSD1.5%。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为熊胆汁的检测及监控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