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人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及精神症状时,常首先考虑急性脑血管病忽视神经低糖症状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我院2002年收治96例急性脑血管病,其中18例为低血糖神经症群,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8例,女10例;年龄52~74岁,平均63岁;其中有糖尿病史12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和达美康4例,消渴丸2例,  相似文献   

2.
将我院自1993年10月至2003年7月因突发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失灵以急性脑血管病收住院的42例低血糖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误诊的42例低血糖反应患者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58~80岁,平均65.6岁。主要临床表现:昏迷21例,昏睡8例,偏瘫13例,四肢瘫5例,原有脑血管病遗留肢体瘫痪加重8例,抽搐5例,精神症状6例,病理反射呈阳性者35例。有21例有脑血管病史,其中8例遗留肢体瘫痪,肌力为3~4级。有34例为糖尿病患者,其中20例长期口服优降糖,4例口服消渴丸,5例口服优降糖加二甲双胍,2例应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3例靠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伴偏瘫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血症,甚至低血糖昏迷伴偏瘫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2001~2005年共收治1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伴偏瘫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伴偏瘫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50~70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例,合并高血压病史5例,冠心病3例,脑血管病史2例。长期应用胰岛素2例,长期单独口腹格列苯脲(商品名:优降糖)2例。优降糖与二甲双胍合用8例,优降糖与达美康合用1例,单独口服达美康2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少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8):1003-1003
本文对2 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作脑CT、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糖尿病与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常同时并存,三者互相影响,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2 5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脑梗死均经脑CT证实。其中男18例,女7例;发病年龄35~71岁,平均5 9岁;糖尿病病史在3~2 0年不等。平素规律服用降糖药及降脂药者4例,无规律用药者17例,4例未用药。合并症:伴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2例。1 2 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流涎、言语不清甚至失语、肢体瘫痪、尿失禁,患者有以上症状的1种或数…  相似文献   

5.
无肢体瘫痪性脑出血系指临床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患者,常易误诊。现将我院近7年来诊治此类患者28例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8~70岁,平均51.7岁。急性发病23例,亚急性发病5例。有高血压病史24例,入院时测血压升高者25例。有冠心病史8例,糖尿病史6例。临床表现意识清楚者24例,4例嗜睡。头痛22例,呕吐16例,眩晕8例,精神症状6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人们只注重降低血糖 ,服大量的降糖药 ,而忽略了低血糖的发作 ,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发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4例 ,均系我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 13例 ,女 2 1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2岁。1 2 临床表现  34例均为急性起病 ,其中深昏迷 2例 ,浅昏迷 1例 ,昏睡 1例 ,其余 30例意识清楚 ,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其中失语 6例 ,右侧肢体瘫痪 10例 ,左侧肢体瘫痪 5例 ,…  相似文献   

7.
连惠仙 《江西医药》2004,39(1):37-38
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的心脏型癫痫,由于发作时既无肢体抽搐和意识障碍等大发作表现,又无头痛、呕吐、腹痛等植物神经性癫痫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本组6例病人全部误诊为心神经官能症。错误的诊断,盲目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造成不良后果。现将笔者收治的6例失常型癫痫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男:女为1:2。发病年龄为6~12岁,平均年龄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多月至3年零6个月,平均1.82年;早产史2例,足月新生儿窒息1例,高热惊厥并癫痫家族史2例;曾患乙型脑炎1例。本组患者5例曾在外院就诊,均被误诊…  相似文献   

8.
陈红芳  吴仁娣 《河北医药》2001,23(8):630-631
为杜绝医源性非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再发生和提高对它的认识和警觉性 ,作者就 1995年 10月~ 1999年 10月在神经内科急诊中就诊的 9例医源性非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回顾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4例。年龄 57~ 83岁 ,平均 65岁。农民 7例 ,工人2例。原有高血压史 3例 ,冠心病史 2例 ,脑血栓形成史 2例。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急性起病 ,呈轻度或中度昏迷。其中偏瘫 4例 ,全身性强直阵挛抽搐 2例 ,一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8例 ,一侧肢体肌张力增高 2例。发生昏迷至就诊时间为 0 ..5~ 4h。1.3 实验室检查和辅…  相似文献   

9.
张君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08-1009
本文自1992年1月~2001年1月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1例 ,其中男30例 ,女1例 ,年龄26~45岁 ,31例均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 ,复发2次以上13例 ,其中18例因首次发作就诊。4例因未能坚持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发生周期性瘫痪复发 ,本组8例有过度劳累史 ,5例有受凉史 ,6例发作前有饱餐史 ,余12例无明显诱因。1 2临床表现 :周期性瘫痪发作时表现 ,27例为晨起发现肢体瘫痪 ,4例在日间工作时发病 ,均表现为肢体对称瘫痪 ,双下肢瘫痪19例 ,四肢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药源性肢体瘫痪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检索近11年间国内医药学期刊公开发表的药源性肢体瘫痪病例,并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解救措施及致病药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药源性肢体瘫痪病例共792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8.1岁,临床症状为偏瘫、截瘫或下肢瘫痪、瘫痪,经救治多能恢复,也有救治无效病例,致死6例.涉及药物以降糖药最多,其次为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生素、局麻药等.结论:药源性低血糖是导致肢体瘫痪的重要原因,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可有效防止低血糖性肢体瘫痪的发生;适当的给药方法可降低肢体瘫痪的发生率;及时恰当的救治能有效改善瘫痪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1.
偏瘫最常见于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及降糖药物的广泛应用 ,由低血糖合并孤立局灶的神经系统体征临床上时有发生 ,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 ,现将我院 1 992~ 1 998年诊治的 2 8例低血糖一过性偏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均有糖尿病史。病程 3个月~ 1 2年 ,其中男性 1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34~68岁 ,平均年龄 53岁。 2 3例符合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5例确诊为隐型糖尿病 ,均有服用降糖药物史。发病前有食欲不振 ,但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3例为应用胰岛素过量。1 2 临床特点  2 8例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和抢救,现分析18例低血糖脑病情况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我院急诊科及住院患者。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59~78岁,平均(67±6)岁。全部为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15例,5~10年2例,5年以下1例。  相似文献   

13.
无肢体瘫痪脑梗死200例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肢体瘫痪脑梗死主要以智力、精神、语言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未行头颅CT检查的情况下 ,易漏诊。现将无肢体瘫痪脑梗死 2 0 0例临床与CT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男 1 1 5例 ,女 85例 ;年龄 35~80岁。 90例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 ,2 0例有糖尿病病史 ,高血压同时伴有糖尿病病史者 1 0例。 1 0 6例急性发病 ,70例慢性发病 ,2 4例第 2次或第 3次发病。病程 1~ 2 5d。1 2 临床表现  60例头痛、头晕、多睡、乏力等。 58例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智力下降。 35例语言不清 ,中枢性面瘫、舌瘫、饮…  相似文献   

14.
临床工作中低血糖多见 ,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脑病。老年人反应性差 ,有时症状不典型 ,易误诊。现将 1992年 7月~ 2 0 0 2年 10月我们诊治的 32例老年性低血糖脑病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岁。 2 8例有糖尿病史 (均为 2型糖尿病 ) ,其中有脑梗塞病史 8例 ,合并肝癌 2例 ,胃癌 3例 ,慢性肾衰 1例 ,高血压 8例。无糖尿病史者合并胃癌 1例 ,结肠癌 1例 ,阑尾穿孔 1例。发生低血糖前 18例口服优降糖 ,2例口服达美康 ,2例口服消渴丸 ,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 8例高血压患者中有 5例应用血管紧张素…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急症 ,临床上易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混淆造成误诊。若治疗不及时 ,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及重要脏器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我科 1 997~ 2 0 0 2年共收治低血糖昏迷 3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例 ,女 2 0例 ;年龄 43~ 87岁 ,平均 67 5岁 ,其中 >60岁 2 5例 ,占 78%。有明确 2型糖尿病史 2 3例 ,病程半年至 2 8年。其中糖尿病肾病终末期 7例 ,血肌酐 42 9 2~ 589 2 μmol/L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4例 ,尿蛋白 (+)~ ( )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2例 ,1 0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桥脑梗死,而临床表现为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瘫痪的31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50~71岁,平均64岁,60岁以上23例。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6例,糖尿病史21例,冠心病7例,有一过性缺血(TIA)发作的3例。31例均突然发病,首发症状均为一侧肢体无力和/或麻木,起病时伴有头晕26例,呕吐5例,表现为病情进展6例。入院时31例均表现为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无力,其中肌力0级5例,1~2级7例,3级以上19例。伴偏身感觉障碍11例。全部…  相似文献   

17.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可致意识障碍 ,甚至死亡。本科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 60例糖尿病性低血糖病人 ,现报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0例中男 4 2例 ,女 18例。年龄16— 79岁 ,平均年龄 55岁。I型糖尿病 12例 ,Ⅱ型糖尿病 4 8例。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为用胰岛素者 2 0例 ,每日剂量普通胰岛素 12— 36u ,口服降糖药 4 0例 ,其中服消渴丸 10例 ,单服磺脲类降糖药 18例 ,磺脲类降糖药合并双胍类降糖药 12例。有合并症者4 4例 ,其中 2 0例并发糖尿病性肾病 ,12例并发高血压病 ,8例并发冠心病 ,4例并发周围神…  相似文献   

18.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严重并发症 ,特别是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发病隐匿 ,表现不典型 ,往往不能及时识别而延误诊治 ,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对近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 3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均为 2型糖尿病 ,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 ,女 14例 ,年龄 6 0岁~ 81岁 ,病程 15 0d~ 2 5a ,其中合并冠心病 5例、高血压 4例、脑血管病变 8例、糖尿病肾病 1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 2例。接受胰岛素治疗 6例 ,用…  相似文献   

19.
李崟 《河北医药》2002,24(6):479-479
自 1999年以来 ,我科收治 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人 ,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64岁。主因昏迷、右侧肢体瘫痪 2h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 :血压 2 0 12kPa ,浅昏迷 ,右侧鼻唇沟变浅 ,颈无抵抗 ,右侧肢体偏瘫 ,肌张力减弱 ,腱反射减弱 ,左侧正常 ,病理反射两侧均为阴性。门诊以急性脑血管病收入院。入院后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询问病史 ,患者经常服用优降糖2 .5mg ,每日 2次 ,并控制饮食。发病前 2d ,自测尿糖 (+ + ) ,未测血糖 ,随意加大优降糖的用量为 5mg ,每日 3次。急查血糖 1.8mmo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血糖检查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误诊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行血糖检查后紧急处置的44例,未行血糖检查仅给予一般急救处理1例。结果 44例患者在5~20min内慢慢苏醒,症状缓解及消失。留院观察24~48h,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内出院。1例患者本有癫痫史,入院前3h出现昏迷、抽搐现象,家属以癫痫发作送诊,急诊室先后考虑癫痫史、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测定血糖才知属低血糖昏迷。治疗后,25min神志逐渐清醒。结论对于昏迷患者,常规检测血糖是很有必要的。可有效避免因低血糖昏迷时间长,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组织损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